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04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其包括起落系统、走行系统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能根据道岔、轨排的长度单独或多组配套使用,其可利用起落系统将待移动的道岔、轨排上的钢轨及枕木一同向上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走行系统置于枕木之下,最后利用走行系统将道岔、轨排沿线路纵移或横移至指定地点。以60kg12#道岔施工为例,整个更换过程只需30~40名搬运人员、7名操作人员和1名指挥人员工作1~2小时,这样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行车的干扰。此外,由于该设备的部件均为拆卸式,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并且自带动力,因而非常适于野外作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工程专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工程各施工单位在既有线改造中更换道岔、轨排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笨重的人拉肩扛等劳动密集型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每更换一组重约60吨,长度约44米的道岔不仅需要180~200名施工人员,而且还需封锁相应的线路3小时左右。由于如此多的施工人员必须同时集中在狭窄的施工作业区内交叉进行工作,所以施工安全极不稳定,而且施工风险极高,因此费时、费力且施工成本高。因而开发一种能够改变这种落后的施工工艺,实现道岔、轨排纵横移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施工,从而节省人力、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行车的干扰,并且施工安全的专用设备一直是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简便灵活,自动化程度高且安全性好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包括起落系统、走行系统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的起落系统由组合钢架、4个顶升油缸和4个抓轨器组成;组合钢架的主体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其每个短边的外侧两端部件向外凸出形成有2个顶升油缸挂架,而每个长边的外侧两端部位则向外凸出形成有2个间距与两根钢轨之间距离相等的抓轨器挂架;与液压动力控制系统相连的4个顶升油缸以可拆卸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组合钢架的4个顶升油缸挂架上;4个抓轨器则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组合钢架的每个抓轨器挂架上;所述的走行系统由4个相隔间距设置在地面上的走行轨支架、安装在4个走行轨支架的上端且沿道岔、轨排移动方向延伸的管状走行轨和2个位于走行轨的上端且相隔距离设置的走行轮装置构成;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则由设置在组合钢架上端的汽油机、液压泵、油箱、手动换向阀及快速连接装置组成。所述的抓轨器主要包括与液压动力控制系统相连的抓轨器油缸、2个拉杆、U形槽、连杆和轨爪;其中抓轨器油缸的圆柱形缸体上向外凸出形成有4个相距90度的十字轴架,其中2个相对的十字轴架分别连接在2个拉杆的上端,而其余2个十字轴架则水平贯穿组合钢架上抓轨器挂架的悬挂孔而将抓轨器连接在组合钢架上;U形槽的侧面呈倒U字形,其上端与抓轨器油缸的活塞杆螺纹相连;连杆的上端铰接在U形槽的凹槽内壁上,其下端与轨爪的上端相互铰接;而轨爪的前后端下部则分别与2个拉杆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的走行轨支架包括3个支脚、3个可伸缩的支撑臂和1个走行轨支座;3个支脚的底部呈品字形,并且其中2个位于外侧而固定在地面上;走行轨支座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放置走行轨的半圆形凹槽,其底面上设有3个相互位置与3个支脚设置位置相对应且相互间距小于支脚间距离的连接座;而3个支撑臂的上下端则分别铰接在3个连接座和3个支脚上。所述的走行轮装置主要包括枕木托架、竖轴、走行轮支架、走行轮和液压马达;其中位于上端的枕木托架具有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并且凹槽的形状与枕木下部的外形结构相对应;竖轴的上端固定在枕木托架的底部中心部件,而其下端则利用轴承安装在走行轮支架的上端中心部位;走行轮支架呈开口向下的槽形结构;走行轮具有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且曲率半径与走行轨的曲率半径相同,因而能够在走行轨上进行滚动的弧形辊面,其旋转轴的两端利用轴承设置在走行轮支架的两侧壁上;而与液压动力控制系统相连的液压马达则与走行轮的旋转轴一端相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能够根据道岔、轨排的长度单独或多组配套使用,其可利用起落系统将待移动的道岔、轨排上的钢轨及枕木一同向上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将走行系统置于枕木之下,最后利用走行系统将道岔、轨排沿线路纵移或横移至指定地点。以60kg12#道岔施工为例,整个更换过程只需30~40名搬运人员、7名操作人员和1名指挥人员工作1~2小时,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行车的干扰。