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47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圆周表面具有齿2的齿轮,齿2中的每个齿都具有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外伸部分7,该外伸部分形成在齿2的一个相应齿的齿宽方向的一个端面6上,使其从齿2的一个相应齿的一个齿面8附近的一个部分向齿2的一个相邻齿突出,并且与配对齿轮的齿中的一个齿相接触的外伸部分7的一个部分是这样形成的,即,当外伸部分7被配对齿轮的齿中的一个齿压住并产生弹性变形时,具有和齿面8中的一个齿面相同的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在旋转传递过程中减少噪音和振动的齿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例如一种在办公桌上使用的典型喷墨打印机打印部分的驱动机构和进纸机构中都使用很多齿轮来将马达的转动通过这些齿轮传递给从动部件。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打印部分的驱动机构和进纸机构被设计为频繁地反复转动与停止,因此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即,在停止和起动的过程中,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中的一个齿轮由于惯性可能会碰撞到另外一个齿轮,从而产生齿敲击噪音以及由于振动等所产生的噪音。然而,为了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上述在办公桌上使用的喷墨打印机需要减小运转噪音以使得运转尽可能的安静。因此,人们已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齿轮来减少动力传输过程中的运转噪音。图13A和13B中所显示的齿轮50可作为第一传统实施例,该齿轮具有突片部分52,其形成在每个齿51齿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两个齿面上,当齿轮50和配对齿轮相啮合时,该突片部分可以与和齿轮50相啮合的配对齿轮相接触并产生变形以减震(参见公开号为55-100745的待审日本技术)。图14A和14B中所显示的齿轮53可作为第二传统实施例,该齿轮具有狭缝56,该狭缝形成于与配对齿轮54相啮合的齿面55的一侧,该狭缝沿齿面55延伸并在齿宽方向上贯穿齿面,每个狭缝都使得当齿面55与配对齿轮54相啮合时,与配对齿轮54相啮合的齿面55可以弹性地变形以减震(参见公开号为58-127246的待审日本技术)。图15中所显示的齿轮57可作为第三传统实施例,该齿轮具有通孔60,该通孔在齿宽方向上贯穿齿面58,该通孔使得当齿轮57与配对齿轮相啮合时,整个齿58能够容易地弹性变形以减震(参见公开号为55-98849的待审日本技术)。图16中所显示的齿轮61可作为第四传统实施例,该齿轮具有狭缝63,该狭缝在每个齿62上形成,在齿宽方向上延伸跨越整个齿宽并从齿顶64延伸穿过齿根面65,该狭缝使得当齿轮61与配对齿轮相啮合时,齿62能够容易地弹性变形以减震(参见公开号为55-98850的日本技术)。图17中所显示的齿轮66可作为第五传统实施例,该齿轮具有粘弹性体70,该粘弹性体从每个齿67的两个齿面68的齿宽方向的中央部分突出,当齿轮66与配对齿轮相啮合时,每个粘弹性体都可以与配对齿轮的一个齿面相接触以减震(参见公开号为2001-221322的待审日本专利)。在图18中所显示的、由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所提出的齿轮71可作为第六传统实施例,该齿轮具有腔室部分73,该腔室部分形成于齿72的齿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在齿宽方向上具有腔室部分73的两个端部74和其它部分之间注模之后,由于收缩的不同在齿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形成了可弹性变形的膨胀部分74,当齿轮71与配对齿轮相啮合时,该可弹性变形的膨胀部分74可以弹性地变形以减震(参见公开号为2003-90412的待审日本专利)。然而,在第一传统实施例中,该突片部分52只形成于齿宽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在该突片部分上也不具备有吸收变形能力的薄壁部分和空腔部分,因此,施加于突片部分52上的表面压力过大以致于突片部分52容易磨损。因此,当齿轮与配对齿轮相啮合时,就会出现该突片部分52不可能获得长时间减震效果,所以,突片部分52也不可能稳定地获得长时间齿敲击噪音的吸纳效果。在第二传统实施例中,由于在动力传输过程中与配对齿轮相啮合的齿面55在齿宽方向上的整个区域都可以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量随动力传输过程中负载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每个齿的旋转角度很容易改变。所以,齿轮53很难应用于需要精确地传递转动的齿轮系中。在第三和第四传统实施例中,由于整个齿58和62都可以轻易地变形,与第二传统实施例中的情况类似,齿58和62的弹性变形量随动力传输过程中负载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每个齿的旋转角度很容易改变。