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875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沿行车方向设置,并位于轨道梁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内,一长边与轨道梁固定相连,另一长边呈悬挑状,隔声调整块由底部的支撑钢板和上部的橡胶板硫化复合为一个横截面呈不等肢倒U形的块体,其块体的长肢外侧紧贴轨道梁的内侧,并开有用于连接轨道梁的锚栓孔;其块体的短肢外侧横向延伸有上下两层梳齿条,上层梳齿条和下层梳齿条上下交错布置,上层梳齿条的齿宽≥下层梳齿条的齿间隙,其块体的短肢一侧、在上层与下层梳齿条之间,横向开有用于连接内部填充物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降噪问题,可调整轨道梁的施工误差,形成高架桥上纵向疏散平台,并能缩小车辆与轨道梁上翼缘的动态缝隙。(*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的隔声构件。(二)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日新月异,城市人员流动性的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日益普及,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和启动时所带来的轮轨噪声和机械噪声的外溢,给周围居民、站台工作人员和乘客带来严重的噪声污染,该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工程上主要采取的降噪措施有在梁上设置声屏障、改变梁的形状如梁设计为U型或者采用U型和声屏障相结合的方式。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但是都存在着一些缺陷。U型梁降噪方案其缺点为:梁和车辆之间的缝隙较大,噪声的吸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且施工时梁的制造和安装误差较大,既定的吸噪方案很难实现,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桥上纵向疏散很难实现。而声屏障的降噪方案其缺点是声屏障所需的高度空间较大,这样会增加建设成本并影响高架桥的美观,同时声屏障的降噪方案是被动的吸收从梁与车体缝隙中传出的声音,噪声吸收不完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要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和启动时所带来的轮轨噪声和机械噪声,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降噪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沿行车方向设置,并位于轨道梁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内,一长边与轨道梁固定相连,另一长边呈悬挑状,其特征在于:隔声调整块由底部的支撑钢板和上部的橡胶板硫化复合为一个横截面呈不等肢倒U形的块体,其块体的长肢外侧紧贴轨道梁的内侧,并开有用于连接轨道梁的锚栓孔;其块体的短肢外侧横向延伸有上下两层梳齿条,上层梳齿条和下层梳齿条上下交错布置,上层梳齿条的齿宽≥下层梳齿条的齿间隙,其块体的短肢一侧、在上层与下层梳齿条之间,横向开有用于连接内部填充物的连接孔。上述支撑钢板可以比橡胶隔声块的肢长短,支撑钢板的端部可嵌入橡胶隔声块的端部内。-->上述上层梳齿条和下层梳齿条的齿宽可以相等或不相等。上述锚栓孔可以是上下两排。本技术克服了传统城市轨道交通降噪设施吸噪不完全、缺乏足够的纵向疏散平台、造价较高等缺点,解决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外溢的技术问题。轨道交通噪声外溢的技术问题,同时可调整轨道梁的施工误差,形成桥上纵向疏散平台,并缩小车辆与轨道梁上翼缘的动态缝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可以调整轨道梁的施工误差,形成桥上纵向疏散平台,兼顾了疏散平台的完整性。2、具有良好的吸声、降噪功能。在满足行车动态限界前提下,尽量缩小轨道梁上翼缘与车体间间隙,通过缩小车辆与轨道梁上翼缘的动态缝隙,主动从声音传出的缝隙源头吸收声源,衰减声波,并吸收部分轮轨噪声,减少轮轨噪声、机械噪声外溢,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试验表明本技术减噪效果约5~6dB,是传统声屏障降噪方案的有效补充。3、本技术可以降低高架桥声屏障高度,极大改观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轨道梁外观效果。4、本技术相对高架桥声屏障降噪系统来说造价更低,经济性更好,可取消或部分代替高架桥声屏障。本技术可以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箱型轨道梁、槽型轨道梁、U型轨道梁等配合使用,特别适合与U形轨道梁相配合,可有效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提高U型轨道梁的综合降噪效果,达到降低轮轨噪声的目的。(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详图。图5是本技术安装位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轨道梁、2—橡胶板、3—上层梳齿条、4—下层梳齿条、5—支撑钢板、6—锚栓孔、7—连接孔。(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隔声调整块由底部的支撑钢板5和上部的橡胶板2硫化复合为一个-->横截面呈不等肢倒U形的块体。支撑钢板5比橡胶板2的肢长短,支撑钢板5的端部嵌入橡胶板2的端部内。实施例参见图2~图4所示,隔声调整块体的长肢外侧紧贴轨道梁1的内侧,并开有用于连接轨道梁1的锚栓孔6,上述锚栓孔6可以是上下两排,每排为三个。隔声调整块体的短肢外侧横向延伸有上下两层梳齿条,上层梳齿条3和下层梳齿条4上下交错布置,上层梳齿条3的齿宽≥下层梳齿条4的齿间隙,上述上层梳齿条3和下层梳齿条4的齿宽相等或不相等均可。隔声调整块体的短肢一侧在上层与下层梳齿条之间,横向开有两排用于连接内部填充物的连接孔7。实施例参见图5所示,这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沿沿行车方向设置,并位于轨道梁1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内,一长边与轨道梁1固定相连,另一长边呈悬挑状,隔声调整块下方可与吸音材料连接,隔声调整块在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之间部分,沿行车方向,是齿形软性材料,不会影响行车安全,在设备限界以外,为实体材料。本技术的安装方式:轨道梁1架设后现场测定缝隙、再加工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沿行车方向设置,并位于轨道梁(1)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内,一长边与轨道梁(1)固定相连,另一长边呈悬挑状,其特征在于:隔声调整块由底部的支撑钢板(5)和上部的橡胶板(2)硫化复合为一个横截面呈不等肢倒U形的块体,其块体的长肢外侧紧贴轨道梁(1)的内侧,并开有用于连接轨道梁(1)的锚栓孔(6);其块体的短肢外侧横向延伸有上下两层梳齿条,上层梳齿条(3)和下层梳齿条(4)上下交错布置,上层梳齿条(3)的齿宽≥下层梳齿条(4)的齿间隙,其块体的短肢一侧在上层与下层梳齿条之间,横向开有用于连接内部填充物的连接孔(7)。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U型梁用隔声调整块,沿行车方向设置,并位于轨道梁(1)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内,一长边与轨道梁(1)固定相连,另一长边呈悬挑状,其特征在于:隔声调整块由底部的支撑钢板(5)和上部的橡胶板(2)硫化复合为一个横截面呈不等肢倒U形的块体,其块体的长肢外侧紧贴轨道梁(1)的内侧,并开有用于连接轨道梁(1)的锚栓孔(6);其块体的短肢外侧横向延伸有上下两层梳齿条,上层梳齿条(3)和下层梳齿条(4)上下交错布置,上层梳齿条(3)的齿宽≥下层梳齿条(4)的齿间隙,其块体的短肢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静王锋曾向荣赵晓华姜晓彤魏军光余惠林路鏴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