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99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回转反应炉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该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的外炉体由固定节和回转节间隔排列布置,固定节便于设置高温烟气的进出口,回转节则便于布置回转的托圈和回转支撑装置及动力装置,兼顾了加热介质连通布置和回转的支撑及传动,内炉体可以整体包覆于外炉体内,更好地实现炉内物料的间接加热,减少热量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增减固定节和回转节的数量来调整炉体长度,以适应不同生产工艺的需求。

Double layer rotary rea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otary reaction furnace, and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furnace body rotary reaction furnace. The external furnace body of the double-layer furnace body rotary reaction furnace is arranged by the fixed section and the rotary section. The fixed section is convenient for setting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high-temperature flue gas. The rotary section is convenient for arranging the rotating supporting ring, the rotating supporting device and the power device. The heating medium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and the rotating support and transmiss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internal furnace body can be wrapped in the external furnace body as a whole to better realize the material in the furnace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furnace body b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fixed section and rotary sec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proc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反应炉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
技术介绍
回转反应炉,又称为回转窑,广泛用于化工、水泥、陶瓷和石灰等行业,用于煅烧或热解相应物资的回转设备。目前,国内该类回转窑或回转反应炉均为单层筒体回转结构,但近几年随着页岩炼油技术的发展,我国从克虏伯引进了ATP炉,是一种对油页岩进行预热、干馏和从中分离烃的旋转容器,由预热段、干馏段和燃烧段组成。ATP炉结构及工艺:油页岩进入ATP处理器预热段,该部分位于外炉体内,由多个预热管组成,一端与外炉体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干馏段内炉体连接,并随炉体一起转动,对油页岩进行预热。经预热段预热管预热后的油页岩进入干馏段进行干馏,并直接与来自燃烧段的热循环固体混合,提供进一步将油页岩加热到干馏温度,并生成两种产品:(1)由烃气体和液体馏分构成的蒸汽流;(2)沉积到页岩颗粒上的焦碳残余,蒸汽流从烟道下的干馏段提取并输送至油回收系统,结焦的固体从干馏段进入燃烧段。燃烧段位于外炉体内,进入燃烧段的结焦固体的焦碳作为工艺热的来源,在燃烧段内燃烧,需要的多余热量由沉积在燃烧段端架上的辅助燃料经辅助燃烧器燃烧提供,将燃烧段内的热固体持续加热后送入干馏段提供干馏需要的热量。由上可知,ATP炉外炉体全长为整体炉体,其内部根据功能要求分成三段,预热段位于外炉体前端,由多根预热管组成,前与外炉体连接,后与干馏炉体连接;干馏段位于外炉体中前部,由内炉体和内外炉体之间的支撑连接装置组成,支撑连接装置位于内炉体进料端,悬臂支撑整个内炉体和干馏油页岩重量;燃烧段位于外炉体后端,燃烧段由燃烧室、辅助燃烧器、辅助燃料端架等组成。由此可见,ATP炉仅有中前部一小段为内外炉体结构,单截面悬臂支撑,仅适用于油页岩干馏这种典型工艺,其用途有限。公开号为CN10541981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一体化进料兼密封装置及其工艺,其中公开的回转炉包括回转炉体、烟气腔体、烟气出口和烟气入口,所述回转炉体为圆筒形,回转炉体的中间段的外周设有烟气腔体,所述烟气腔体设有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的一端与烟气腔体连通,另一端直接与后续工艺的余热锅炉连通;所述的烟气腔体还设有烟气入口,该烟气入口与烟气腔体连通,所导入的高温烟气均匀地对回转炉体的中间段进行加热,实现热能吸收达到回转炉体内部物料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构造,在正常运转状态下,进入烟气腔体内部的高温烟气经过与回转炉体换热后再经余热锅炉利用后排出,能够有效地利用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大大地节约了能源。高温烟气与所要加热的物料相隔离,避免了加热介质与物料直接接触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例如:加热介质被污染、不能循环利用,加热介质与物料发生反应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加热介质与物料发生反应引起爆炸等。该回转炉具有回转炉体和烟气腔体双层结构,因为既要保证高温烟气顺利连接进入烟气腔体,又要保证回转炉体转动的动力和支撑,其固定不转动的烟气腔体仅覆盖回转炉体的中间部分,可以连接高温烟气的管道,用于通入高温烟气加热回转炉体内的物料,回转炉体的两端延伸出烟气腔体的部分可以用于连接回转的支撑和动力装置。但是该回转炉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烟气腔体仅能覆盖回转炉体的中间部分,也就是说仅回转炉体的中间部分能获得良好的加热,只有物料到达回转炉体的中间部分才能获得足够加热温度;其二,由于回转炉体的托架、传动装置只能布置于其两端延伸出烟气腔体的部分,被烟气腔体必须限制一定的长度,否则无法保证回转炉体的支撑和回转的稳定性,因而回转炉的有效加热段的长度受限,无法满足一些生产和实现的工艺要求;其三,回转炉体两端有较长的部分延伸出烟气腔体,该部分直接暴露于外界空气中,会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保证更好地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包括内炉体和外炉体,所述内炉体和外炉体均具有内腔,所述内炉体设置于外炉体内,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装置,所述内炉体和外炉体之间形成圆环柱形烟道,所述内炉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炉体包括固定节和回转节,所述固定节和回转节同轴间隔排列并通过密封装置三转动配合;所述固定节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所述回转节下方设置有回转支撑装置,所述回转节外周设置有托圈,所述托圈与回转支撑装置支撑配合,至少一个回转节外周设置有用于连接回转驱动装置的大齿圈装置;所述支撑连接装置设置于回转节与内炉体之间,所述固定节上设置有进气烟罩和出气烟罩,所述进气烟罩设置有与圆环柱形烟道相连通的烟气进口,所述出气烟罩设置有与圆环柱形烟道相连通的烟气出口。