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050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例如在变速器壳体的与发动机壳体抵接的抵接部设置有结构比较简单的通路,使得水、异物难以从外部进入并且能够排出内部的水。实施方式的变速器例如具备:变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有选择地切换变速比;和变速器壳体,其具有相比设置于发动机壳体的抵接部的下端面朝铅垂方向下方露出的露出部,并设置有弯曲的通路,该通路将外部开口与比该外部开口靠铅垂方向上方的内部空间连接,该外部开口通过在露出部上从该露出部的下端面朝上方分离规定距离而设置出,且由抵接部的下端面和露出部的部分划分形成,上述变速器壳体覆盖变速机构。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nsmission, for example, a relatively simple path is provided at the butt joint of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and the engine housing,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water and foreign bodies to enter from the outside and to discharge the internal water. A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for exampl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hich is configured to selectively switch the transmission ratio; and a transmission housing, which has an outcrop with a lower end face exposed downward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butt portion of the engine housing,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urved path that opens an external opening to the ratio outside. The opening is connected by an inner space above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outer opening is set by separating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exposed part from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exposed part at a specified distance upward, and is formed by dividing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exposed part. The transmission housing cover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有在与发动机壳体或者变速器壳体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部设置有排水通路的壳体的起动马达(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39843号公报在发动机壳体的端面和变速器壳体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部,如果能够比较简单地构成水、异物难以从外部进入并且能够排出内部的水的通路,则很有益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之一是得到一种变速器,例如在变速器壳体的与发动机壳体抵接的抵接部设置有使水、异物难以从外部进入并且能够排出内部的水、且结构比较简单的通路。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例如具备:变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有选择地切换变速比;和变速器壳体,其具有相比设置于发动机壳体的抵接部的下端面朝铅垂方向下方露出的露出部,并设置有弯曲的通路,该通路将外部开口与比该外部开口靠铅垂方向上方的内部空间连接,该外部开口通过在上述露出部从该露出部的下端面朝上方分离规定距离而设置出,且由上述抵接部的下端面和上述露出部的部分划分形成,上述变速器壳体覆盖上述变速机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变速器壳体的露出部配置通路的外部开口,所以能够比较简单地构成从内部空间起在与其下方的外部开口之间弯曲的通路。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在变速器壳体设置有使水、异物难以从外部进入并且能够排出内部的水、且比较简单的通路的变速器。另外,上述变速器中,例如上述变速器壳体具有对置部,该对置部与上述抵接部抵接,比上述露出部靠铅垂方向上方配置,且设置有朝远离上述抵接部的方向凹陷的凹部,上述通路包含:第一区间,其由将上述露出部的上端部切去而得的第一切口和上述抵接部的下端部构成,将上述外部开口与上述对置部的凹部之间连接;第二区间,其由上述抵接部和上述对置部的凹部构成;以及第三区间,其由将上述对置部的凹部的上缘切去而得的第二切口和上述抵接部的端面构成,将上述内部空间与上述凹部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有效利用例如设置于变速器壳体的对置部的凹部,从而能够比较简单地构成弯曲的通路。另外,凹部作为使从外部开口浸入的水、异物缓冲的缓冲部发挥功能,所以能够构成使水、异物进一步难以进入内部空间的通路。另外,上述变速器中,例如上述第一切口的深度小于上述第二切口的深度。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水、异物难以从外部开口进入通路内,进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异物浸入内部空间。另外,上述变速器中,例如上述第一切口的沿上述变速器壳体的外周方向的宽度大于上述第二切口的沿上述外周方向的宽度。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确保外部开口的所需开口面积,能够抑制排水性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例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变速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例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变速器壳体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例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变速器壳体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是图3的IV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及该结构所起的作用和效果是一个例子。