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轴差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13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交互轴差动组件,包括前侧齿轮和被输入轴支撑的后侧齿轮。所述前侧与后侧齿轮与多个支撑在一个多脚架上的交互轴差动小齿轮啮合。所述多脚架被所述输入轴驱动并且有多条腿,其中每条腿支撑着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之一。一个螺旋状驱动齿轮被安装以随着所述前侧齿轮转动。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包括由球状内表面所限定的一个中心空穴。所述多脚架与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被置于所述中心空穴内。这就消除了对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的需要并降低了突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互轴差动组件,所述组件包括用于随一个螺旋状驱动齿轮转动的一个前侧齿轮和位于螺旋状驱动齿轮中形成的球心空穴中的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
技术介绍
典型地,一种串联驱动轴被用于驱动重型商用车辆,例如拖车,的后轮。所述串联驱动轴包括被交互连接驱动轴连接的一个前驱动轴和一个后驱动轴。所述串联驱动轴包括交互轴差动组件,所述组件可以允许前驱动轴和后驱动轴之间的速度差分。所述差动组件用于向用在前驱动轴中的前差动齿轮组件进行的驱动输入与向用在后驱动轴中的后差动齿轮组件进行的驱动输入之间提供所需要的速度差分。一种典型的交互轴差动组件包括一个后侧齿轮、多个支撑在一个多脚架上的交互轴差动小齿轮、一个前侧齿轮和一个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一个输入轴驱动所述多脚架。所述前侧与后侧齿轮与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啮合。所述前侧齿轮被联接以驱动用于驱动前向差动齿轮组件的螺旋状齿轮。所述多脚架和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被封入所述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中。所述前驱动轴包括一个轴外壳,所述轴外壳包括一个中心碗状部分以接收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和所述前差动齿轮组件。所述前差动齿轮组件被封入一个齿轮外壳以形成一个载体组件。所述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被置于所述载体组件内并且所述载体组件被螺栓固定到所述轴外壳上。一个输入轭将车辆驱动轴联接到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的输入轴上以提供对前驱动轴的驱动输入。这种配置有多种缺点。一个缺点是所述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明显增加了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的重量。这对燃料节约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所述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自身的需要增加了总元件成本与组装时间。另一个缺点是此配置有一个相对大的突出度尺寸。突出度被限定为从邻近所述中心碗状部分的轴外壳的机制表面到所述输入轭一端之间的距离。突出度对动力系统角产生了不利影响。所述突出度越大,所述动力系统角就越大。更大的动力系统角会对元件耐用性产生不利影响。提供一种交互轴差动组件以去除所述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并降低突出度将会是有利的。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会变得重量轻更容易组装,并克服了本
中任何其它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交互轴差动组件包括一个前侧齿轮、一个后侧齿轮、一个差动多脚架,和多个与前侧和后侧齿轮相啮合的交互轴差动小齿轮。一个输入轴驱动所述差动多脚架,所述多脚架驱动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与前侧齿轮。所述前侧齿轮被安装以随着一个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用于向前轴差动组件提供驱动输入。所述驱动齿轮包括一个中心空穴以接收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驱动齿轮是有着外圆周表面与内圆周表面的螺旋状驱动齿轮。第一组多个齿轮齿形成在外圆周表面上。所述第一组多个齿轮齿与形成在一个螺旋状被驱动齿轮上的第二组多个齿轮齿相啮合。所述内圆周表面限定了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的中心空穴。所述内圆周表面被一个球半径所限定。所述差动多脚架支撑着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所述差动多脚架包括有多条腿,其中每条腿支撑着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之一。所述差动多脚架与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被基本上封进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的中心空穴中。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前侧齿轮被接合到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前侧齿轮包括一个带有多个开口的外圆周凸缘。