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85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25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该车身结构包括前纵梁(100)、前舱横梁(220)、前横梁(210)和内连接板(410),所述前纵梁(100)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所述前舱横梁(220)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上,所述前纵梁(10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210),所述内连接板(410)连接在所述前纵梁(100)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前舱横梁(220)和所述前横梁(210)之间。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前碰时车身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车辆的安全性能更高。

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s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body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The body structure includes a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100), a front cabin crossbeam (220), a front crossbeam (210) and an inner connecting plate (410).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100) comprises a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a righ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spaced in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The front cabin crossbeam (220) is connected to the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righ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100) is connected to the said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The front crossbeam (210)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100) by the inner connecting plate (410)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ront cabin crossbeam (220) and the front crossbeam (210). The body structure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disclosure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the body structure when the vehicle is in front of the collis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尤其是乘用车的交通(碰撞)事故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乘员的死亡率和受伤程度是乘用车的整车研发和制造的核心设计技术。其中,车身结构碰撞安全变形结构的设计是提高整车碰撞安全性能的基础。为了满足公众对家用乘用车的越来越高的碰撞安全性的要求,近年来各国的有关部门都在本国的相关法规和评价规范中不断逐步地改进和补充了一些乘用车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试验条件。例如美国正在针对其国内市场销售的车辆,更新其一系列有关安全碰撞性能的法规和评价规范,要求车身成员舱在更多工况下承受更大碰撞力而有相对比较小的变形。随着家用乘用车在全球市场的普及,石化能源短缺及燃烧带来的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方向正在成为未来的趋势。电动汽车的设计除了要满足传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设计较高的续航里程,以满足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另外,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为了提升续航距离,电动汽车需要配备更加多的电池包,这样相比同样规格的燃油车,电动汽车要大幅度地增加整车重量,这就导致在同样试验条件下,车辆的碰撞初期整车动能的增加,也就说,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需要能够承担更大的力和吸收更多的运动能量来提升安全性。进一步地,在电动汽车中,由于需要布置电池包,大量车身下部的空间被占用,传统燃油车的各种经典的车身碰撞安全结构技术无法使用,因此设计一种既能满足电池包布置又能满足车辆安全的新型车身结构技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和使用该车身结构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前纵梁、前舱横梁、前横梁和内连接板,所述前纵梁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所述前舱横梁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上,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内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前纵梁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前舱横梁和所述前横梁之间。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为固定在地板面板下表面上的车身横梁,所述地板面板位于所述前舱横梁的后方。可选地,所述前纵梁的后端仅与所述前横梁相连。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为靠近车身前舱的车身横梁,或者为靠近前围板安装的车身横梁,或者为靠近门槛内板前端安装的车身横梁,或者为设于前座椅安装横梁前方的车身横梁。可选地,所述内连接板与所述前舱横梁和/或所述前横梁相连。可选地,所述内连接板包括内连接底壁,所述内连接底壁具有首尾依次连接的内连接板第一边缘、内连接板第二边缘、内连接板第三边缘和内连接板第四边缘,所述内连接板第一边缘沿所述前横梁延伸且与该前横梁搭接,所述内连接板第二边缘沿所述前纵梁延伸且与该前纵梁搭接,所述内连接板第三边缘上连接有呈角度地向上延伸的第一内连接侧壁,所述第一内连接侧壁与所述前舱横梁搭接,所述内连接板第四边缘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内连接侧壁,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与所述前横梁搭接。可选地,所述前横梁形成为向上开口的第一槽状结构,包括横梁底壁和横梁侧壁,所述第一槽状结构的开口处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横梁开口翻边,所述前横梁通过所述横梁开口翻边连接于所述地板面板,所述内连接板第一边缘向外延伸以形成内连接板第一搭接边,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靠近所述内连接板第一边缘的端部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二翻边,其中,所述内连接板第一搭接边与所述横梁底壁搭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一翻边与所述横梁开口翻边搭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二翻边与所述横梁侧壁搭接。可选地,所述前纵梁的后端形成为向上开口的第二槽状结构,所述内连接板第二边缘向外延伸以形成内连接板第二搭接边,所述内连接板第二搭接边与所述第二槽状结构的底壁搭接。可选地,所述前舱横梁形成为向上开口的第四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内连接侧壁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一内连接侧壁翻边,所述第一内连接侧壁翻边与所述第四槽状结构的槽壁搭接。可选地,所述前横梁形成为向上开口第一槽状结构,包括横梁底壁和横梁侧壁,所述第一槽状结构的开口处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横梁开口翻边,所述前横梁通过所述横梁开口翻边连接于所述地板面板。