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27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包括在气缸部分内形成液压室的活塞;刹车片,该刹车片在受到活塞挤压时制动盘形转子的旋转;第二活塞,该第二活塞将液压室分成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摩擦离合器,在第二活塞夹持在其初始位置时,摩擦离合器允许第二活塞旋转,并且在第二活塞朝第二液压室移动预定距离时,禁止第二活塞旋转;调节器,该调节器包括内螺纹部分和外螺纹部分并且适于依照刹车片的磨损量调节活塞之间的间隙;以及转换阀,用于建立和切断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的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它能够用作车辆制动设备,能够不仅在设备用作运行制动器时而且在设备用作停车制动器时利用制动液压力生成制动力,并且该设备配置成在该设备用作停车制动器时,在生成制动力之后,该设备机械地锁定以保持制动力。
技术介绍
该类型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公开于例如日本PCT专利公开第2000-504811号中。公开中的如图4所示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包括置于气缸中的活塞,其方式为不能围绕气缸轴线旋转而可以沿着气缸轴线移动从而在气缸内部形成液压室;刹车片,当活塞在供给到液压室中的制动液的压力下移动时,该刹车片在活塞的压力下移动并且与将被制动的旋转元件接合,在旋转元件上实现制动操作;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在液压室中连接到气缸中,其方式是可以围绕气缸轴线旋转并且可以沿着气缸轴线移动;摩擦离合器,其设置在调节螺母和气缸之间,从而允许调节螺母在解锁状况下旋转,并且禁止调节螺母在锁定状况下旋转,其中在解锁状况下调节螺母处于其初始位置,而在锁定状况下调节螺母沿着气缸轴从其初始位置移动了预定的距离;调节器,该调节器包括与活塞一体设置的调节心轴的外螺纹部分和与调节螺母整体地配设并且与外螺纹部分啮合的内螺纹部分,能够通过依照刹车片的磨损量自动调整活塞和调节螺母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自动调整摩擦离合器的操作定时;以及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能够将摩擦离合器保持在接合状况中而同时已经在活塞施加的压力下移动的刹车片夹紧将被制动的旋转元件。在上述公开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中,通过电磁致动器的停用(断电),摩擦离合器可以保持在分离状况中,因此允许调节螺母的旋转以及经由调节器连接到调节螺母上的活塞沿着气缸轴线运动。于是,此时,利用供给到液压室中或从液压室排出的制动液,活塞可以沿着气缸轴线前进或后退;即,设备可以作为运行制动器操作。通过电磁致动器的启动(通电),摩擦离合器可以被保持在接合状况中,由此防止调节螺母的旋转并且由此防止经由调节器连接到调节螺母上的活塞沿着气缸轴线的运动。因此,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可以作为停车制动器进行操作,如下所述。在其中制动液供给到液压室中并且活塞沿着气缸轴线前进的状况(刹车片在由活塞施加的压力下移动并且与将被制动的旋转元件接合的制动状态)中,电磁致动器被启动,由此将摩擦离合器带入接合状况中并且因此防止调节螺母旋转以及经由调节器连接到调节螺母上的活塞沿着气缸轴线运动。因此,即使当制动液从液压室中排出的时候,也可以保持制动状态;即,设备可以作为停车制动器操作。上述公开中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的配置方式为在气缸中容纳摩擦离合器、调节器、电磁致动器以及其它元件,因此具有紧凑配置的优点。设备具有调节器,调节器可以依照刹车片的磨损量自动调节活塞和调节螺母之间的间隙,由此自动地调节摩擦离合器的操作定时,因此具有一致的停车制动性能的优点。然而,电磁致动器若要容纳在液压室中,就会带来可靠性方面的顾虑,例如置于制动液中的电磁感应线圈的流体阻力,以及从置于液压室中的电磁感应线圈延伸通过气缸而到达设备外部的引线的密封完整性和热阻。而且,在上述公开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作为停车制动器的操作中,当制动液在压力下供给到液压室中时,电磁致动器被启用,因此将摩擦离合器带入接合状况中。在该情形下,调节心轴的外螺纹部分和调节螺母的内螺纹部分之间的啮合部分处于拉伸状况下。在随后的制动液压的释放(制动液中止供给到液压室)中,刹车片的反作用力使活塞向后推动,推动的距离为调节心轴的外螺纹部分和调节螺母的内螺纹部分之间的啮合部分中出现的螺纹至螺纹间隙。