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16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精密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所述摆线针齿减速机由两级传动组成,第一级传动由输入齿轮轴(1)、行星齿轮(2)组成一对啮合齿轮副,第二级传动由摆线轮(3)、针齿(4)、主壳体(5)组成摆线齿轮啮合副;本发明专利技术摆线针齿减速机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行星直齿轮的角向啮合位置,最大程度保证了功率分流机构的均载性,同时由于采用胀套的连接结构,消除了原来花键之间的间隙,有助于提高减速机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摆线针齿减速机,不再需要专用花键制造设备制造曲柄轴,同时也不需要花键插齿设备加工行星直齿轮的内花键,也不需要专用工装保证制造零件的角向关系,可以大幅减少设备投资和产品成本。

A cycloid gear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传动
,涉及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
技术介绍
摆线针齿减速机是一种两级功率分流式封闭传动装置,整个机构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处于高速端的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部分,包括输入齿轮轴20、行星齿轮21;二是处于低速端的摆线针轮减速部分,包括连接摆线轮与行星轮的曲柄轴26、摆线轮24、针齿23、及刚性盘22和输出盘25组成的行星架(见图1)。输入齿轮轴需要同时和2个或3个行星齿轮同时啮合,而这些行星齿轮21安装在曲柄轴26上,通过曲柄轴26又受到第二级摆线轮24和针齿23啮合结构的制约,所以行星齿轮21只有在特定的角向位置,且每个行星轮21的角向必须一致,才能同时与输入齿轮20啮合且保证传递功率一致。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输入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之间角向问题。现有摆线针齿减速机是通过如下方法解决问题的:行星齿轮21和曲柄轴26通过花键连接,行星齿轮上是内花键,曲柄轴上是外花键。制造时行星齿轮的一个齿槽与内花键的一个齿槽角向必须一致(见图2中标记位置),且内花键的齿槽宽需要严格控制;曲柄轴的外花键一个齿槽与曲柄偏心方向必须一致(见图2中标记位置),且外花键的齿厚需要严格控制。这这种设计结构需要专用机床和工装保证,致使零件制造困难,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新型摆线针轮减速机,行星齿轮和曲柄轴之间使用一种新的连接结构,达到可以传递扭矩,同时能够使行星齿轮角向控制在规定的位置,且能保证多个行星轮角向一致,同时还能大幅降低零件、产品的制造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针齿减速机由两级传动组成,第一级传动由输入齿轮轴1、行星齿轮2组成一对啮合齿轮副,第二级传动由摆线轮3、针齿4、主壳体5组成摆线齿轮啮合副,第一级行星齿轮2和第二级的摆线轮3通过曲柄轴6连接在一起;曲柄轴6和行星齿轮2之间采用胀套7连接。所述行星齿轮2的幅板上增加压板8,并用螺钉9连接在一起。所述压板8上的螺钉孔为沉头螺钉孔。所述胀套7由内环10和外环11组成。所述内环10和外环11均为带纵向切口的锥形环。内环10和外环11安装时,内环10和外环11的锥面相接触。所述胀套7将施加的轴向力通过锥面转换为上下面的压力,从而产生摩擦力传递扭矩。所述摆线针齿减速机的动力由输入齿轮1输入,并同时与两个或更多行星齿轮2相啮合传递功率,行星齿轮2通过胀套7及压板8通过螺钉9共同作用与曲柄轴6连接成一体,带动曲柄轴6共同转动,曲柄轴6再推动摆线轮3通过针齿4与壳体5啮合。装配时可以先不拧紧螺钉9,调整每个行星齿轮2上的齿与输入齿轮1上的多个齿同时啮合上后,确定好角向,再拧紧螺钉9,使压板8产生轴向移动,对胀套7产生轴向力,当轴向力达到规定值后,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径向力传递规定的功率。本专利技术摆线针齿减速机,不再需要专用花键制造设备制造曲柄轴,同时也不需要花键插齿设备加工行星直齿轮的内花键,也不需要专用工装保证制造零件的角向关系,可以大幅减少设备投资和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摆线针轮减速机传动结构简图图2曲柄轴和行星齿轮结构及角向标记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胀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胀套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所述摆线针齿减速机由两级传动组成,第一级传动由输入齿轮轴1、行星齿轮2组成一对啮合齿轮副,第二级传动由摆线轮3、针齿4、主壳体5组成摆线齿轮啮合副,第一级行星齿轮2和第二级的摆线轮3通过曲柄轴6连接在一起;曲柄轴6和行星齿轮2之间采用胀套7连接,并为胀套7提供轴向压紧力,保证胀套7能够通过摩擦传递扭矩。所述行星齿轮2的幅板上增加压板8并用螺钉9连接在一起,为胀套7提供轴向压紧力(见图4);所述压板8上的螺钉孔为沉头螺钉孔;所述螺钉9为沉头螺钉;所述胀套7由内环10和外环11组成,内环10和外环11均为带纵向切口的锥形环,安装时内、外环的锥面相接触,胀套7是一种连接工具,将施加的轴向力通过锥面转换为上下面的压力,从而产生摩擦力传递扭矩,工作原理见图5。工作时,动力由输入齿轮1输入,并同时与两个(或更多)行星齿轮2相啮合传递功率,行星齿轮2通过胀套7及压板8和螺钉9的共同作用与曲柄轴6连接成一体,带动曲柄轴6共同转动,曲柄轴6再推动摆线轮3通过针齿4与壳体5啮合,从而实现功率输出。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胀套7及压板8和螺钉9的结构,因此在装配时可以先不拧紧螺钉9,调整每个行星齿轮2上的齿与输入齿轮1上的多个齿同时啮合上后,确定好角向,再拧紧螺钉9,使压板8产生轴向移动,对胀套7产生轴向力,当轴向力达到规定值后,就可以产生足够的径向力传递规定的功率(扭矩)了。上述行星齿轮安装方法,可以使每个行星齿轮所承受载荷基本相同,实现均载。而采用沉头孔和沉头螺钉的设计,可以保证零件没有突出的部分,减小零件体积,最大程度保证本专利技术产品与原型产品互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针齿减速机由两级传动组成,第一级传动由输入齿轮轴(1)、行星齿轮(2)组成一对啮合齿轮副,第二级传动由摆线轮(3)、针齿(4)、主壳体(5)组成摆线齿轮啮合副,第一级行星齿轮(2)和第二级的摆线轮(3)通过曲柄轴(6)连接在一起;曲柄轴(6)和行星齿轮(2)之间采用胀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线针齿减速机由两级传动组成,第一级传动由输入齿轮轴(1)、行星齿轮(2)组成一对啮合齿轮副,第二级传动由摆线轮(3)、针齿(4)、主壳体(5)组成摆线齿轮啮合副,第一级行星齿轮(2)和第二级的摆线轮(3)通过曲柄轴(6)连接在一起;曲柄轴(6)和行星齿轮(2)之间采用胀套(7)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2)的幅板上增加压板(8),并用螺钉(9)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上的螺钉孔为沉头螺钉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套(7)由内环(10)和外环(11)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0)和外环(11)均为带纵向切口的锥形环。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摆线针齿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内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平李超陈航何万发张晶刘兰涛石晓春胡双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