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104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辅料制备盐酸西替利嗪片剂I;其次,在盐酸西替利嗪片剂I表面上添加药物及淀粉辅料,最后干燥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既能快速有效地发挥药效,又能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保持长时间治疗效果,有效减少了用药次数,此外还具有进一步降低药物副作用,安全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学制剂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名为(±)-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分子式为C21H25ClN2O3·2HCl,分子量为461.82。本品为白色粉末,味微苦,无其他异味,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其结构式如下:盐酸西替利嗪是一种强效的H1受体拮抗剂,口服进入人体内,迅速与靶细胞膜上的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激活靶细胞。西替利嗪无明显的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在正常剂量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本品可抑制变态反应初期组胺传递,降低炎性细胞的游走活性和变态反应后期的递质释放,故对迟发期变态反应亦有效。本品是一种高选择性的H1受体抗结剂,至今未发现对心脏电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盐酸西替利嗪是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为长效的具有选择性的口服强效抗变态反应药。H1受体抗结剂具有良好的抗变态反应,常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瘙痒、结膜炎等。盐酸西替利嗪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副反应少且可耐受。目前上市的盐酸西替利嗪常用剂型有:普通片、干混悬剂、分散片、咀嚼片、颗粒剂、胶囊剂、压制口腔崩解片等。其中片剂是加压成型,崩解较慢,生物利用度较低,对于很多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或儿童,口服溶液剂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但盐酸西替利嗪具有较强的苦味且易于降解,给口服制剂,特别是口服溶液剂的开发带来较大的困难。中国专利CN200410036471.4提供了一种含有盐酸西替利嗪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环糊精衍生物包合西替利嗪后,再使用矫味剂有效的掩盖了西替利嗪的苦味。但该专利技术未考察制剂的稳定性。中国专利CN201310375767.8公开了一种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包括盐酸西替利嗪、甘露醇、羟丙基纤维素、水,制备的口服液有效地掩盖了西替利嗪的苦味,提高了口服溶液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西替利嗪的化学降解和毒副作用,降低了活性成分的分子聚集现象,减少了使用风险和用药安全性。但是该专利技术使用甘露醇替代蔗糖,且甘露醇在低温条件下溶解度不大,易于析出结晶,且相比蔗糖难以复溶,采用苯甲酸钠作抑菌剂,导致口服液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中国专利CN201210369463.6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掩味的左西替利嗪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包括盐酸左西替利嗪、β-环糊精和构橼酸纳,并选择性的添加了其它辅料,可进一步制备为颗粒剂、口腔崩解片和咀嚼片。中国专利CN200810003294.8、CN200980135095.5和CN201210369463.6均为口腔固体制剂,在液体制剂的稳定性作用并不明显。中国专利CN201410015797.2提供了一种盐酸左西替利嗪糖浆剂及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含糖浆基质、防腐剂、pH调节剂、稀释剂,比例分别为原料0.05%,糖浆基质45~75%。中国专利CN104306331B,授权公告日为20160907,提供了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制剂中含有盐酸西替利嗪、谷氨酸钠、黄原胶、蔗糖、pH调节剂、矫味剂和水。选用磷酸氢二钠-枸橼酸缓冲液为pH调节剂,矫味剂为阿司巴甜、甜菊素或糖精纳,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口感良好、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儿童服用。盐酸西替利嗪也常和伪麻黄碱制备成复方缓释制剂,如CN1498617A公开了含有盐酸西替利嗪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制剂,为一种芯片含有治疗有效量的盐酸伪麻黄碱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外层为含有治疗有效量的盐酸西替利嗪的制剂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双层包芯片。解决了盐酸西替利嗪迅速起效而盐酸伪麻黄碱缓释作用的难点,盐酸西替利嗪在半(一)小时,释放量达70%(90%)以上,而盐酸伪麻黄碱能12小时或24小时缓慢释放,平稳地维持药效,以此减少用药次数。CN102302497A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制剂,该制剂由速释层、缓释层压双层片后包衣制成;其中速释层由盐酸左西替利嗪1%~10%、崩解剂1%~15%、润滑剂0.5%~3%、粘合剂0~8%及余量的填充剂组成,所述缓释层由盐酸伪麻黄碱20%~30%、缓释骨架材料50%~60%、润滑剂0.5%~3%、粘合剂0~8%及余量的填充剂组成。