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252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包括:盘体,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盘体顶部,所述缸盖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腔;第一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缸盖下部;夹紧块,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底部固定连接芯轴,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盘体下部;第二活塞,其一端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油缸法兰,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配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盘体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三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缸盖之间形成第四进油腔;所述配油机构通过多根油管与所述第一进油腔、第二进油腔、第三进油腔以及所述第四进油腔同时连通。本夹具实现对工件夹紧定位。

A kind of clamp for machining circular arc in differential c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amp for arc machining in the differential case body, which comprises: a disc body and a cylinder head,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disc body, one side of the cylinde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il inlet chamber; a first piston,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cylinder head; a clamping block,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andrel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piston, which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c body; and A second piston,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ndrel; a cylinder flange, one end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piston; an oil distribution mechanism, which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disc body; wherein, a second oil inlet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piston and the disc body, a third oil inlet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second piston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head A fourth oil inlet cavity is formed; the oil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s simultaneous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oil inlet cavity, the second oil inlet cavity, the third oil inlet cavity and the fourth oil inlet cavity through a plurality of oil pipes. The fixture realizes the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其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差速器可以调整左右轮转速差,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从而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主要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差速器壳体用于容纳差速器的各个组装零件并起到保护作用。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由于内圆弧形工件的装夹加工方法比较特殊,加工时若工件夹紧力大会使工件加工后应力变形,夹紧力小的话在车削过程中工件会松动产生危险。因此需要一种夹具能够兼顾工件夹紧固定并保证工件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通过配油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下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定位,定位效果好,工件不易变形。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角,包括:盘体,其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具有容纳腔;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盘体顶部,所述缸盖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腔;第一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盖下部;夹紧块,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底部固定连接芯轴,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盘体下部;第二活塞,其一端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油缸法兰,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配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盘体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一侧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三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底部与所述油缸法兰之间形成第四进油腔;所述配油机构通过多根油管与所述第一进油腔、第二进油腔、第三进油腔以及所述第四进油腔连通。优选的是,还包括:防错块,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夹紧块一侧。优选的是,所述容纳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盘。优选的是,还包括缸体,其设置在所述盘体底部,所述缸体与所述定位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缸体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芯轴容纳腔、第二活塞容纳腔油缸以及法兰容纳腔,所述第二活塞容纳腔的一端与所述芯轴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法兰容纳腔连通。优选的是,位于所述第二活塞容纳腔一侧,设置有油路。优选的是,所述缸体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配油机构包括设置在盘体一端的配油盘和与所述配油盘连通的油源。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夹具通过配油机构作为动力源,为配油机构通过输油管将动力油输送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中,并通过配油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上下移动,使待加工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力足,并且不易使待加工工件变形,提高夹紧效率和定位效果,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盘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缸体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防错块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防错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包括:盘体100、缸盖110、第一活塞120、夹紧块130、定位盘140、芯轴150、缸体160、第二活塞170、油缸法兰180、防错块210、配油盘220。盘体100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具有容纳腔,盘体100的一端沿径向开设有圆形开口,其一端与容纳腔相连通,在盘体100顶部,位于盘体壁上,开设有缸盖容纳腔和第一活塞容纳腔,第一活塞容纳腔的一端与缸盖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盘体100的容纳腔相连通,在盘体100的底部,位于盘体壁上,设置有缸体容纳腔,其与盘体100的容纳腔相连通。其中,缸盖容纳腔、活塞容纳腔和缸体容纳腔同轴设置。配油机构设置在盘体100的另一端,包括配油盘220和油源,配油盘220固定设置在盘体100的另一端上,同时配油盘220连通有油源。缸盖110设置在盘体100顶部的缸盖容纳腔中,缸盖110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油腔,缸盖110套设在第一活塞120的顶部,使第一活塞120设置在缸盖110的下部,夹紧块130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缸盖110的底部,其中缸盖110、第一活塞120以及夹紧块130同轴设置。第一活塞120与盘体100之间形成第二进油腔,第二进油腔通过油管与配油机构连通。工作时,启动配油机构,通过向第一进油腔充入油液,使缸盖110下压并带动第一活塞120向下运动,通过向第二进油腔中充入油液,使第一活塞120向上运动。防错块210设置在盘体110的容纳腔中,防错块210的一端固定在容纳腔的内壁上,另一端与夹紧块210相抵靠。在盘体100下部,位于容纳腔底部,设置有定位盘140,其与盘体100固定连接,缸体160设置在缸体容纳腔中,缸体160与定位盘140固定连接。在缸体160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芯轴容纳腔、第二活塞容纳腔油缸以及法兰容纳腔,第二活塞容纳腔的一端与芯轴容纳腔连通,另一端与法兰容纳腔连通。芯轴150的一端穿过定位盘140底部,设置在盘体100的容纳腔中,另一端设置在芯轴容纳腔中,第二活塞170设置在第二活塞容纳腔中,位于芯轴150的下方,第二活塞170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芯轴15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与油缸法兰180固定连接。其中芯轴150、第二活塞170以及油缸法兰180同轴设置,并且芯轴150、第二活塞170、油缸法兰180与设置在盘体100顶部的缸盖110、第一活塞120以及夹紧块130同轴设置。第二活塞170的一侧与缸体160之间形成第三进油腔,第二活塞1170的底部与油缸法兰180之间形成第四进油腔,在缸体160的一侧平行开设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三进油腔与第一油路连通,第四进油腔与第二油路连通,通过第一油路向第三进油腔中充入油液,使第二活塞170向下运动,通过第二油路向第四进油腔中充入油液,使第二活塞向上运动。工作时,将差速器壳体放置在盘体100的容纳腔中,过向第一进油腔充入油液,使缸盖110下压并带动第一活塞120向下运动,通过定位盘140对差速器壳体顶部进行定位,同时,通过第二油路向第四进油腔中充入油液,使第二活塞170向上运动,通过芯轴150对差速器壳体底部进行定位;当需要取下差速器壳体时,通过向第二进油腔中充入油液,使第一活塞120向上运动,第一活塞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盘体,其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具有容纳腔;/n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盘体顶部,所述缸盖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腔;/n第一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盖下部;/n夹紧块,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底部固定连接;/n芯轴,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盘体下部;/n第二活塞,其一端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n油缸法兰,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n配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盘体一端;/n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一侧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三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底部与所述油缸法兰之间形成第四进油腔;所述配油机构通过多根油管与所述第一进油腔、第二进油腔、第三进油腔以及所述第四进油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体,其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具有容纳腔;
缸盖,其设置在所述盘体顶部,所述缸盖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腔;
第一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缸盖下部;
夹紧块,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底部固定连接;
芯轴,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盘体下部;
第二活塞,其一端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
油缸法兰,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另一端固定连接;
配油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盘体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二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一侧与所述盘体之间形成第三进油腔,所述第二活塞底部与所述油缸法兰之间形成第四进油腔;所述配油机构通过多根油管与所述第一进油腔、第二进油腔、第三进油腔以及所述第四进油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差速器壳体内圆弧加工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错块,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夹紧块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衡启彬刘洋崔迪姜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四环金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