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使停车制动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所述设备具有高度可靠的制动性能而同时上述传统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的缺点也包含在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制动液压释放时停车制动力降低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包括设置于气缸中的活塞,其方式为不能围绕气缸轴线旋转而可以沿着气缸轴线移动,从而在气缸内形成液压室;刹车片,当活塞在供给到液压室中的制动液的压力下移动时,所述刹车片在压力下由活塞移动并且与将被制动的旋转元件接合,因此在旋转元件上实现制动操作;设置于液压室中的第二活塞,其方式为可以围绕气缸轴线旋转并且可以沿着气缸轴线在其初始位置和其非初始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将液压室分成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第二活塞在活塞凸出方向的运动被限于初始位置,而第二活塞由偏置装置沿着气缸轴线从非初始位置向初始位置推动;第一静止螺旋元件,与活塞整体地配设在第一液压室中,沿着气缸轴线延伸并且具有预定的导程;第一可移动螺旋元件,具有与第一静止螺旋元件的螺纹表面相对的螺纹表面,与第二活塞一体地配设,并且与第一静止螺旋元件啮合,且在它们中间沿着气缸轴线出现预定的螺纹至螺纹间隙;摩擦离合器,该摩擦离合器能够使第二活塞和气缸彼此接合并且使第二活塞和气缸彼此脱离,当第二活塞保持在其初始位置时,摩擦离合器被带入分离状况并且允许第二活塞旋转,从而从气缸脱离,并且当第二活塞从初始位置向非初始位置移动并且与气缸接合时,摩擦离合器被带入接合状况并且禁止第二活塞的旋转;以及转换阀,所述转换阀设置在允许制动液由此向第二液压室供给和由此从第二液压室排出的液压支线中,并且从允许制动液由此向第一液压室供给和由此从第一液压室排出的液压管路中分支,所述转换阀能够建立和切断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的连通。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中,当转换阀建立了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的连通时,制动液在相同的压力下供给到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中。因此,由液压差所导致的挤压力不会作用在第二活塞上,这样第二活塞就可以被保持在其初始位置处。从而,摩擦离合器可以被保持在分离状况下,由此允许第二活塞的旋转和经由第一可移动螺旋元件和第一静止螺旋元件连接到第二活塞上的活塞沿着气缸轴线的运动。因此,此时,活塞可以借助于制动液供给到由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组成的液压室中的制动液和从液压室排出而沿着气缸轴线前进和后退。即,设备可以作为运行制动器操作。当转换阀切断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的连通时,制动液在压力下仅供给到第一液压室。在该情形下,第二活塞可以利用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的液压差而从其初始位置向第二液压室移动预定的距离,这样摩擦离合器就会接合,因此禁止第二活塞的旋转以及经由第一可移动螺旋元件和第一静止螺旋元件连接到第二活塞上的活塞沿着气缸轴线的运动。因此,在其中转换阀切断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连通的状况下,在压力下的制动液供给到第一液压室中伴随着下列操作。活塞沿着气缸轴线前进并且使刹车片在压力下移动,并且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的液压差使第二活塞向第二液压室移动预定的距离。因此,在活塞一侧上,刹车片与将被制动的旋转元件接合,由此在旋转元件上实现制动操作。在第二活塞一侧上,摩擦离合器被保持在接合状况下,因此禁止第二活塞的旋转和经由第一可移动螺旋元件和第一静止螺旋元件连接到第二活塞上的活塞沿着气缸轴线的运动。在该状况下,相关的零件构件会依照在压力下的制动液的供给而偏转,并且随着制动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运行和停车制动设备,包括:活塞,该活塞以围绕气缸轴线不可转动而沿着气缸轴线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气缸内,由此在气缸内形成液压室;刹车片,当活塞在供给到液压室内的制动液的压力下移动时,该刹车片在压力下由活塞移动并与要被制 动的旋转元件相接合,由此在旋转元件上实现制动操作;第二活塞,该第二活塞以围绕气缸轴线可转动并且沿着气缸轴线可在其初始位置和非初始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液压室内,由此将液压室分成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第二活塞沿活塞突出方向的移动被 限制到初始位置,而第二活塞被偏压装置沿着气缸轴线从非初始位置向初始位置推动;第一静止螺旋元件,该第一静止螺旋元件与活塞一体地设置在第一液压室内,沿着气缸轴线延伸,并具有预定的导程;第一可移动螺旋元件,该第一可移动螺旋元件具有 与第一静止螺旋元件的螺纹表面相对的螺纹表面,与第二活塞一体地设置,并且与第一静止螺旋元件相啮合,同时沿着气缸轴线在二者之间存在预定的螺纹对螺纹间隙;摩擦离合器,该摩擦离合器能够将第二活塞和气缸彼此接合以及将第二活塞与气缸彼此脱离,摩 擦离合器成为脱离状态并在第二活塞被保持在初始位置由此与气缸脱离时允许第二活塞转动,且摩擦离合器成为接合状态并在第二活塞从初始位置向非初始位置移动并与气缸接合时禁止第二活塞转动;以及转换阀,该转换阀设置在液压支线中,该液压支线允许制动 液通过它供给到第二液压室以及通过它从第二液压室排出,并且从允许制动液通过它供给到第一液压室以及通过它从第一液压室排出的液压管路分支,转换阀能够在第一液压室和第二液压室之间建立连通并能够切断这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田浩一东村英昭大庭大三神谷雅彦酒井守治村山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