此外,本说明书中,序号是为了区别部件、部位等,并非表示顺序、优先度。图1是变速器100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变速器100设置在作为输入侧的发动机11与作为输出侧的车轮43、44之间。变速器100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变速杆的操作,根据行驶状况调节发动机11的动力(扭矩),将其传递至车轮43、44。变速器100例如以与发动机11结合的状态,被支承于未图示的车体。此外,以下的说明中,方便起见,定义相互正交的三方向。X方向沿搭载变速器100的车辆的前后方向,Y方向沿车宽方向,Z方向沿上下方向(铅垂方向)。变速器100例如具备变速器壳体1(参照图2)、变速机构10、离合器13。变速机构10和离合器13收纳于变速器壳体1。变速机构10例如具有车辆前进用的六个变速挡(1挡~6挡)、和车辆后退用的一个变速挡(倒挡)。具体而言,变速机构10具有输入轴15、副轴18、惰轮轴45等。输入轴15经由轴承16、17在变速器壳体1上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副轴18,经由轴承19、20在变速器壳体1上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惰轮轴45经由轴承49、50在变速器壳体1上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输入轴15经由离合器13连接于发动机11的输出轴12。离合器13切换发动机11与输入轴15的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另外,副轴18和惰轮轴45经由差速器壳体38连接于车轮43、44的驱动轴41、42。此外,驱动轴41、42经由轴承39、40在车体上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输入轴15的轴承16与轴承17之间设置有多个驱动齿轮21、22、23、25、26、28。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从发动机11侧朝Y方向,配置有第一变速挡的驱动齿轮21、第二变速挡的驱动齿轮22、第三变速挡的驱动齿轮23、第四变速挡的驱动齿轮25、第五变速挡的驱动齿轮26以及第六变速挡的驱动齿轮28。驱动齿轮21、22设置为能够与输入轴15一体旋转,驱动齿轮23、25、26、28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输入轴15相对旋转。驱动齿轮21、22例如通过花键结合、压入等与输入轴15一体化。另外,驱动齿轮23、25、26、28例如经由轴承在输入轴15上被支承为能够相对旋转。驱动齿轮23、25、26、28在通过图1所示的第一选择机构24、27而不与输入轴15连接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输入轴15空转。另外,副轴18的轴承19与轴承20之间设置有多个从动齿轮30、32~36以及末端传动齿轮29。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从发动机11侧朝Y方向,配置有末端传动齿轮29、第一变速挡的从动齿轮30、第二变速挡的从动齿轮32、第三变速挡的从动齿轮33、第四变速挡的从动齿轮34、第五变速挡的从动齿轮35以及第六变速挡的从动齿轮36。多个从动齿轮30、32~36分别与对应的多个驱动齿轮21、22、23、25、26、28啮合。另外,末端传动齿轮29与差速器壳体38啮合。从动齿轮30、32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副轴18相对旋转,从动齿轮33~36和末端传动齿轮29设置为能够与副轴18一体旋转。从动齿轮30、32在通过图1所示的第二选择机构31而不与副轴18连接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副轴18空转。利用第二选择机构31有选择地切换副轴18与从动齿轮30、32的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第二选择机构31具有套筒31a和离合器毂31b。离合器毂31b例如通过花键结合与副轴18结合,与该副轴18一体旋转。另外,套筒31a设置为能够与离合器毂31b一体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离合器毂31b沿副轴18的轴向(Y方向)移动。第二选择机构31位于从动齿轮30与从动齿轮32之间,构成为套筒31a能够在与从动齿轮30结合的第一结合位置、与从动齿轮32结合的第二结合位置、第一结合位置与第二结合位置之间的中立位置这些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未图示的促动器和移动机构,套筒31a有选择地位于与从动齿轮30结合的第一结合位置、与从动齿轮32结合的第二结合位置、以及中立位置中的某一位置。在套筒31a位于与从动齿轮30结合的第一结合位置的状态下,副轴18与从动齿轮30能够一体旋转。在该情况下,构成从如图1所示的输入轴15,到驱动齿轮21、从动齿轮30、副轴18、末端传动齿轮29、差速器壳体38以及驱动轴41、42的第一变速挡的旋转的传递路径。另外,在套筒31a位于与从动齿轮32结合的第二结合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中,具备:变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有选择地切换变速比;和变速器壳体,其具有相比设置于发动机壳体的抵接部的下端面朝铅垂方向下方露出的露出部,并设置有弯曲的通路,该通路将外部开口与比该外部开口靠铅垂方向上方的内部空间连接,该外部开口通过在上述露出部从该露出部的下端面朝上方离开了规定距离而设置出,且由上述抵接部的下端面和上述露出部的局部划分形成,上述变速器壳体覆盖上述变速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7 JP 2017-0617271.一种变速器,其中,具备:变速机构,其构成为能够有选择地切换变速比;和变速器壳体,其具有相比设置于发动机壳体的抵接部的下端面朝铅垂方向下方露出的露出部,并设置有弯曲的通路,该通路将外部开口与比该外部开口靠铅垂方向上方的内部空间连接,该外部开口通过在上述露出部从该露出部的下端面朝上方离开了规定距离而设置出,且由上述抵接部的下端面和上述露出部的局部划分形成,上述变速器壳体覆盖上述变速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中,上述变速器壳体具有对置部,该对置部与上述抵接部抵接,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置舞斗川崎圭介加藤淳一嶋根义亲田中崇元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AI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