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首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40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和窗门;驱动装置和窗架设置在底座上;窗门设置在窗架上;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块;推拉块包括安装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圆柱体;安装板安装在窗门上;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在安装板上;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圆柱体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菱形凹槽内;推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环,并套设在圆柱体上;推拉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推拉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窗门的推力或者拉力,使得所述窗门的开合更加的方便、容易。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窗户
本技术涉及窗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窗户。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一种中高科技安全设施之一,并且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其中的窗控系统也不断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标志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窗户。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和窗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窗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窗门设置在所述窗架上;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块;所述推拉块包括安装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圆柱体;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窗门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内;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环,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体上;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的推力或者拉力。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传动丝杠、螺母、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步进电机、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杠上,并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智能窗户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步进电机进行驱动;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用于向控制器发送驱动信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和窗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窗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窗门设置在所述窗架上;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块;所述推拉块包括安装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圆柱体;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窗门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菱形凹槽内;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环,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体上;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的推力或者拉力。本技术中的新型智能窗户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通过所述推拉杆传递给所述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所述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安装板将所述驱动力部分转换成垂直于所述窗门的推力或者拉力,使得所述窗门的开合更加的方便、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某一实施例中新型智能窗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新型智能窗户的窗门9处于打开窗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推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推拉块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第一限位块52的主视图。图6是图4中第二限位块53的主视图。图7是图4中第二限位块53受到圆柱体54推力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6,本实施例中的新型智能窗户,包括底座2、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10和窗门9;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窗架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窗门9设置在所述窗架10上;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6和推拉块5;所述推拉块5包括安装板51、第一限位块52、第二限位块53和圆柱体54;所述安装板51安装在所述窗门9上;所述第一限位块5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3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1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5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521和第二菱形凹槽531;所述圆柱体54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菱形凹槽521和第二菱形凹槽531内;所述推拉杆6的一端设置有圆环61,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体54上;所述推拉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9的推力或者拉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51通过螺杆与所述窗门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52和第二限位块53分别包括第一端522和第二端532;所述第一端522和第二端532分别通过螺杆与所述安装板51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52与所述第二限位块53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菱形凹槽521包括第一侧面5211和第二侧面5212;所述第一侧面5211和所述第二侧面521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菱形凹槽531包括第三侧面5311和第四侧面5312;所述第三侧面5311和所述第四侧面531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窗门9与所述窗架10通过铰接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1、传动丝杠4、螺母7、第一基座3和第二基座8;所述步进电机1、第一基座3和第二基座8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传动丝杠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3和第二基座8上;所述步进电机1与所述传动丝杠4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母7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杠4上,并与所述推拉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型智能窗户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视出),与所述步进电机1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步进电机进行驱动;遥控器(图中未视出),所述遥控器与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用于向控制器发送驱动信息。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的新型智能窗户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打开所述窗门9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推拉杆6将驱动力传递给圆柱体54,圆柱体54施加给所述第二菱形凹槽53的第四侧面5312垂直方向的力F1,所述第二限位块53通过所述安装板51将力F1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9的力,从而打开所述窗门9;当需要闭合所述窗门9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推拉杆6将驱动力传递给圆柱体54,圆柱体54施加给所述第二菱形凹槽53的第三侧面5312垂直方向的力F2,所述第二限位块53通过所述安装板51将力F2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9的力,从而闭合所述窗门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包括底座2、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10和窗门9;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窗架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窗门9设置在所述窗架10上;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6和推拉块5;所述推拉块5包括安装板51、第一限位块52、第二限位块53和圆柱体54;所述安装板51安装在所述窗门9上;所述第一限位块5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3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1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5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5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521和第二菱形凹槽531;所述圆柱体54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菱形凹槽521和第二菱形凹槽531内;所述推拉杆6的一端设置有圆环61,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体54上;所述推拉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9的推力或者拉力。本技术中的新型智能窗户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将驱动力通过所述推拉杆6传递给所述圆柱体54,所述圆柱体54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菱形凹槽521和第二菱形凹槽531;所述第一菱形凹槽521和第二菱形凹槽5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和窗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窗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窗门设置在所述窗架上;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块;所述推拉块包括安装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圆柱体;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窗门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内;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环,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体上;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推拉装置用于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部分转换成为垂直于所述窗门的推力或者拉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传动丝杠、螺母、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步进电机、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传动丝杠上,并与所述推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推拉装置、窗架和窗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窗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窗门设置在所述窗架上;所述推拉装置包括推拉杆和推拉块;所述推拉块包括安装板、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圆柱体;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窗门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所述圆柱体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菱形凹槽和第二菱形凹槽内;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环,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体上;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