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060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23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包括承托,所述承托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方形套,所述方形套内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内腔的左侧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仿生机器人的头部转动不灵活和仿生机器人的头部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连接块的改进,通过按压按杆,按杆能够通过第一齿条、变动齿轮和第二齿条配合作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相对一侧朝向相对方向移动,此时两个卡块能够与方形套内壁上开设的卡口内脱离搭接,此时能够快速的将头部机构从仿生机器人人体上拆卸下来,能够方便检修内部机构和头部机构,便于维修人员维修操作。

A Bionic Robot with Rotating Hea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nic robot, and discloses a rotatable head of a bionic robot, including a suppor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of the support is inlaid with a square sleeve. The square sleeve is socket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A convex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left side of the cavity of the convex groove is socketed with a movable plate,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movable plate is fixed with a pressing rod.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flexible rotation of the head of the existing bionic robot and in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head of the bionic robot.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by pressing the press rod, the press rod can cooperate with the first rack, the changing gear and the second rack, and the relative side of the first sl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lide plate moves in a relative direction. At this time, the two clamps can move in a relative direction. At this time, the head mechanism can be quickly dismantled from the human body of the bionic robot, which can facilitate the maintenance of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the head mechanism, and facilitate the maintenance operation of maintenance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
技术介绍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目前,机械宠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机器人可以担任环境监测的任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人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仿生机器人每个关节类似生物关节,其活动的形态与人类类似类似,传统的仿生机器人的头部转动的较位不灵活,而且传统的仿生机器人的头部拆装较位不方便,导致出现故障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解决了现有的仿生机器人的头部转动不灵活和仿生机器人的头部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包括承托,所述承托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方形套,所述方形套内套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内腔的左侧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杆,所述凸形槽内壁的顶部通过齿轮轴固定连接有变动齿轮,所述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凸形槽内腔的上套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分别所述变动齿轮的前后两侧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的相对一侧通过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挤压弹簧,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相背一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贯穿所述凸形槽内壁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并插接在所述方形套内壁一侧开设的卡口内,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套接有旋转座,所述转杆的底端套接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座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旋转座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旋转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架,所述侧架与所述旋转座的相对一侧通过活动杆活动连接有头部机构,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轴的顶端与所述凸形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的底端活动套接有变动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接在所述凸形槽内壁前侧开设的滑槽内。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的相对一侧。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右端插接在所述旋转座的左侧,所述活动杆的左端贯穿所述侧架的右侧且延伸至其左端,所述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优选的,所述旋转座内壁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皮带孔,所述皮带贯穿所述皮带孔。优选的,所述头部机构的底端活动套接在所述活动杆上。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端套接有圆套,所述圆套内套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与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的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侧壁通过滚珠与所述圆套的内侧部搭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连接块的改进,通过按压按杆,按杆能够通过第一齿条、变动齿轮和第二齿条配合作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相对一侧朝向相对方向移动,此时两个卡块能够与方形套内壁上开设的卡口内脱离搭接,此时能够快速的将头部机构从仿生机器人人体上拆卸下来,能够方便检修内部机构和头部机构,便于维修人员维修操作。(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正反转电机、旋转齿轮和传动齿轮相互配合的使用,在使用时,旋转座座能够旋转,有通过对转杆、旋转板、圆套、限位槽和滚珠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增加旋转座的转动的灵活性,能够解决旋转座在转动中出现卡顿的情况,保证了头部机构转动的灵活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二正反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孔和皮带,第二正反转电机的作用下,在头部机构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转动,此时头部能够类似人体头部转动,增加了头部机构活动的生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旋转板的底端示意图。