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758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其包括:内胎基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在内胎基体的内腔中进行支撑,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芯环、内环和外环,所述芯环同心设置在内环的外侧,所述芯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一连接片,所述外环同心设置在芯环的外侧,所述外环与芯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二连接片,所述芯环、第一连接片、内环、第二连接片和外环为一体化橡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缺气防瘪的内胎,通过第一缺气支撑腔体和第二缺气支撑腔体维持弹性支撑体的结构,避免内胎基体的干瘪,提升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爆胎的安全性,有利于车辆继续缓慢行驶数公里而减少内胎的进一步损坏。

A kind of air-deficient and anti-collapse inn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deficient and anti-collapse inner tub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tube base body and an elastic support body. The elastic support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inner tube base body for support. The elastic support body comprises a core ring, an inner ring and an outer ring. The core ring is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ring, and the core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are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annular connecting plates with mutual intervals. The outer ring is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core ring, and there are two ring-shaped second connectors spaced between the outer ring and the core ring. The core ring, the first connector, the inner ring, the second connector and the outer ring are integrated rubber structures. The air-deficient and anti-collapse inner tube of the utility model maintains the structure of the elastic support body through the first air-deficient support chamber and the second air-deficient support chamber, avoids the drying of the inner tube base body,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ire burst during the vehicle driving proces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vehicle continuing to travel slowly for several kilometers and reduces the further damage of the inne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
本技术涉及内胎
,尤其涉及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
技术介绍
内胎是一种充气减振用承气容器,主要材质为橡胶,气密性好,充气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内胎多用于卡车、摩托车、自行车和人力车,填充在外胎的内腔中做为辅助承气压容器,提升减振效果。内胎的橡胶硬度低,全靠外胎进行防护。尖锐物体穿破内胎后,内胎中的气体迅速外泄,使得轮胎干瘪,大大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而且内胎缺气干瘪后,车辆无法移动,继续旋转会进一步损伤内胎,造成无法修补的风险,甚至损伤外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缺气后进行弹性支撑,避免内胎的干瘪。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包括:内胎基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在内胎基体的内腔中进行支撑,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芯环、内环和外环,所述芯环同心设置在内环的外侧,所述芯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一连接片,所述外环同心设置在芯环的外侧,所述外环与芯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二连接片,所述芯环、第一连接片、内环、第二连接片和外环为一体化橡胶结构。其中,所述芯环截面为圆状空心结构。其中,所述内环、第一连接片和芯环之间围成封闭的第一缺气支撑腔体。其中,所述外环、第二连接片和芯环之间围成封闭的第二缺气支撑腔体。其中,所述内环的内侧面为与内胎基体内壁贴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外环的外侧面为与内胎基体内壁贴合的第二弧形面。其中,所述内胎基体内壁外凸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弧形面内的定位环,所述第一弧形面上内凹设置有与定位环对应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环截面为方形,所述内胎基体与定位环为一体化橡胶结构。其中,所述芯环上横向设置有通气管,所述内胎基体上设置有气门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平时,弹性支撑体加强了内胎基体充气后的负载能力,内胎基体缺气后,通过第一缺气支撑腔体和第二缺气支撑腔体维持弹性支撑体的结构,避免内胎基体的干瘪,提升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爆胎的安全性,有利于车辆继续缓慢行驶数公里而减少内胎的进一步损坏,提升修补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包括:内胎基体1和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在内胎基体1的内腔中进行支撑,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芯环4、内环5和外环8,所述芯环4同心设置在内环5的外侧,所述芯环4与内环5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一连接片6,进行弹性连接与支撑。所述外环8同心设置在芯环4的外侧,所述外环8与芯环4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二连接片7,进行弹性连接与支撑。所述芯环4、第一连接片6、内环5、第二连接片7和外环8为一体化橡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对内胎基体1进行缺气支撑,提升安全性。所述芯环4上横向设置有通气管9,通气管9使得内胎基体1内位于弹性支撑体两侧的腔体相互连通,确保气压的稳定性,所述内胎基体1上设置有气门嘴2,方便对内胎基体1的充放气。所述芯环4截面为圆状空心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内环5、第一连接片6和芯环4之间围成封闭的第一缺气支撑腔体11,所述外环8、第二连接片7和芯环4之间围成封闭的第二缺气支撑腔体10。内胎基体1缺气后,通过第一缺气支撑腔体11和第二缺气支撑腔体10维持弹性支撑体的结构,避免内胎基体1的干瘪,提升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爆胎时的安全性。所述内环5的内侧面为与内胎基体1内壁贴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外环8的外侧面为与内胎基体1内壁贴合的第二弧形面,加强了弹性支撑体在内胎基体1内的稳定性。所述内胎基体1内壁外凸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弧形面内的定位环3,所述第一弧形面上内凹设置有与定位环3对应的定位槽,避免弹性支撑体的偏斜。所述定位环3截面为方形,与定位槽的配合紧密,所述内胎基体1与定位环3为一体化橡胶结构,生产便利,气密性好。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胎基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在内胎基体的内腔中进行支撑,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芯环、内环和外环,所述芯环同心设置在内环的外侧,所述芯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一连接片,所述外环同心设置在芯环的外侧,所述外环与芯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二连接片,所述芯环、第一连接片、内环、第二连接片和外环为一体化橡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气防瘪的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胎基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设置在内胎基体的内腔中进行支撑,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芯环、内环和外环,所述芯环同心设置在内环的外侧,所述芯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一连接片,所述外环同心设置在芯环的外侧,所述外环与芯环之间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环形的第二连接片,所述芯环、第一连接片、内环、第二连接片和外环为一体化橡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防瘪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环截面为圆状空心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防瘪的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第一连接片和芯环之间围成封闭的第一缺气支撑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气防瘪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安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