所以,齿轮57和61很难应用于需要精确地传递转动的齿轮系中。在第五传统实施例中,尽管从齿面68突出的粘弹性体70在动力传输过程中被负载所压缩而产生变形,但是,弹性变形量随动力传输过程中负载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与第二到第四传统实施例相似,齿轮66很难应用于需要精确地传递转动的齿轮系中。在第六传统实施例中,如果膨胀部分74弹性变形的话,那么,除了膨胀部分74以外的齿面75与配对齿轮的齿面相接触以传递动力。因此,它可能比第二到第五传统实施例中的齿轮更精确地传递转动。除此以外,由于膨胀部分74形成于齿宽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当齿轮71与配对齿轮相啮合时,它很可能使表面压力降低,而不像第一传统实施例中的齿轮那样容易造成齿72的早期磨损。然而,由于膨胀部分74是在注模后收缩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膨胀量很小,所以膨胀部分74不可能从齿面75上非常突出,因此也不可能充分地减震。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已经提出一个图19中所示的齿轮81,该齿轮可以消除第一到第六传统实施例中的问题,该齿轮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外伸部分84,该外伸部分从每个齿82的齿面83中的一个齿面向一个相邻齿82的方向突出以吸收间隙,从而减小齿间的敲击噪音和振动噪音(申请号为2004-22765的日本专利)。相对于第一至第六传统实施例中齿轮,当齿轮81与配对齿轮向啮合时,齿轮81可以通过啮合间隙来减小齿敲击噪音,还可以减小用于反复旋转和停止的间歇转动传递机构中的运转噪音。然而,许多使用齿轮81的喷墨打印机为了清洁都设计为可以反向旋转打印部分的驱动轴,因此,就需要减小反向转动过程中的运转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齿轮,使其在消除上述第一到第六传统实施例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减小反向转动过程中的运转噪音。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的一些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外圆周表面上有齿的齿轮,每个齿都具有可弹性变形的外伸部分,该外伸部分位于一个齿的齿宽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面上,从临近该相应齿的一个齿面的部分向相邻齿的方向突出,与配对齿轮的齿中的一个齿相接触的所述外伸部分的一个部分是这样形成的,即,当所述外伸部分被所述配对齿轮的齿中的一个齿压住产生弹性变形时,具有和齿面中的一个齿面相同的平面。在该齿轮中,外伸部分可以是一个基本为板状的突出片,外伸部分可以具有一个设置在一个端面上的根部以便其从一个齿面缩回,外伸部分基本上沿着一个齿面延伸,外伸部分径向上的一个内侧端部设置在相应齿径向上的齿根面内侧。外伸部分的内侧端部可以连接到形成在一个端面上的环形凸出部上。外伸部分径向上的外侧端部可以这样设置从而使其位于从齿顶向齿根面的一段预定距离处。该外伸部分可以以其径向上的外侧端部从根部向顶部倾斜的方式形成。如果本专利技术的齿轮被用于可以反复旋转和停止的齿轮系,当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以齿间隙移动而彼此接触时,一个齿轮的外伸部分弹性地和与其相啮合配对齿轮的一个相应齿的齿面相接触,从而实现减震功能,因此,使得抑制齿敲击噪音和振动噪音的产生成为可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齿轮的外伸部分可以是一个基本为板状的突出片,该外伸部分的根部可以形成于齿宽方向的端面上以便从齿面缩回。此外,在旋转的传递过程中,与配对齿轮的一个相应齿相接触的外伸部分可以与配对齿轮具有相同的平面。从而施加于外伸部分上的接触压力不会过大,使得在反向旋转的传递过程中减小运转噪音成为可能。附图说明从下面的具体描述和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外圆周表面上具有齿的齿轮,所述齿的每个齿都具有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外伸部分,该外伸部分形成在所述齿的一个相应齿的齿宽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面上,从邻近所述齿的所述相应齿的一个齿面的部分向所述齿的一个相邻齿突出,并且与配对齿轮的齿中的一 个齿相接触的所述外伸部分的一个部分是这样形成的,即,当所述外伸部分被所述配对齿轮的齿中的一个齿压住产生弹性变形时,具有和齿面中的一个齿面相同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原徹宅森徹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恩普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