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承载新能源客车尾段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客车,尤其涉及一种全承载新能源客车尾段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客车底盘车架一般为全承载结构,车架尾段涉及动力总成安装、电动空压机安装以及拖钩安装等部分。现有的动力总成安装、电动空压机安装结构比较复杂,各结构件布局不合理,导致不便于售后拆装维护、动力总成运行的可靠性较差等问题,例如电动空压机的安装通过焊接直接于车架上。专利文献CN204110149U公开了一种车架后段与尾段连接结构,其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后段矩形梁、两个方管立柱、两个方管斜撑、两个尾段槽型梁、两个槽型外横梁、一个方管内横梁,其中,该后段矩形梁的下翼面与尾段槽型梁上翼面焊接,后段矩形梁与尾段槽型梁的外侧面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与后段矩形梁焊接,连接板与尾段槽型梁铆接;该后段矩形梁的后上翼面各焊接方管立柱,方管立柱的后侧面与尾段槽型梁的上翼面之间连接有方管斜撑,且两个方管立柱内侧连接设有一个可拆卸的方管内横梁;上述的连接板的外侧焊接由槽型外横梁。该技术方案解决了汽车的车架后段矩形梁与尾段槽型梁连接的连接板结构单一、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断裂的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承载新能源客车尾段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上纵梁(3)、中间纵梁(4)及第一底部纵梁(5),所述第一立柱(1)上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平齐,且第一立柱(1)下端比第二立柱(2)低,所述上纵梁(3)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上端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上端固接,所述中间纵梁(4)布置于上纵梁(3)下方,且中间纵梁(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固接,所述第一底部纵梁(5)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下端固接,另一端通过一过渡梁(6)与所述第二立柱(2)下端固接,所述中间纵梁(4)与所述过渡梁(6)之间固设有第一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承载新能源客车尾段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上纵梁(3)、中间纵梁(4)及第一底部纵梁(5),所述第一立柱(1)上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平齐,且第一立柱(1)下端比第二立柱(2)低,所述上纵梁(3)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上端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2)上端固接,所述中间纵梁(4)布置于上纵梁(3)下方,且中间纵梁(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和所述第二立柱(2)固接,所述第一底部纵梁(5)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下端固接,另一端通过一过渡梁(6)与所述第二立柱(2)下端固接,所述中间纵梁(4)与所述过渡梁(6)之间固设有第一中间立柱(7),所述第一立柱(1)与所述第一底部纵梁(5)的连接点为A,所述第一中间立柱(7)与所述中间纵梁(4)的连接点为B,AB之间设有第一斜撑(8),所述上纵梁(3)和所述中间纵梁(4)之间固设有第二中间立柱(11),且第二中间立柱(11)与所述第二立柱(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中间立柱(7)与所述第二立柱(2)之间的距离,所述上纵梁(3)与所述第一立柱(1)的连接点为C,所述第二中间立柱(11)与所述中间纵梁(4)的连接点为D,CD之间固设有第二斜撑(12),所述第一斜撑(8)与所述第一底部纵梁(5)之间固设有驱动电机悬置安装第一分板(9),所述中间纵梁(4)、第一中间立柱(7)、过渡梁(6)以及第二立柱(2)之间固设有驱动电机悬置安装第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爱军,李泽波,周宏涛,王耀华,李腾,王星,张彦斌,陈煌熙,陈诗库,王文,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