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及其设备,本操作方法简化了加注步骤,只需松开放油螺钉,按下启动按钮,抽真空、加注制动液、压力平衡均由设置好的设备程序完成,最后只需锁紧螺钉即可,整个过程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效率高;另外,该设计还避免了因两人操作不同步,先盖上制动油缸盖再锁紧放油螺钉,造成的制动系统内存在负压、甚至使密封膜被吸变形所导致的刹车失灵的安全隐患;同时,本方法还可以在抽真空时对制动系统的进行气密性检测,避免了有密封不良问题的制动系统流入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摩托车液压碟刹系统的制动液加注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摩托车液压碟刹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把上的制动主油缸、位于车轮制动盘旁侧的带分油缸的制动钳,以及连接制动主油缸和制动钳分油缸的液压油管等。目前,摩托车制动液通常采用“下抽上注”的加注工艺,即从制动系统下部的制动钳分油缸放油螺钉处进行抽真空,同时从制动系统上部的制动分油缸口内注入制动液,此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要对放油螺钉孔、制动分油缸盖两部件进行拆卸与安装,并且要两人同时进行合作, 工作效率较低;2)当上面加注制动液的操作者先盖上制动分油缸盖,下面抽真空的操作者再锁紧放油螺钉孔,即下面的操作者后结束抽真空时,制动系统内就会存在负压,甚至使制动主油缸盖的特型密封膜被吸变形,这样就会导致驾驶时制动偶尔失灵的安全隐患;3)加注制动液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组装后的制动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测,存在漏油的安全急 ^^ 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能够防止因注油后制动系统内存在真空而导致的制动失灵的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加注方法的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对制动系统油路抽真空,直到制动系统内的负压达到设定真空度;2)用注油器对抽真空后的制动系统注油,从注油器流出的制动液经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进入制动系统,当所述制动系统内的正压达到压力设定值后,停止注油;3)通过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对注油后的制动系统进行压力平衡,待制动系统内的压力与常态下的大气压相等,加注程序完成,锁闭所述分油缸的开口。一种实现上述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的设备,其包括与注油枪连接的抽真空支路,注油支路和压力平衡支路,注油枪通过管道分别与抽真空支路上的负压发生器、注油支路上带压力泵的注油器以及压力平衡支路上的压力平衡器连接,在所述负压发生器、注油器和压力平衡器与所述注油枪之间分别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操作方法简化了加注步骤,只需松开放油螺钉,按下启动按钮,抽真空、加注制动液、压力平衡均由设置好的设备程序完成,最后只需锁紧螺钉即可,整个过程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效率高;另外,该设计还避免了因两人操作不同步,先盖上制动油缸盖再锁紧放油螺钉,就会造成制动系统内存在负压,刹车时制动液不能及时快速地进入制动钳分油缸,导致制动力不足;同时,本方法还可以在抽真空时对制动系统的进行气密性检测,避免了有密封不良问题的制动系统流入市场。附图说明下面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对制动系统油路抽真空,直到制动系统内的负压达到设定真空度;所述的设定真空度为-4(T - 90kpa ;实施所述步骤1)中所指的抽真空,是先启动真空泵对稳压储气罐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抽真空后的稳压储气罐与所述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相接通,当制动系统内达到设定真空度后,停止抽真空。本步骤采用稳压储气罐对机动车制动系统内部进行抽真空,从而避免了直接使用真空泵对机动车制动系统的冲击;另外,为了检测制动系统是否泄漏,在完成所述步骤1)后,使制动系统保压广5秒,由压力传感报警器对机动车制动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值进行检测,如果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值超过报警设定限值,所述压力传感报警器发出报警,如果不泄漏,则进入下一操作环节;2)用注油器对抽真空后的制动系统注油,从注油器流出的制动液经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进入制动系统,当所述制动系统内的正压达到压力设定值后,停止注油; 所述的压力设定值为150 350 kpa ;3)通过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对注油后的制动系统进行压力平衡,使制动系统油路与保持一个大气压的外界油路相通,从而使制动系统内多余的制动液通过所述开口流出,待制动系统内的压力与常态下的大气压相等,加注程序完成,锁闭所述分油缸的开口。