此外,由于该设备的部件均为拆卸式,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并且自带动力,因而非常适于野外作业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正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侧视图。图3为图1中示出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中起落系统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示出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中抓轨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示出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中轨爪张开状态示意图。附图中主要部件标号说明1起落系统2走行系统3液压动力控制系统4组合钢架5顶升油缸6抓轨器7顶升油缸挂架8钢轨9抓轨器挂架 10走行轨支架 11走行轨12走行轮装置13汽油机14液压泵15油箱 16手动换向阀17抓轨器油缸18拉杆19U形槽 20轨爪21连杆 22十字轴架23支脚 24支撑臂25走行轨支座26凹槽27连接座28枕木托架29竖轴 30走行轮支架31走行轮32液压马达33凹槽 34枕木35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包括起落系统1、走行系统2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其中所述的起落系统1由组合钢架4、4个顶升油缸5和4个抓轨器6组成;组合钢架4的主体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其每个短边的外侧两端部件向外凸出形成有2个顶升油缸挂架7,而每个长边的外侧两端部位则向外凸出形成有2个间距与两根钢轨8之间距离相等的抓轨器挂架9;与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相连的4个顶升油缸5以可拆卸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组合钢架4的4个顶升油缸挂架7上;4个抓轨器6则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组合钢架4的每个抓轨器挂架9上;所述的走行系统2由4个相隔间距设置在地面上的走行轨支架10、安装在4个走行轨支架10的上端且沿道岔、轨排移动方向延伸的管状走行轨11和2个位于走行轨11的上端且相隔距离设置的走行轮装置12构成;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则由设置在组合钢架4上端的汽油机13、液压泵14、油箱15、手动换向阀16及快速连接装置组成。所述的抓轨器6主要包括与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相连的抓轨器油缸17、2个拉杆18、U形槽19、连杆21和轨爪20;其中抓轨器油缸17的圆柱形缸体上向外凸出形成有4个相距90度的十字轴架22,其中2个相对的十字轴架22分别连接在2个拉杆18的上端,而其余2个十字轴架22则水平贯穿组合钢架4上抓轨器挂架9的悬挂孔而将抓轨器6连接在组合钢架4上;U形槽19的侧面呈倒U字形,其上端与抓轨器油缸17的活塞杆螺纹相连;连杆21的上端铰接在U形槽19的凹槽内壁上,其下端与轨爪20的上端相互铰接;而轨爪20的前后端下部则分别与2个拉杆18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的走行轨支架10包括3个支脚23、3个可伸缩的支撑臂24和1个走行轨支座25;3个支脚23的底部呈品字形,并且其中2个位于外侧而固定在地面上;走行轨支座25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贯通形成有用于放置走行轨11的半圆形凹槽26,其底面上设有3个相互位置与3个支脚23设置位置相对应且相互间距小于支脚23间距离的连接座27;而3个支撑臂24的上下端则分别铰接在3个连接座27和3个支脚23上。所述的走行轮装置12主要包括枕木托架28、竖轴29、走行轮支架30、走行轮31和液压马达32;其中位于上端的枕木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岔、轨排纵横移设备包括起落系统(1)、走行系统(2)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其中所述的起落系统(1)由组合钢架(4)、4个顶升油缸(5)和4个抓轨器(6)组成;组合钢架(4)的主体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其每个短边的外侧两端部件向外凸出形成有2个顶升油缸挂架(7),而每个长边的外侧两端部位则向外凸出形成有2个间距与两根钢轨(8)之间距离相等的抓轨器挂架(9);与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相连的4个顶升油缸(5)以可拆卸的方式垂直安装在组合钢架(4)的4个顶升油缸挂架(7)上;4个抓轨器(6)则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组合钢架(4)的每个抓轨器挂架(9)上;所述的走行系统(2)由4个相隔间距设置在地面上的走行轨支架(10)、安装在4个走行轨支架(10)的上端且沿道岔、轨排移动方向延伸的管状走行轨(11)和2个位于走行轨(11)的上端且相隔距离设置的走行轮装置(12)构成;而液压动力控制系统(3)则由设置在组合钢架(4)上端的汽油机(13)、液压泵(14)、油箱(15)、手动换向阀(16)及快速连接装置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贺来何震梅树桐万其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