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胜专利>正文

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96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属于机车减震器,是在外缸体内套装了内缸体,在内缸体的上端有导向座将外缸体和内缸体相固定、下端嵌装了压缩回油阀并座于外缸体下端的封头板上。减震连杆置于内缸体并上端贯穿导向座,在减震连杆的下端固定有活塞阀。压缩回油阀上有纵向贯通的回油槽和上、下阀片。活塞阀的圆周上有活塞环与内缸体的内壁相抵触,活塞阀阀体的纵向有导油槽和阀片。在减震连杆的中段有固定成一体的连杆扶正器,减震连杆上的凹形均压槽将扶正器上下贯通,扶正器上有扶正环并与内缸体配合,在靠近扶正器上面的减震连杆上有隔套环。在导向座的内环嵌有导向衬套,在外缸体的压帽内嵌油封压盖将导向座限位紧固。其优点是:密封性好、磨擦阻力小、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车减震器,特别涉及一种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车减震器均是做两点一线的运动方式,一是工作缸与活塞环的磨擦,二是连杆与导向衬套的磨擦,而且每个行程都在磨擦这两点;又因为汽车的减震器是安装在车轮侧面的,均做非垂直运动,都有一定的侧向力,这样就增加了机械性偏磨,使减震器的磨损速度加快。当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减震器连杆左右撞击,产生燥音,使油封易损环而漏油,缩短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外缸体内套装了内缸体,在内缸体上端有导向座将外缸体和内缸体同轴心相固定、在内缸体的下端嵌装着压缩回油阀并座于外缸体下端的封头板上。有减震连杆置于内缸体轴心位置并上端贯穿导向座,在减震连杆的下端固定有活塞阀。压缩回油阀上有纵向贯通的回油槽和上、下阀片并将外缸体的贮油缸与内缸体的工作缸相导通。活塞阀的圆周上有活塞环与内缸体的内壁相抵触,活塞阀阀体的纵向有导油槽和上、下阀片。在减震连杆的中段有固定成一体的连杆扶正器,减震连杆上的凹形均压槽将扶正器上下贯通,在扶正器的圆周上套着扶正环并与内缸体的内壁相间隙配合,在靠近扶正器上面的减震连杆上有隔套环。在导向座的内环嵌有导向衬套与减震连杆相滑动配合,在外缸体的压帽内嵌油封压盖将导向座限位紧固。在两个磨擦点之间加一个支撑点(连杆扶正器),由原来的二点一线运动变成三点一线运动,保证了连杆不偏离中心,减小了磨擦阻力,降低了燥音,提高了减震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具有密封性好、磨擦阻力小、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可知,本技术的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是在外缸体1内套装了内缸体2,在内缸体2上端有导向座3将外缸体1和内缸体2同轴心相固定,在内缸体2的下端嵌装压缩回油阀4并座于外缸体1下端的封头板5上,有减震连杆6置于内缸体2的轴心位置并上端贯穿导向座3,在减震连杆6的下端固定有活塞阀7。压缩回油阀4有纵向贯通的回油槽8和上、下阀片9并将外缸体1的贮油缸与内缸体2的工作缸相导通。活塞阀7的圆周上有活塞环10与内缸体2的内壁相抵触,活塞阀7阀体的纵向有导油槽12和上、下阀片11;在减震连杆6的中段有固定成一体的连杆扶正器13,减震连杆6上的凹形均压槽19将扶正器13上下贯通。在扶正器13的圆周上套着扶正环14并与内缸体2的内壁相间隙配合,在靠近扶正器13上面的减震连杆上有隔套环15。在导向座3的内环嵌有导向衬套16与减震连杆6相滑动配合,在外缸体1的压帽17内嵌油封压盖18将导向座3限位紧固。权利要求1.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是在外缸体(1)内套装了内缸体(2),在内缸体(2)上端有导向座(3)将外缸体(1)和内缸体(2)同轴心相固定,在内缸体(2)的下端嵌装压缩回油阀(4)并座于外缸体(1)下端的封头板(5)上,有减震连杆(6)置于内缸体(2)的轴心位置并上端贯穿导向座(3),在减震连杆(6)的下端固定有活塞阀(7),其特征在于压缩回油阀(4)有纵向贯通的回油槽(8)和上、下阀片(9)并将外缸体(1)的贮油缸与内缸体(2)的工作缸相导通;活塞阀(7)的圆周上有活塞环(10)与内缸体(2)的内壁相抵触,活塞阀(7)阀体的纵向有导油槽(12)和上、下阀片(11);在减震连杆(6)的中段有固定成一体的连杆扶正器(13),减震连杆(6)上的凹形均压槽(19)将扶正器(13)上下贯通,在扶正器(13)的圆周上套着扶正环(14)并与内缸体(2)的内壁相间隙配合,在靠近扶正器(13)上面的减震连杆上有隔套环(15);在导向座(3)的内环嵌有导向衬套(16)与减震连杆(6)相滑动配合,在外缸体(1)的压帽(17)内嵌油封压盖(18)将导向座(3)限位紧固。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属于机车减震器,是在外缸体内套装了内缸体,在内缸体的上端有导向座将外缸体和内缸体相固定、下端嵌装了压缩回油阀并座于外缸体下端的封头板上。减震连杆置于内缸体并上端贯穿导向座,在减震连杆的下端固定有活塞阀。压缩回油阀上有纵向贯通的回油槽和上、下阀片。活塞阀的圆周上有活塞环与内缸体的内壁相抵触,活塞阀阀体的纵向有导油槽和阀片。在减震连杆的中段有固定成一体的连杆扶正器,减震连杆上的凹形均压槽将扶正器上下贯通,扶正器上有扶正环并与内缸体配合,在靠近扶正器上面的减震连杆上有隔套环。在导向座的内环嵌有导向衬套,在外缸体的压帽内嵌油封压盖将导向座限位紧固。其优点是密封性好、磨擦阻力小、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16F9/36GK2828437SQ20052002180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德胜 申请人:李德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动车辆液压减震器是在外缸体(1)内套装了内缸体(2),在内缸体(2)上端有导向座(3)将外缸体(1)和内缸体(2)同轴心相固定,在内缸体(2)的下端嵌装压缩回油阀(4)并座于外缸体(1)下端的封头板(5)上,有减震连杆(6)置于内缸体(2)的轴心位置并上端贯穿导向座(3),在减震连杆(6)的下端固定有活塞阀(7),其特征在于压缩回油阀(4)有纵向贯通的回油槽(8)和上、下阀片(9)并将外缸体(1)的贮油缸与内缸体(2)的工作缸相导通;活塞阀(7)的圆周上有活塞环(10)与内缸体(2)的内壁相抵触,活塞阀(7)阀体的纵向有导油槽(12)和上、下阀片(11);在减震连杆(6)的中段有固定成一体的连杆扶正器(13),减震连杆(6)上的凹形均压槽(19)将扶正器(13)上下贯通,在扶正器(13)的圆周上套着扶正环(14)并与内缸体(2)的内壁相间隙配合,在靠近扶正器(13)上面的减震连杆上有隔套环(15);在导向座(3)的内环嵌有导向衬套(16)与减震连杆(6)相滑动配合,在外缸体(1)的压帽(17)内嵌油封压盖(18)将导向座(3)限位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