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三一端固定在固定节的端部,另一端包裹于回转节的外圆柱面上。优选地,所述外炉体包括至少2节回转节和至少3节固定节,所述外炉体的前后两端均为固定节、中部设置至少一个固定节,具有烟气进口的进气烟罩设置在位于中部的固定节上,位于进料口一端的固定节设置有出气烟罩一,所述出气烟罩一设置有烟气出口一,位于出料口一端的固定节设置有出气烟罩二,所述出气烟罩二设置有烟气出口二。优选地,所述出气烟罩一的一侧与对应的固定节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密封装置二与内炉体进料口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装置二的一端固定于出气烟罩一,另一端包裹于内炉体进料口的外壁圆柱面上;所述出气烟罩二一侧与对应的固定节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密封装置一与内炉体出料口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装置一的一端固定于出气烟罩二,另一端包裹于内炉体出料口的外壁圆柱面上。优选地,单节回转节与内炉体之间至少2个截面上设置有支撑连接装置,每个截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至少3个支撑连接装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连接装置与回转节之间设置有隔热垫。优选地,所述支撑连接装置包括内座体、外座体和连接杆,所述内座体沿轴向均布于内炉体外壁,所述外座体沿周向均布于外炉体内壁,所述连接杆倾斜布置并且两端分别与内座体以及外座体相铰接。优选地,所述外炉体、进气烟罩、出气烟罩的内壁均设置有保温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的外炉体由固定节和回转节间隔排列布置,固定节便于设置高温烟气的进出口,回转节则便于布置回转的回转支撑装置和动力装置,兼顾了加热介质连通布置和回转的支撑及传动,内炉体可以整体包覆于外炉体内,更好地实现内炉体内物料的间接加热,减少热量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增减固定节和回转节的数量来调整炉体长度,以适应不同生产工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图1的A-A的剖视图;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的A-A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的外炉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料口,2-出气烟罩一,3-烟气出口一,4-内炉体,5-外炉体,6-隔热垫,7-支撑连接装置,8-保温层,9-圆环柱形烟道,10-进气烟罩,11-烟气进口,12-托圈,13-出气烟罩二,14-烟气出口二,15-出料口,16-密封装置一,17-回转支撑装置,18-大齿圈装置,19-密封装置二,20-固定节一,21-回转节一,22-密封装置三,23-固定节二,24-回转节二,25-固定节三,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包括内炉体(4)和外炉体(5),所述内炉体(4)设置于外炉体(5)内,内炉体(4)和外炉体(5)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装置(7),所述内炉体(4)和外炉体(5)之间形成密闭的圆环柱形烟道(9),所述内炉体(4)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体(5)包括固定节(31)和回转节(30),所述固定节(31)和回转节(30)同轴间隔排列并通过密封装置三(22)转动配合;所述固定节(3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29),所述回转节(30)下方设置有回转支撑装置(17),所述回转节(30)外周设置有托圈(12),所述托圈(12)与回转支撑装置(17)滚动配合,至少一个回转节(30)外周设置有用于连接回转驱动装置的大齿圈装置(18);所述支撑连接装置(7)设置于回转节(30)与内炉体(4)之间,所述固定节(31)上设置有进气烟罩(10)和出气烟罩,所述进气烟罩(10)设置有与圆环柱形烟道(9)相连通的烟气进口(11),所述出气烟罩设置有与圆环柱形烟道(9)相连通的烟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包括内炉体(4)和外炉体(5),所述内炉体(4)设置于外炉体(5)内,内炉体(4)和外炉体(5)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装置(7),所述内炉体(4)和外炉体(5)之间形成密闭的圆环柱形烟道(9),所述内炉体(4)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体(5)包括固定节(31)和回转节(30),所述固定节(31)和回转节(30)同轴间隔排列并通过密封装置三(22)转动配合;所述固定节(3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29),所述回转节(30)下方设置有回转支撑装置(17),所述回转节(30)外周设置有托圈(12),所述托圈(12)与回转支撑装置(17)滚动配合,至少一个回转节(30)外周设置有用于连接回转驱动装置的大齿圈装置(18);所述支撑连接装置(7)设置于回转节(30)与内炉体(4)之间,所述固定节(31)上设置有进气烟罩(10)和出气烟罩,所述进气烟罩(10)设置有与圆环柱形烟道(9)相连通的烟气进口(11),所述出气烟罩设置有与圆环柱形烟道(9)相连通的烟气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三(22)一端固定在固定节(31)的端部,另一端包裹于回转节(30)的外圆柱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炉体回转反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体(5)包括至少2节回转节(30)和至少3节固定节(31),所述外炉体(5)的前后两端及中部均为固定节(31),具有烟气进口(11)的进气烟罩(10)设置在位于中部的固定节(31)上,位于进料口(1)一端的固定节(31)设置有出气烟罩一(2),所述出气烟罩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启刚王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