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92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箱、离合器和一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的传动组件,其中,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齿轮箱的入力轴定位连接;离合器具有外壳和活动内置于外壳中的主轴,主轴的轴向两端均分别伸出于外壳外,且同时主轴的一轴端还与齿轮箱的出力轴定位连接,主轴的另一轴端还连接于传动组件;当电机通电、且离合器断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汽车车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而当离合器通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汽车车门停留于某一位置状态。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呈线性,不易受安装空间限制,且还很好的完善了其逻辑功能。

Vehicle door driv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具体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不易受安装空间限制,且逻辑功能完善的汽车车门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汽车车门驱动机构主要由电机、蜗轮蜗杆、离合器、摇臂、连杆等部件构成。但是,上述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体积比较大,占用空间多,不利于安装。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呈线性,不易受安装空间限制,且还很好的完善了其逻辑功能。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箱、离合器和一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的入力轴定位连接;所述离合器具有外壳和活动内置于所述外壳中的主轴,所述主轴的轴向两端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外壳外,且同时所述主轴的一轴端还与所述齿轮箱的出力轴定位连接,所述主轴的另一轴端还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当所述电机通电、且所述离合器断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汽车车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而当所述离合器通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汽车车门停留于某一位置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定位连接在汽车车门或者汽车车身上;所述主轴的一轴端伸入所述齿轮箱的外壳体内,并与所述齿轮箱的出力轴定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器还具有转子和衔铁,其中,所述转子定位套设于所述主轴上,且同时所述转子还内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衔铁定位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且当所述离合器通电或者断电时,所述衔铁能够相应的与所述转子相吸合或者分离,进而能够实现所述外壳与所述主轴抱紧成一个整体或者分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级齿轮组、摇臂和连杆,其中,所述主轴的另一轴端通过所述两级齿轮组与所述摇臂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摇臂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呈线性,不易受安装空间限制,利于整个机构的安装布置。②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通过对离合器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驱动机构整体的逻辑功能更加完善,如:可在不配置限位器的情况下,使得汽车车门具有任意位置悬停功能;避让行人、车辆功能,当感测器感应到行人、车辆出现时,汽车车门驱动控制器能够控制离合器通电,进而使得车门无法推开,很好的避让了行人、车辆;等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电机2——齿轮箱3——离合器30——外壳31——主轴40——摇臂41——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所述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处于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齿轮箱2、离合器3和一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2的入力轴定位连接;所述离合器3具有外壳30和活动内置于所述外壳30中的主轴31,所述主轴31的轴向两端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外壳30外,且同时所述主轴31的一轴端还与所述齿轮箱2的出力轴定位连接,所述主轴31的另一轴端还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当所述电机1通电、且所述离合器3断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汽车车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而当所述离合器3通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汽车车门停留于某一位置状态。即当汽车车门需要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时,所述离合器3须断电,以降低系统内部阻力;而当汽车车门处于开门状态的某一位置、并需要停留在这一位置时,所述离合器3须通电,以提供限制汽车车门运动的阻力。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壳30定位连接在汽车车门或者汽车车身上;所述主轴31的一轴端伸入所述齿轮箱2的外壳体内,并与所述齿轮箱2的出力轴定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离合器3还具有转子和衔铁,其中,所述转子定位套设于所述主轴31上,且同时所述转子还内置于所述外壳30中,所述衔铁定位连接于所述外壳30的内壁上(具体连接方式为:所述外壳3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衔铁定位卡接于所述卡槽中),且当所述离合器3通电或者断电时,所述衔铁能够相应的与所述转子相吸合或者分离,进而能够实现所述外壳30与所述主轴31抱紧成一个整体或者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级齿轮组、摇臂40和连杆41,其中,所述主轴31的另一轴端通过所述两级齿轮组与所述摇臂40传动连接,所述连杆4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摇臂40上,所述连杆41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即:当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安装于汽车车门上时,所述连杆41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车身上;反之,当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安装于车身上时,所述连杆41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汽车车门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汽车车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呈线性,不易受安装空间限制,利于整个机构的安装布置。特别是,所述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还对离合器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驱动机构整体的逻辑功能更加完善,如:可在不配置限位器的情况下,使得汽车车门具有任意位置悬停功能;避让行人、车辆功能,当感测器感应到行人、车辆出现时,汽车车门驱动控制器能够控制离合器通电,进而使得车门无法推开,很好的避让了行人、车辆;等等。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箱(2)、离合器(3)和一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2)的入力轴定位连接;所述离合器(3)具有外壳(30)和活动内置于所述外壳(30)中的主轴(31),所述主轴(31)的轴向两端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外壳(30)外,且同时所述主轴(31)的一轴端还与所述齿轮箱(2)的出力轴定位连接,所述主轴(31)的另一轴端还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当所述电机(1)通电、且所述离合器(3)断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汽车车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而当所述离合器(3)通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汽车车门停留于某一位置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箱(2)、离合器(3)和一连接于汽车车门或者车身上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2)的入力轴定位连接;所述离合器(3)具有外壳(30)和活动内置于所述外壳(30)中的主轴(31),所述主轴(31)的轴向两端均分别伸出于所述外壳(30)外,且同时所述主轴(31)的一轴端还与所述齿轮箱(2)的出力轴定位连接,所述主轴(31)的另一轴端还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当所述电机(1)通电、且所述离合器(3)断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汽车车门进行开门或者关门动作;而当所述离合器(3)通电时,该汽车车门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汽车车门停留于某一位置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定位连接在汽车车门或者汽车车身上;所述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忠利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克拉佩龙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