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1570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护圈,所述护圈上设有供制动硬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身上的卡扣孔相配合的卡扣。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的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护圈与制动硬管接触,护圈采用EPDM材料制成,材质较软,可以有效保护制动硬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座与车身安装孔装配,固定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变形,可以有效固定制动硬管。

A Hard Tube Fix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Brak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制动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管路起着传递制动液或高压气体的作用,制动管路一般从车身助力器或车身制动器开始,经由ABS或ESP泵,最后延伸至车身的不同零部件,例如:车轮制动器等。制动管路分为制动硬管和制动软管,制动硬管布置在车身、车架等位置,定型和散热性能较好,制动软管布置在有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比如车轮处,适合用于连接桥等运动部件,承压性也比较好。现有技术中,制动硬管在车轮处需要穿过车身安装孔与底盘相连接。为了防止制动硬管与车身安装孔接触造成制动硬管损坏,在制动硬管与车身安装孔之间通常设置有橡胶护圈。然而,由于橡胶护圈采用全橡胶材质,质地较软,当制动硬管穿过橡胶护圈时,其极易发生变形,而改变制动硬管的装配偏差,造成制动硬管与车身安装孔不同心,导致制动硬管的装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的汽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护圈,所述护圈上设有供制动硬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车身上的卡扣孔相配合的卡扣。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板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第一外圆面和第一内圆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板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板具有第二外圆面和第二内圆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固定板呈圆锥状,所述第三固定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圆面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圆面与第二端的端面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护圈呈圆环状,所述护圈具有第三外圆面和第三内圆面,所述第三外圆面与所述第二内圆面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护圈由不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护圈采用EPDM材料制成。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护圈与制动硬管接触,护圈采用EPDM材料制成,材质较软,可以有效保护制动硬管;2、本技术通过固定座与车身安装孔装配,固定座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不易发生变形,可以有效固定制动硬管。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的左视图;图中:1-固定座,11-第一固定板,111-第一外圆面,12-第二固定板,121-第二内圆面,13-第三固定板,131-第一端,132-第二端,2-护圈,21-第三外圆面,22-第三内圆面,3-卡扣,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护圈2。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护圈2防止制动硬管与车身安装孔接触,从而造成制动硬管损坏,通过所述固定座1对制动硬管进行固定,保证制动硬管装配与车身安装孔同心,提高制动硬管的装配效果。具体地,所述固定座1包括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2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板13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1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板11具有第一外圆面111和第一内圆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12也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板12具有第二外圆面和第二内圆面121。优选地,所述第三固定板13呈圆锥状。所述第三固定板13具有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且所述第一端1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132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圆面与所述第一端131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圆面与第二端132的端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圆面111上设置有四个卡扣3,所述卡扣3用于与车身上的卡扣3孔连接。优选地,四个所述卡扣3沿所述第一外圆面111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护圈2呈圆环状。所述护圈2具有第三外圆面21和第三内圆面22。所述第三外圆面21与所述第二内圆面121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护圈2上开设有供制动硬管穿过的通孔4。优选地,所述通孔4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通孔4的直径与所述制动硬管的直径相同,保证所述制动硬管可以方便地穿插驾驶室。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护圈2采用镶嵌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护圈2由不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护圈2采用EPDM材料制成,其材质较软,可以有效保护所述制动硬管。优选地,所述固定座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不易发生变形,可以有效固定所述制动硬管。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护圈2。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护圈2防止制动硬管与车身安装孔接触,从而造成制动硬管损坏,通过所述固定座1对制动硬管进行固定,保证制动硬管装配与车身安装孔同心,提高制动硬管的装配效果。具体地,所述固定座1包括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2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板13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1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板11具有第一外圆面111和第一内圆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12也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板12具有第二外圆面和第二内圆面121。所述第二内圆面121上设有环向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三固定板13呈圆锥状。所述第三固定板13具有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且所述第一端13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132的直径。所述第一内圆面与所述第一端131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圆面与第二端132的端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圆面111上设置有四个卡扣3,所述卡扣3用于与车身上的卡扣3孔连接。优选地,四个所述卡扣3沿所述第一外圆面111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护圈2呈圆环状。所述护圈2具有第三外圆面21和第三内圆面22。所述第三外圆面21上设有环向凹槽,所述环向凹槽与所述环向凸起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护圈2上开设有供制动硬管穿过的通孔4。优选地,所述通孔4的形状为圆形,且所述通孔4的直径与所述制动硬管的直径相同,保证所述制动硬管可以方便地穿插驾驶室。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护圈2由不同材质的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座1和所述护圈2之间通过粘胶剂粘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护圈2采用EPD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护圈(2),所述护圈(2)上设有供制动硬管穿过的通孔(4),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与车身上的卡扣(3)孔相配合的卡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护圈(2),所述护圈(2)上设有供制动硬管穿过的通孔(4),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与车身上的卡扣(3)孔相配合的卡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包括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12)和第三固定板(13),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12)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板(1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1)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固定板(11)具有第一外圆面(111)和第一内圆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12)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固定板(12)具有第二外圆面和第二内圆面(1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制动硬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鹏林黄楠姚辉童华鑫汤小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