上述步骤中提到的分油缸的开口为制动钳上的放油螺钉孔,利用现有的放油螺钉孔, 就能完成对制动系统的抽真空和注油。参照图1,一种实现上述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的设备,包括与注油枪1连接的抽真空支路,注油支路和压力平衡支路,注油枪1通过管道分别与抽真空支路上的负压发生器、注油支路上带压力泵的注油器3以及压力平衡支路上的压力平衡器4连接,在所述负压发生器、注油器3和压力平衡器4与所述注油枪之间分别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控制阀21、 31、41。本产品为了在抽真空时对制动系统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所述注油枪1的出油口与第一控制阀21之间设置有检测制动系统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报警器6。另外,为了避免了使用真空泵对机动车制动系统的冲击,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真空泵5和稳压储气罐2,第一控制阀21位于所述稳压储气罐2和注油器3之间。本产品采用的压力平衡器4是通大气的容器并且与油池7相连接,压力平衡器4 内的液面高度控制在制动主油缸要求加注的油液高度的上、下限之间,这就使得压力平衡器4、制动系统以及连接压力平衡器4和制动系统之间的油管形成一个“U”形管,当注入制动系统内的油液液面位于主油缸要求加注的油液高度上、下限之间时,制动系统内的压力就与压力平衡器4的压力相等,由于压力平衡器4的液面上方是一个大气压,制动系统内的压力就与一个大气压相等。只要压力平衡器4内油液高度始终保持在设定高度位置,而这个设定高度位于制动主油缸要求加注的油液高度的上、下限之间,就能保证达到加油高度限值内的液压系统内的压力与一个大气压相等。当然,压力平衡器4内的液面高度也可以低于制动主油缸要求加注的油液高度的下限,即压力平衡器4的位置低于制动主油缸,此时的压力平衡器4液面上方的压力就大于一个大气压。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压力平衡器4 能保证液压系统内的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即可。本设备的操作过程为首先启动真空泵5对稳压储气罐2进行抽真空处理,接着打开制动钳上的放油螺钉,把注油枪1从放油螺钉孔进入机动车制动系统,然后打开第一控制阀21,采用稳压储气罐2对制动系统进行抽真空,当制动系统达到设定真空度-40 -90Kpa时,关闭第一控制阀21,并且保压1 5秒,此时压力传感报警器6对机动车制动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值进行检测,如果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值超过报警设定限值,所述压力传感报警器发出报警,如果不泄漏,则进入下一操作环节。进入下环节后,打开第二控制阀门31,制动油通过带压力泵的注油器3进入制动系统,当系统内的压力设定值150 350Kpa时,关闭第二控制阀门31,最后打开第三控制阀门41,进入压力平衡环节,压力平衡器4使制动系统内的压力与常态下的大气压相等,多余的制动液回到油池7,待压力平衡以后关闭第三控制阀门41,整个加注程序完毕。最后锁紧放油螺钉即可。本操作方法简化了加注步骤,只需松开放油螺钉,按下启动按钮,抽真空、加注制动液、压力平衡均由设置好的设备程序完成,最后只需锁紧螺钉即可,整个过程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效率高;另外,该设计还避免了因两人操作不同步,先盖上制动油缸盖再锁紧放油螺钉,造成的制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对制动系统油路抽真空,直到制动系统内的负压达到设定真空度;2)用注油器对抽真空后的制动系统注油,从注油器流出的制动液经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进入制动系统,当所述制动系统内的正压达到压力设定值后,停止注油;3)通过机动车制动系统下部分油缸的开口对注油后的制动系统进行压力平衡,待制动系统内的压力与常态下的大气压相等,加注程序完成,锁闭所述分油缸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所述步骤 1)后,使制动系统保压广5秒,由压力传感报警器对机动车制动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值进行检测,如果系统内的压力变化值超过报警设定限值,所述压力传感报警器发出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指的设定真空度为-4(T-90k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幻中所指的压力设定值为15(T350k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制动液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所述步骤1) 中所指的抽真空,是先启动真空泵对稳压储气罐进行抽真空处理,然后将抽真空后的稳压储气罐与所述机动车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慎荣,廖照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