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37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内胎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橡胶内胎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还包括用于冷却橡胶内胎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位于输送带下方的冷却槽和位于输送带上方的喷淋机构;冷却槽包括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一冷却槽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输送带的支撑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在对橡胶内胎进行冷却时,橡胶内胎始终与温度较低的冷却水相接触,使得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更好。

A Cooling Device for Rubber Inn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ubber inner tube cooling, in particular to a rubber inner tube coo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onveyor device for conveying rubber inner tube, a conveyor device including a conveyor belt and a cooling device for cooling rubber inner tube, a cooling device including a cooling trough under the conveyor belt and a spraying mechanism above the conveyor belt, and a cooling trough including a first cooling trough and a spraying mechanism above the conveyor belt. The second cooling trough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roll for supporting the conveyor belt in the first cooling trough.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rubber inner tube always contact with the cooling water with lower temperature when cooling the rubber inner tube, so that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rubber inner tube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橡胶内胎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橡胶内胎时,需要将原料融化,然后挤出成型,在挤出后需要对橡胶内胎进行冷却。申请号:201720044304.7公开了一种共用内胎押出线改善装置,通过将橡胶内胎完全浸润在冷却槽内的水中从而达到对橡胶内胎冷却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冷却槽内的冷却水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橡胶内胎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输送橡胶内胎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还包括用于冷却橡胶内胎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位于输送带下方的冷却槽和位于输送带上方的喷淋机构;冷却槽包括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第一冷却槽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输送带的支撑辊。进一步,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和若干个与喷淋管相连接的水雾喷头。进一步,第一冷却槽包括侧板和与侧板相连接的底板,侧板和底板相垂直,支撑辊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侧板转动连接,侧板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转动轴的圆心至底板的距离小于溢流孔的圆心至底板的距离,溢流孔下方还设有溢流槽。进一步,溢流槽包括引流板,引流板倾斜设置。进一步,引流板上还设有排水孔。进一步,喷淋机构位于第一冷却槽的上方。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在冷却槽内注入适量的冷却水,橡胶内胎由输送带输送至第一冷却槽处,同时喷淋机构对橡胶内胎表面进行喷淋从而达到对橡胶内胎进行冷却的目的,且喷淋后的冷却水流入冷却槽内,同时支撑辊一部分浸泡在冷却槽内的冷却水中,因此在对输送带进行支撑时,使得输送带下表面处于潮湿状态,加强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同时当输送带运动至第二冷却槽时,由于第二冷却槽内没有设置支撑辊,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橡胶内胎会与冷却水相接触,进一步加强了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使得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引流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橡胶内胎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4,还包括用于冷却橡胶内胎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位于输送带4下方的冷却槽1和位于输送带4上方的喷淋机构3;冷却槽1包括第一冷却槽11和第二冷却槽12,第一冷却槽11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输送带4的支撑辊21;在使用时,在冷却槽1内注入适量的冷却水,橡胶内胎由输送带4输送至第一冷却槽11处,同时喷淋机构3对橡胶内胎表面进行喷淋从而达到对橡胶内胎进行冷却的目的,且喷淋后的冷却水流入冷却槽1内,同时支撑辊21一部分浸泡在冷却槽1内的冷却水中,因此在对输送带4进行支撑时,使得输送带4下表面处于潮湿状态,加强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同时当输送带4运动至第二冷却槽12时,由于第二冷却槽12内没有设置支撑辊21,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橡胶内胎会与冷却水相接触,进一步加强了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使得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更好。进一步,如图1所示,喷淋机构3包括喷淋管31和若干个与喷淋管31相连接的水雾喷头32;使用水雾喷头32使得水雾状的冷却水与橡胶内胎相接触时,通过冷却水对橡胶内胎进行第一步冷却,同时水雾状的冷却水蒸发较快,因此可以起到二次冷却的效果,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更好。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冷却槽11包括侧板111和与侧板111相连接的底板112,侧板111和底板112相垂直,支撑辊21上设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与侧板111转动连接,侧板111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13,转动轴22的圆心至底板112的距离l小于溢流孔13的圆心至底板112的距离L,溢流孔13下方还设有溢流槽5,因此使得支撑辊21的下部可以浸泡在冷却水内,同时当冷却槽1内聚集较多的冷却水时,可以通过溢流孔13将部分冷却水排至溢流槽5内,由于水雾喷头喷洒的冷却水会流至冷却槽1内,因此可以使得冷却槽1内的冷却水温度不会过高,保证了对橡胶内胎的冷却效果;同时溢流孔13的存在也避免冷却水从其他位置溢出而导致需要全方面设置溢流槽5的问题发生,节约了成本。进一步,如图2所示,溢流槽5包括引流板51,引流板51倾斜设置;因此溢流槽5内的冷却水迅速的流至外界储水箱内,便于回收利用。进一步,如图3所示,引流板51上还设有排水孔511;排水孔511位于引流板51的最低端处,因此可以使得冷却水可以完全排出,使得水循环效果更好。进一步,如图1所示,喷淋机构3位于第一冷却槽11的上方,因此可以充分的对橡胶内胎进行冷却,提升冷却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橡胶内胎的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冷却橡胶内胎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位于输送带下方的冷却槽和位于输送带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的冷却槽包括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所述的第一冷却槽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输送带的支撑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橡胶内胎的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冷却橡胶内胎的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位于输送带下方的冷却槽和位于输送带上方的喷淋机构;所述的冷却槽包括第一冷却槽和第二冷却槽,所述的第一冷却槽内还设有用于支撑输送带的支撑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和若干个与喷淋管相连接的水雾喷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内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却槽包括侧板和与侧板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安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