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图象显示装置及导光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773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配置作为光源的LED5、使其对向导光板3的入射面4,该LED5的光从导光板3的入射面4射入导光板3内部后在导光板3内部进行传播,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对于射出面6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光,从导光板3的射出面6射出。而且在导光板3的射出面6及其相反一侧面10的至少一方上,沿入射面4平行形成多条从入射面4附近向远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棱形凸起12。此外,形成棱形凸起12侧面侧部分10b、使越靠近入射面4凸起高度逐渐降低。采用这种构成,在将LED作为光源使用的场合,也能抑制导光板入射面附近异常发光,并谋得射出光亮度均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电子记事本、汽车驾驶导向系统、数码相机、VTR装置、个人电脑、电视、各种办公用设备中,作为面状照明液晶显示屏(被照明部件)的后照光等使用的面光源装置及具备这种面光源装置的图象显示装置。此外,还涉及这些面光源装置及图象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导光板。
技术介绍
例如,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中使用的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入射面)一侧配置作为光源的荧光灯,通过导光板将该荧光灯的光呈面状射出,使其射出光照射液晶显示屏。而且,这种面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屏一起构成图象显示装置。此外,为了谋求提高面光源装置的亮度等,就一直在导光板上作各种努力,其中之一是本专利申请人提出的形成多条对着导光板的入射面并向实质上正交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的方案(例如,参照特开平10-268138号公报)。可是,近年来,为了使用户使用方便,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在谋求电话机主体和装置主体薄、轻的同时,试图尽可能将显示画面做大。在这样的技术背景的基础上,使用LED作点光源代替荧光灯,缩小光源的收容空间,研制面光源装置,以便只削减光源的收容空间谋求显示画面的大型化。使用这种面光源装置的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已经上市。图40~图41示出在形成上述多条棱状凸起的导光板上将LED100作为光源使用的面光源装置101的例子。如这些图所示,面光源装置101配置着多个LED100,使得对向导光板102的侧面(入射面)103。而且,这种面光源装置101在背面(和射出面106相反一侧的面)105上形成多条结导光板102的入射面103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104,在这种棱形凸起104上将导光板102内部传播的光L反射,将导光板102的射出面106射出的光会聚于射出面106的法线方向附近,提高照明亮度(参照图42)。但是,作为用于这种导光板102的光源,就原封不动地将荧光灯置换LED100,如图40所示,在从射出面106侧观察导光板102时,在入射面103附近,几乎与LED100对应产生V字形的异常发光(亮线)H,有时显著损坏照明的品质。可以认为这是由于LED00和荧光灯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及导光板102内部传播的光L在位于入射面附近的棱形凸起104上反射向着射出面106的特定方向射出的缘故。此外,如图43~图44所示,用于手机、携带型电子终端装置等的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102的侧面(入射面103)一侧配置作为棒状光源的荧光灯100A,通过导光板102该荧光灯100A的光呈面状射出,就变成用该射出光照射图中未示出的液晶显示屏。而且,这种面光源装置101和配置成与导光板102的射出面106对向的图中未示出的液晶显示屏一起构成图象显示装置。此外,这种面光源装置101为了提高照明光的亮度,一直对导光板作各种努力,例如在导光板102的里面105上形成多条对于导光板102的入射面103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利用该棱形凸起104的光反射功能以图提高照明光的亮度(例如特开平10-268138号公报)。但是,使用荧光灯100A作为这种线状光源的面光源装置101,因位于荧光灯100A两端的电极部分不发光,所以在结构上存在导光板102的入射面103侧的两端比其它部分容易出现暗的部分(图43上用斜线表示低亮度部分110)的问题。此外,这种面光源装置101如图43及图44所示,具有从导光板102的入射面上下边缘部103A、103B射入的光H1、H2容易从射出面106的入射面附近部分作为明亮的线(亮线)111射出(容易辩认)的问题。这种面光源装置101的问题,在谋求显示画面大型化上,因为要尽可能地将导光板102的有效发光面积(能作为均匀的面照明光使用的射出面上的面积)做大,近年来,在该行业内,对此更加密切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谋求能抑制使用点光源的LED或线状光源的荧光灯的导光板和面光源装置的入射面附近异常发光,使射出光亮度均匀化。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为谋求提高具备这种导光板和面光源装置的图象显示装置的照明质量。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在导光板的侧面配置光源,来自该光源的光射入导光板的内部后在导光板的内部传播,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从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对于射出面入射角的临界角以下的光,在这样的面光源装置中,导光板的射出面和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从侧面开始朝着远去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沿着侧面平行形成多条,棱形凸起的前述侧面的部分形成具有随着靠近侧面使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这里,所谓“具有使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例如,如图18C~图18D所示,意思为包括在一部分上,凸起高度具有一定的部分(从侧面4开始至Pa点范围)的棱形凸起。这种面光源装置也适用于光源为点光源以外的棒状光源的场合。此外,也可以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和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与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同样的棱形凸起。此外,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面中侧面附近为平面。还有,理想的为邻接棱形凸起侧面侧部分包括相邻的凸起间的沟形形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状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为最小,随着从点源的光轴向着沿侧面方向离凸骈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时,理想的为形成棱形凸起,使至少在侧面附近,从棒状光源两端部附近沿着朝棒状光源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在这种面光源装置中,可以形成在和棱形凸起的形成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随着远离侧面凸起高度逐渐降低并且一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有别于棱形凸起的其它棱形凸起,包括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状成为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的部分。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其它的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的附近,点光源光轴上的凸起高度成为最小,随着从点光源的光轴向沿着前述侧面方向远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形成别的棱形凸起,使得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开始沿着向棒状光源的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在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理想的为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沿着侧面平行地形成多条从侧面开始向着远离的方向延伸的棱形凸起,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随着从侧面开始远去凸起高度具有逐渐降低的倾向并且从侧面开始一偏离规定尺寸其凸起高度就变成零。这里,所谓“凸起高度具有逐渐降低的倾向”例如,如图18B~图18C所示,意思为也包括部分具有凸起高度一定的部分(从侧面4开始至P6点的范围)的棱形凸起。在该场合,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邻接的凸起间的沟形做成断面实质上呈园弧形。在光源为点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在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方的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的附近,点光源的光轴上的突起高度为最小,随着从点光源的光轴开始朝着沿前述侧面的方向离去凸起高度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光源为棒状光源的场合,理想的为将导光板的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另一面上形成的棱形凸起做成至少在侧面的附近,从棒状光源的两端部附近沿着向棒状光源的各端部侧的方向其凸起高度逐渐增加。此外,在这种面光源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光源装置,将光源配置在导光板的侧面,来自该光源的光射入导光板内部后在导光板内部传播,在该传播过程中,对着入射面的入射角度成临界以下的光、从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射出面及其相反一侧面的一方的面上,沿着所述侧面平行形成多条从所述侧面向着远去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棱形凸起, 具有越靠近所述侧面、凸起高度逐渐降低的倾向,形成所述棱形凸起的所述侧面侧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川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恩普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