图中:1承托、2方形套、3连接块、4凸形槽、5活动板、6按杆、7齿轮轴、8变动齿轮、9第二齿条、10滑槽、11第一齿条、12第一滑板、13第二滑板、14伸缩杆、15挤压弹簧、16卡块、17卡口、18转杆、19旋转板、20圆套、21限位槽、22滚珠、23旋转齿轮、24第一正反转电机、25传动齿轮、26螺纹块、27第二正反转电机、28主动轮、29旋转座、30侧架、31活动杆、32从动轮、33皮带孔、34皮带、35头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包括承托1,承托1与仿生机器人整体连接的关键支架,用于头部安装的平台,承托1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方形套2,方形套2用于安装头部的连接件,具体是顶部开设有空腔的套板或是方形套2以及圆形套均可,方形套2内套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内设置有凸形槽4,凸形槽4内腔的左侧套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杆6,凸形槽4内壁的顶部通过齿轮轴7固定连接有变动齿轮8,活动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1,凸形槽4内腔的上套接有第二齿条9,第一齿条11与第二齿条9分别变动齿轮8的前后两侧啮合,第一齿条11与第二齿条9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12和第二滑板13,第一滑板12和第二滑板13的相对一侧通过伸缩杆14,伸缩杆14上套接有挤压弹簧15,第一滑板12和第二滑板13相背一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6,卡块16具体为三角形,其斜面朝下,方便安装时,方形套2内侧壁挤压两个卡块16,从而方便安装,便于操作,卡块16的一端贯穿凸形槽4内壁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并插接在方形套2内壁一侧开设的卡口17内,连接块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18,转杆18的顶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6,通过设置有螺纹块26,能够方便将旋转座29从转杆18的顶端拆下,螺纹块26上套接有旋转座29,转杆18的底端套接有旋转齿轮23,旋转座29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24,第一正反转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5,旋转齿轮23与传动齿轮25啮合,旋转座29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27,第二正反转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旋转座2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架30,侧架30与旋转座29的相对一侧通过活动杆31活动连接有头部机构35,活动杆3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32,主动轮28通过皮带34与从动轮32传动连接。具体的,齿轮轴7的顶端与凸形槽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齿轮轴7的底端活动套接有变动齿轮8。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包括承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1)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方形套(2),所述方形套(2)内套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内设置有凸形槽(4),所述凸形槽(4)内腔的左侧套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杆(6),所述凸形槽(4)内壁的顶部通过齿轮轴(7)固定连接有变动齿轮(8),所述活动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1),所述凸形槽(4)内腔的上套接有第二齿条(9),所述第一齿条(11)与所述第二齿条(9)分别所述变动齿轮(8)的前后两侧啮合,所述第一齿条(11)与所述第二齿条(9)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12)和第二滑板(13),所述第一滑板(12)和所述第二滑板(13)的相对一侧通过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上套接有挤压弹簧(15),所述第一滑板(12)和所述第二滑板(13)相背一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一端贯穿所述凸形槽(4)内壁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并插接在所述方形套(2)内壁一侧开设的卡口(17)内,所述连接块(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顶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6),所述螺纹块(26)上套接有旋转座(29),所述转杆(18)的底端套接有旋转齿轮(23),所述旋转座(29)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24),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5),所述旋转齿轮(23)与所述传动齿轮(25)啮合,所述旋转座(29)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27),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所述旋转座(2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架(30),所述侧架(30)与所述旋转座(29)的相对一侧通过活动杆(31)活动连接有头部机构(35),所述活动杆(3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28)通过皮带(34)与所述从动轮(32)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机器人可转动头部,包括承托(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1)顶部的中部镶嵌有方形套(2),所述方形套(2)内套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内设置有凸形槽(4),所述凸形槽(4)内腔的左侧套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按杆(6),所述凸形槽(4)内壁的顶部通过齿轮轴(7)固定连接有变动齿轮(8),所述活动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1),所述凸形槽(4)内腔的上套接有第二齿条(9),所述第一齿条(11)与所述第二齿条(9)分别所述变动齿轮(8)的前后两侧啮合,所述第一齿条(11)与所述第二齿条(9)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12)和第二滑板(13),所述第一滑板(12)和所述第二滑板(13)的相对一侧通过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上套接有挤压弹簧(15),所述第一滑板(12)和所述第二滑板(13)相背一侧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的一端贯穿所述凸形槽(4)内壁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并插接在所述方形套(2)内壁一侧开设的卡口(17)内,所述连接块(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顶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6),所述螺纹块(26)上套接有旋转座(29),所述转杆(18)的底端套接有旋转齿轮(23),所述旋转座(29)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正反转电机(24),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5),所述旋转齿轮(23)与所述传动齿轮(25)啮合,所述旋转座(29)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正反转电机(27),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8),所述旋转座(29)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侧架(30),所述侧架(30)与所述旋转座(29)的相对一侧通过活动杆(31)活动连接有头部机构(35),所述活动杆(31)的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岳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伊艾克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