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单元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13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壳体内作为冷却目标的发热旋转机械得到有效的冷却。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将离心式风扇(54)安装在发热旋转机械,即离心式离合器(40)的内板(40b)上,把壳体的进气口(59a)设置在离心式风扇(54)轴向前方附近。离心式风扇由下列各部分构成:与离心式离合器的内板结合在一起的底板(86);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散热片(87);设置在任意相邻的散热片之间并沿轴向穿过底板的排气孔(88);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将流向径向外侧的气流引导到排气孔的导向壁(89)。从进气口导入的空气能直接通过排气孔吹向离心式风扇背部的离心式离合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自动两轮车等车辆所使用的动力单元中,通过空气流对其壳体内部进行冷却的空冷式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动两轮车中,发动机等动力源,以及离合器和无级变速器等动力传递机构都收纳在一个壳体内,作为动力单元安装在车架上。这种动力单元,由于在壳体中收纳有离合器及变速器等各种机械等在工作时产生热量的多个机器,因此需要对壳体内部进行高效率的冷却。由此,这类动力单元大多安装了从壳体外部导入空气,并使空气在壳体内部流通而进行热交换的冷却装置。作为现有的冷却装置,例如,具有如下的装置,即,在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驱动侧皮带轮上安装离心式风扇,借助于离心式风扇向径向的外侧吹风的作用,把从壳体的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送入壳体内,依靠这种气流来冷却无级变速器和离合器等发热的旋转机械(例如,可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09762号公报然而,这种现有的冷却装置,由于其结构是通过离心式风扇向径向的吹风作用,使导入的空气在壳体内部流通,因此,当离合器等产生高热量的发热旋转机械的位置与离心式风扇的旋转轴的间隔较大时,就很难有效地对机器进行冷却。即,在作为冷却目标的发热旋转机械与离心式风扇旋转轴的间隔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单元的冷却装置,它把离心式风扇设置在容纳动力源与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单元壳体的内部,通过离心式风扇的吹风作用,使得从该离心式风扇的轴向前方一侧导入的空气流到上述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心式风扇安装在工作时要产生热量的发热旋 转机械的旋转轴上,在该离心式风扇上,设置有可将吹向径向外侧的气流的一部分向轴向背面一侧分流的分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元丰塚田善昭大关孝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