可选地,所述前纵梁分别搭接在所述横梁底壁、所述横梁侧壁和所述横梁开口翻边上,所述前纵梁的后端形成为向上开口的第二槽状结构,包括纵梁底壁和纵梁侧壁,所述第二槽状结构的开口处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一纵梁翻边,所述纵梁侧壁的端部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纵梁翻边,所述纵梁底壁的端部向外延伸以形成纵梁底壁搭接边,其中,所述第一纵梁翻边与所述横梁开口翻边搭接,所述第二纵梁翻边与所述横梁侧壁搭接,所述纵梁底壁搭接边与所述横梁底壁搭接。可选地,所述前纵梁对应连接所述前舱横梁的位置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向上开口的第三槽状结构,包括第一纵梁底壁和第一纵梁侧壁,所述第三槽状结构的开口处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一纵梁侧壁翻边,所述前舱横梁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底壁,第一纵梁侧壁和第一纵梁侧壁翻边搭接,所述前舱横梁形成为开口向上的第四槽状结构,所述第四槽状结构的开口处的边缘向上翻折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该第四槽状结构的端部向外翻折以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四槽状结构的端部还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翻边,其中,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纵梁侧壁翻边搭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纵梁侧壁搭接,所述第三翻边与所述第一纵梁底壁搭接。可选地,所述前纵梁沿车轮包络形成有用于避让车轮的内凹部,所述前舱横梁设置在所述内凹部处,所述前纵梁的内壁对应于所述内凹部的位置连接有加强板。可选地,所述前舱横梁设置在所述前围板的前方并连接在前围板上,所述前围板连接在所述地板面板前端。可选地,所述前横梁为电池包安装前横梁。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前碰时车身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车辆的安全性能更高。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涉及的车身横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图;图2是图1提供的车身横梁应用于车身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结构的仰视视角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前纵梁、前舱横梁、前横梁、前围板和地板面板;图4是图3中前纵梁和前横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图3中前纵梁和地板前纵梁的连接关系细节图;图6是图3中前纵梁和前舱横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是图3中前纵梁和前舱横梁的连接关系细节图;图8是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的另一局部结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图9是图8中内连接板与车身结构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细节图;图10是图8中外连接板与车身结构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细节图;图11是图8中车身结构的第一种变形方式的第一实施例,其中,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形成为一体式X形连接梁;图12是图8中车身结构的第一种变形方式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形成为分体式X形连接梁;图13是图8中车身结构的第一种变形方式的第三实施例,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100)、前舱横梁(220)、前横梁(210)和内连接板(410),所述前纵梁(100)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所述前舱横梁(220)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上,所述前纵梁(10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210),所述内连接板(410)连接在所述前纵梁(100)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前舱横梁(220)和所述前横梁(21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100)、前舱横梁(220)、前横梁(210)和内连接板(410),所述前纵梁(100)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所述前舱横梁(220)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上,所述前纵梁(10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210),所述内连接板(410)连接在所述前纵梁(100)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前舱横梁(220)和所述前横梁(2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10)为固定在地板面板(300)下表面上的车身横梁,所述地板面板(300)位于所述前舱横梁(220)的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100)的后端仅与所述前横梁(210)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10)为靠近车身前舱的车身横梁,或者为靠近前围板(320)安装的车身横梁,或者为靠近门槛内板前端安装的车身横梁,或者为设于前座椅安装横梁前方的车身横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410)与所述前舱横梁(220)和/或所述前横梁(210)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410)包括内连接底壁(411),所述内连接底壁(411)具有首尾依次连接的内连接板第一边缘、内连接板第二边缘、内连接板第三边缘和内连接板第四边缘,所述内连接板第一边缘沿所述前横梁(210)延伸且与该前横梁(210)搭接,所述内连接板第二边缘沿所述前纵梁(100)延伸且与该前纵梁(100)搭接,所述内连接板第三边缘上连接有呈角度地向上延伸的第一内连接侧壁(412),所述第一内连接侧壁(412)与所述前舱横梁(220)搭接,所述内连接板第四边缘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内连接侧壁(413),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413)与所述前横梁(210)搭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210)形成为向上开口的第一槽状结构,包括横梁底壁(201)和横梁侧壁(202),所述第一槽状结构的开口处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横梁开口翻边(200a),所述前横梁(210)通过所述横梁开口翻边(200a)连接于所述地板面板(300),所述内连接板第一边缘向外延伸以形成内连接板第一搭接边(410a),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413)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一翻边(410b),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413)靠近所述内连接板第一边缘的端部向外翻折以形成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二翻边(410c),其中,所述内连接板第一搭接边(410a)与所述横梁底壁(201)搭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一翻边(410b)与所述横梁开口翻边(200a)搭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侧壁第二翻边(410c)与所述横梁侧壁(202)搭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100)的后端形成为向上开口的第二槽状结构,所述内连接板第二边缘向外延伸以形成内连接板第二搭接边(410d),所述内连接板第二搭接边(410d)与所述第二槽状结构的底壁搭接。9.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刘新春邓荣添曹俊华陈政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