这些开口与在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的圆周凸缘上形成的延伸部分对准。所述延伸部分被接收进开口中以将所述前侧齿轮与螺旋状驱动齿轮固定在一起。所述专利技术主题的交互轴差动组件提供了紧凑的设计以消除对交互轴差动外壳组件的需要并降低突出度。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比起以前的设计也是重量更轻而且更容易组装。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与其它特点可以从如下的描述与附图中得到最好的理解,如下是简要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包括带有交互轴差动组件的串联驱动轴的一个动力系的示意图。图2是体现本专利技术主题的一个交互轴差动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图2中的交互轴差动组件的分解图。图4是图2中的交互轴差动组件的部分横截面透视图。图5A是显示处于未锁定位置的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图5B是显示处于被锁定位置的所述交互轴差动组件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图6是一个驱动齿轮与前侧齿轮组件的透视图。图7是体现本专利技术主题的交互轴差动组件的另一个例子的部分横截面透视图。图8是图7中的交互轴差动组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是一个串联驱动轴10。所述串联驱动轴10包括一个前轴12和利用一个连接驱动轴16联接到所述前轴12的一个后轴14。所述前轴12包括一个被联接到一个驱动轴20上的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所述驱动轴20被一个动力源22,比如一个引擎或电动机驱动。如本领域已知的一样,其它的动力系元件,比如传动装置、变速箱、离合器或任何其它已知动力系元件,可以被置于所述动力源22与驱动轴20之间。如已知的一样,所述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为所述前轴12和后轴14之间提供了速度差分。所述前轴12包括一个被联接到前驱动轴26的前差动齿轮组件24,所述前驱动轴26用于驱动一对横向相对的前车轮端28。所述后轴14包括一个被联接到后驱动轴32的后差动齿轮组件30,所述后驱动轴32用于驱动一对横向相对的后车轮端34。所述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被联接以通过所述连接驱动轴16来驱动所述前差动齿轮组件24和所述后差动齿轮组件30。所述前轴12包括一个轴外壳36,所述轴外壳36将所述前驱动轴26、所述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和所述前差动齿轮组件24基本上封闭进去。所述轴外壳36包括一个碗状部分38,所述碗状部分可以接收所述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和前差动齿轮组件24。所述轴外壳36限定了一个垂直中心线40。一个输入轭组件42将所述驱动轴20联接到所述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上。突出度S被限定为从所述轴外壳36的垂直中心线40到所述输入轭组件42的一端之间的距离。相比于以前的设计,本专利技术主题提供了一种降低了突出度S的独特的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以下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如图2所示,所述交互轴差动齿轮组件18包括一个用所述输入轭组件42联接到所述驱动轴20上的输入轴44。一个前侧齿轮46被支撑在所述输入轴44上的一个轴承48上。一个螺旋状驱动齿轮50被固定以随着所述前侧齿轮46绕着由输入轴44限定的一条纵轴线52转动。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50包括绕着一个外圆周表面形成的多个齿轮齿51。所述多个齿轮齿51驱动一个被驱动齿轮(未示出),如已知的一样,所述被驱动齿轮向所述前差动齿轮组件24提供驱动输入。所述前侧齿轮46包括一个带有多个开口56的外圆周凸缘部分54,如图3所示。一个中心开口58用于接收所述输入轴44和轴承48。所述前侧齿轮46包括形成在一个中心部分62上的多个齿轮齿60,并且所述齿轮齿60从多个开口56径向向内被间隔开。所述开口56用于接收紧固件(未示出)以将所述前侧齿轮46固定到螺旋状驱动齿轮50上。所述紧固件可以是分离的紧固件或是可以被形成为螺旋状驱动齿轮50上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被插入到开口56中。可选择的是,一个反向安装配置可以结合所述前侧齿轮46上形成的延伸部分(未示出)和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50的一个凸缘部分64内(见图2)形成的开口(未示出)使用。此外,通过将所述紧固件插入到两套开口中,相应的开口(未示出)可以被形成在所述螺旋状驱动齿轮50的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驱动轴的交互轴差动组件,包括:由输入轴支撑的后侧齿轮;与所述后侧齿轮相啮合的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与所述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相啮合的前侧齿轮;和被安装以随着所述前侧齿轮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包括 中空的中心空穴,其中所述多个交互轴差动小齿轮被置于所述中空的中心空穴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JR阿尔马古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文梅里特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