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压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51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贮油缸内套装压力缸,压力缸内装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上装单向活塞阀,压力缸下部装单向进油阀,贮油缸与压力缸之间通过导油机构相通,贮油缸上端装螺盖机构,螺盖机构包括螺盖,螺盖连接橡胶随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减振性能好、检修、调试方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特别是一种铁路机车用的减振器。现有的铁路机车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减振性能不能满足提速机车车辆的要求,且由于节流阀、卸荷阀采用内置式机构,检修、调试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性能好,可满足机车提速的要求的新型油压减振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检修、调试方便的新型油压减振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贮油缸内套装压力缸,压力缸内装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上装单向活塞阀,压力缸下部装单向进油阀,贮油缸与压力缸之间通过导油机构相通,贮油缸上端装螺盖机构,螺盖机构包括螺盖,螺盖连接橡胶随动件。螺盖上装随动件限位盖,随动件包括与螺盖连接的波纹管装置,波纹管装置上装与活塞杆接触的密封圈。波纹管装置上还装与活塞杆接触的刮油环。导油机构包括装于贮油缸内的导油管,导油管通过缸端体上的通孔与压力缸相通,导油管还通过阀与贮油缸相通。阀包括节流阀和卸荷阀。节流阀和卸荷阀装于贮油缸下方的外侧面上。本技术结构合理,减振性能好、检修、调试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图1中活塞部位的结构图。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贮油缸1内套装压力缸2,压力缸2内装活塞3,活塞3连接活塞杆4,活塞3上装单向活塞阀片5,压力缸2下部装单向进油阀,单向进油阀由进油阀体6、进油阀弹簧15、螺栓16等组成。贮油缸1与压力缸2之间通过导油机构相通,贮油缸1上端装螺盖机构,螺盖机构包括螺盖7,螺盖7连接橡胶随动件。螺盖7上装随动件限位盖8,随动件包括与螺盖7连接的波纹管装置9,波纹管装置9上装与活塞杆4接触的O型密封圈10。波纹管装置9上还装与活塞杆4接触的刮油环11。导油机构包括装于贮油缸1内的导油管12,导油管12通过缸端体17上的通孔与压力缸2相通,导油管12还通过节流阀13和卸荷阀14与贮油缸1相通,节流阀13和卸荷阀14装于贮油缸1下方的外侧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贮油缸内套装压力缸,压力缸内装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上装单向活塞阀,压力缸下部装单向进油阀,贮油缸与压力缸之间通过导油机构相通,贮油缸上端装螺盖机构,螺盖机构包括螺盖,螺盖连接橡胶随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螺盖上装随动件限位盖,随动件包括与螺盖连接的波纹管装置,波纹管装置上装与活塞杆接触的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波纹管装置上还装与活塞杆接触的刮油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导油机构包括装于贮油缸内的导油管,导油管通过缸端体上的通孔与压力缸相通,导油管还通过阀与贮油缸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阀包括节流阀和卸荷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节流阀和卸荷阀装于贮油缸下方的外侧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贮油缸内套装压力缸,压力缸内装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上装单向活塞阀,压力缸下部装单向进油阀,贮油缸与压力缸之间通过导油机构相通,贮油缸上端装螺盖机构,螺盖机构包括螺盖,螺盖连接橡胶随动件。本技术结构合理,减振性能好、检修、调试方便。文档编号F16F9/14GK2464989SQ0121733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周克弘, 苏卫 申请人:海门市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贮油缸内套装压力缸,压力缸内装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上装单向活塞阀,压力缸下部装单向进油阀,贮油缸与压力缸之间通过导油机构相通,贮油缸上端装螺盖机构,螺盖机构包括螺盖,螺盖连接橡胶随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弘苏卫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