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754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提升气囊、继动阀、承载气囊、高度阀和驱动气囊,所述储气筒通过三通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分别与两个提升气囊和两个继动阀相连接,每个继动阀连接一个承载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另一路与两个高度阀相连接,每个高度阀分别连接一侧的驱动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每个高度阀还通过串联的限高压阀和限低压阀连接一个所述继动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精确的控制左右承载气囊、驱动气囊的高度,防止气囊变形,避免满载时侧倾,也可使提升桥承载时,同侧同步,安全性能更高。

An Air Control System for Air Suspension System with Lifting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悬架
,具体涉及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载货车上装配空气悬架的设计在我国发展较晚,目前载货车上带提升桥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储气筒1'、电磁阀2'、提升气囊3'、继动阀4'、承载气囊5'、高度阀6'和驱动气囊7',所述储气筒1'通过三通8'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2'相连接,电磁阀2'的一个端口通过三通分别与设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提升气囊3'相连接,电磁阀2'的另一个端口与继动阀4'相连接,继动阀4'通过三通分别与设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承载气囊5'相连接;另一路与一高度阀6'相连接,该高度阀6'的一个端口通过三通分别与设在车架两侧的驱动气囊7'相连接,车架两侧每侧设有两个驱动气囊,高度阀6'的另一端口与继动阀4'相连接。提升桥的提升气囊为囊式气囊、承载气囊和驱动气囊为膜式气囊。这种带提升桥的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在空载或满载各种工况行驶时,发现存在以下较严重的状况:(1)提升桥放下起承载作用时,在充气初始阶段,后桥的驱动气囊7'内气压较弱时,提升桥的承载气囊内快速进气,快速升起,有顶起车架并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潜在风险;(2)车架两侧的四个驱动气囊只通过一个高度阀控制,高度阀摆臂稍有摆动,会引起两侧的驱动气囊内气压不一致,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总是侧倾,两边同步较难调整;(3)车架两侧的承载气囊通过一个继动阀来控制,因载荷在两侧的分布稍有不均,使得两侧承载气囊可能不同步进气,或高度不一致,影响后面驱动气囊气压和高度;(4)以5T的提升桥为例,承载气囊设计的气压最高不大于0.5Mpa,但实际最高气压达到了0.85Mpa,超过设计压力使承载气囊存在危险、使用寿命短;(5)满载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倾,内侧承载气囊负荷增加,在高度不变时,气压升高,当恢复直线行驶时,负荷恢复正常,为保持承载气囊的高度不变,气压需要减少,但多余的气体排不出,造成气囊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提升气囊、继动阀、承载气囊、高度阀和驱动气囊,所述储气筒通过三通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分别与提升气囊和继动阀相连接,继动阀与承载气囊相连接;另一路与高度阀相连接,高度阀分别与驱动气囊和所述继动阀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阀为两个,一个继动阀连接一个承载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所述高度阀为两个,其中一个高度阀连接设在车架一侧的驱动气囊,另一个高度阀连接车架另一侧的驱动气囊;所述一个高度阀对应连接一个继动阀,且高度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限高压阀和限低压阀。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承载气囊的出气端口上增设有安全阀。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气囊为两个,车架两侧各设一个。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经过优化设计后,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高度阀和继动阀均由原来一个同时控制左右驱动气囊和承载气囊进气,改为分别由两个高度阀和继动阀单独控制,可更精确的控制左右气囊的高度,避免满载时侧倾,也可使提升桥承载时,同侧同步;在高度阀和继动阀之间增加限低压阀和限高压阀,使在充气初始,先保证驱动气囊进气,当驱动气囊中气压达到一定气压值时,提升桥承载气囊才开始充气,限高压阀则通过限制最大气压,使气囊不过载;在承载气囊的出气端口上增加安全阀,安全阀的安全气压与承载气囊最大压力相适应,当气囊高度不变,因特殊情况承载气囊气压稍高,引起承载气囊变形时,通过安全阀放气,以保证承载气囊回复原位;驱动气囊由过去的4个调整为2个气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气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控制系统示意图。图中所示:1、储气筒;2、电磁阀;3、提升气囊;4、继动阀;5、承载气囊;6、高度阀;7、驱动气囊;8、三通;9、限高压阀;10、限低压阀;11、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2所示: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1、电磁阀2、提升气囊3、继动阀4、承载气囊5、高度阀6和驱动气囊7,所述电磁阀2是二位五通电磁阀,电磁阀通过设在车身仪表盘的按钮控制,所述储气筒1通过三通8分成两路,其中一路通过管路与电磁阀2相连接,电磁阀2再分别通过管路与分设在车架两侧的提升气囊3和两个继动阀4相连接,每个继动阀4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一个设在车架两侧的承载气囊5实现一对一连接;另一路通过三通与两个高度阀6相连接,每个高度阀6分别连接一个设在车架两侧的驱动气囊7,两个高度阀6还通过管路分别与两个继动阀实现一对一连接,高度阀6和继动阀4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限高压阀9和限低压阀10;所述承载气囊5的出气端口上增设有安全阀1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当车身仪表盘的按钮处于上按(弹起)状态时,提升桥的承载气囊5将开始充气,二位五通电磁阀2的端口a有气流输出至继动阀4的端口a,当驱动气囊7内的气压达到限低压阀的开启气压时,从高度阀6的端口b输出的气流依次通过限低压阀10、限高压阀9到达继动阀4的端口b,当继动阀4的端口a、端口b同时有气流时,继动阀4与承载气囊连接的出气端口c有气流通过管路到达承载气囊5内,当达到整车要求的高度,且承载气囊内的气压不超过设定值时,保持平衡,高度阀处于平衡位置;当车身仪表盘的按钮处于按下时,二位五通电磁阀2的端口b有气流流出,二位五通电磁阀2的端口a将处于封闭状态无气流流出,这时承载气囊5通过继动阀4放气,承载气囊5收缩;同时,二位五通电磁阀2通过端口b给提升气囊3充气并达到提升高度及气压平衡状态时,高度阀处于平衡位置,不再充气及放气;再次按下按钮时,二位五通电磁阀2的b端口处于封闭状态无气流流出,a端口将有气流流出,提升气囊3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2放气,提升气囊5收缩,再次循环初始状态;高度阀6依据后桥的载荷,调节驱动气囊7内的气压及驱动气囊7的高度,使车辆在任何工况及载荷下,整车的高度保持不变。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提升气囊、继动阀、承载气囊、高度阀和驱动气囊,所述储气筒通过三通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分别与提升气囊和继动阀相连接,继动阀与承载气囊相连接;另一路与高度阀相连接,高度阀分别与驱动气囊和所述继动阀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阀为两个,一个继动阀连接一个承载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所述高度阀为两个,其中一个高度阀连接设在车架一侧的驱动气囊,另一个高度阀连接车架另一侧的驱动气囊;所述一个高度阀对应连接一个继动阀,且高度阀和继动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限高压阀和限低压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提升桥空气悬架系统的气控制系统,包括储气筒、电磁阀、提升气囊、继动阀、承载气囊、高度阀和驱动气囊,所述储气筒通过三通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电磁阀相连接,电磁阀分别与提升气囊和继动阀相连接,继动阀与承载气囊相连接;另一路与高度阀相连接,高度阀分别与驱动气囊和所述继动阀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继动阀为两个,一个继动阀连接一个承载气囊、实现一对一控制;所述高度阀为两个,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振刘财民王小军杨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