CN1768752A公开了西替利嗪和盐酸伪麻黄制成的双层缓释制剂,由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层和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组成,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层,盐酸伪麻黄碱120g;HPMC60RT1000020g;HPMC60RT100000180g;微晶纤维素60g;10%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液适量;硬脂酸镁2g;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的处方,盐酸西替利嗪5g;微晶纤维素80g;乳糖80g;羧甲基淀粉钠20g;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液适量;硬脂酸镁1g。将含盐酸西替利嗪的速释部分及含盐酸伪麻黄碱的缓释部分合在一起,在保持盐酸西替利嗪起效迅速、半衰期长的同时。可见,目前的盐酸西替利嗪制剂主要集中在药物的速释,且盐酸西替利嗪速释药物层直接暴露在最外层,容易存在盐酸西替利嗪不稳定的缺陷,同时大部分制剂主要只考虑了盐酸西替利嗪的速释,并未考虑其长久维持药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片既能快速有效地发挥药效,又能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有效的减少了用药次数,同时能使盐酸西替利嗪更加稳定。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包括含盐酸西替利嗪的片芯、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以及快速溶解层。进一步优选,所述片剂由里到外,包括含盐酸西替利嗪的片芯、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以及快速溶解层。所述片芯包括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还进一步包括阿司帕坦、聚乙二醇400;所述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1.5~2:0.05~0.09;所述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由盐酸西替利嗪组成,其通过盐酸西替利嗪乙醇溶液喷洒在上述片芯后干燥而成;所述快速溶解层由羟丙基淀粉与微晶纤维素组成,其中羟丙基淀粉与微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快速溶解层由羟丙基淀粉与微晶纤维素加水加热糊化制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过120目筛,再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后,加入阿司帕坦、聚乙二醇400,随后添加适量2.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充分搅拌至混合物能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止。(2)将上述混合物过20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2h后,用压片机压片,得到盐酸西替利嗪片芯I。(3)将盐酸西替利嗪溶于乙醇中,配制浓度为10mg/mL的溶液,然后将其每隔一段时间以360度的方式同时喷雾在盐酸西替利嗪片芯I表面上,每次喷雾后立即用40℃热风干燥;时间为3~5min,得到盐酸西替利嗪片剂II。(4)将羟丙基淀粉、微晶纤维素按一定的比例溶于50℃热水中,充分搅拌,成糊化物即可。(5)将盐酸西替利嗪片剂II装入蘸板中,将蘸板在上述糊化物中浸泡,然后放置在变温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成品盐酸西替利嗪片。进一步,步骤(1)中混合物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1.5~2:0.05~0.09,阿司帕坦的重量为混合物重量的2.5~7.5%,聚乙二醇400的重量为混合物重量的1.3%。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含盐酸西替利嗪的片芯、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以及快速溶解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含盐酸西替利嗪的片芯、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以及快速溶解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芯包括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1.5~2:0.05~0.0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西替利嗪速释层由盐酸西替利嗪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溶解层由羟丙基淀粉与微晶纤维素组成,并由羟丙基淀粉与微晶纤维素加水加热糊化制成,进一步优选羟丙基淀粉与微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0.1~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盐酸西替利嗪、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过120目筛,再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后,加入阿司帕坦、聚乙二醇400,随后添加适量2.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充分搅拌至混合物能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止;(2)将上述混合物过20目筛制粒,在60℃下干燥2h后,用压片机压片,得到盐酸西替利嗪片芯I;(3)将盐酸西替利嗪溶于乙醇中,配制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放文王向峰章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易康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