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前纵梁是车身结构吸收碰撞能量的重要部件,它的前端部通过螺栓与保险杠系统的吸能盒相连,后端部通过焊接与车身地板相连。它是车身重要的承载单元,传力部件和吸能器,特别发生100%的正碰碰撞时,汽车的重要部件前纵梁的吸能可高达30%-50%,因此有必要研究高品质吸能的前纵梁结构。随着我国电动汽车迅速发展,当前的瓶颈在于电池质量大,续航能力不足,而车身部件轻量化能够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提高行驶稳定性,也是实现车辆燃油经济性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车身重要部件前纵梁结构设计过程中,实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还要注重结构的耐撞性设计,兼顾强度和轻量化要求是当今研究设计的难题。当前对于前纵梁前后性能差异化的设计主要是变厚度结构设计和利用激光拼焊技术,将不同材料和厚度的组件拼焊在一起,从而实现的结构的变强度,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构的轻量化。但是,对于变厚度结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最大问题在于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来提高某部位的强度,一定程度增加了零件的质量,不利于最大程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纵梁结构由前至后依次分为前纵梁前端、中间过渡区和前纵梁后端,前纵梁前端为第一强度区,前纵梁后端为第二强度区,第一强度区的强度小于第二强度区的强度,中间过渡区的强度在第一强度区的强度和第二强度区的强度之间,沿轴向逐渐连续增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纵梁结构由前至后依次分为前纵梁前端、中间过渡区和前纵梁后端,前纵梁前端为第一强度区,前纵梁后端为第二强度区,第一强度区的强度小于第二强度区的强度,中间过渡区的强度在第一强度区的强度和第二强度区的强度之间,沿轴向逐渐连续增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过渡区的强度沿轴向呈连续光滑递增函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间过渡区的强度变化为线性过渡或曲线过渡,中间过渡区的强度分布函数为幂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或对数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内板和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和前纵梁外板之间沿前纵梁内板和前纵梁外板上的折边激光拼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变强度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内板和前纵梁外板为同一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祥,张锁,武昆迎,董治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