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36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的控制装置,在检测出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设备的故障时,能够维持良好的排气特性并且进行故障应对控制。在对为了冷却内燃机而导入到内燃机室(101)内的空气量进行调整的格栅风门(43)和/或(44)的故障被检测出的状态下,通过将节气门开度TH限制在上限开度THGSFS以下而限制发动机(1)的输出,在油门踏板操作量AP超过高负载判定操作量APWOT时,将高负载运转状态标志FTHWOT设定成“0”(图6、S23、S24、S26),禁止将空燃比AF控制成比理论空燃比AFST靠浓侧的浓空燃比AFRICH。由此,能够防止因空燃比AF的过浓而引起的排气特性的劣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具有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设备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在由内燃机驱动的车辆的前格栅附近具有格栅风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为了冷却内燃机,格栅风门被设置在供空气导入的空气导入路,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或车辆行驶状态对其开度进行调整。若格栅风门发生故障,则有可能产生内燃机的过热,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控制装置中,在检测格栅风门的故障时,进行内燃机的旋转速度和/或输出扭矩的限制。专利文献2也同样地示出了在检测出格栅风门的故障时进行故障应对控制的控制装置。根据该控制装置,在检测出格栅风门的关闭故障时进行增加内燃机中的燃料喷射量的故障应对控制。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110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1894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中,未示出进行输出扭矩的限制的情况下的具体的方法,但估计通常采用限制吸入空气量的方法。在进行这样的限制的情况下,相对于所限制的吸入空气量,空燃比有可能过浓,但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中完全没有考虑因空燃比的过浓引起的排气特性的劣化。专利文献2所示的装置通过将燃料喷射量增量而主要抑制配置在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的废气净化用催化剂的温度上升,在该情况下空燃比明显过浓,因此有可能使排气特性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了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在检测出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设备的故障时,能够维持良好的排气特性并且进行故障应对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式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车辆100的控制装置,该车辆100由内燃机1驱动,具有用于对所述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设备43、44,该车辆100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故障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加速操作量检测单元,其对表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加速意图的加速操作量AP进行检测;以及输出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加速操作量对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进行控制,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具有空燃比控制单元,该空燃比控制单元对在所述内燃机中燃烧的混合气的空燃比AF进行控制,在由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的状态下,执行如下的故障应对控制:限制所述内燃机的输出,并且在所述加速操作量AP超过高负载判定操作量APWOT时,禁止将所述空燃比控制成比规定的空燃比AFST靠浓侧。根据该结构,在检测出用于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设备的故障的状态下,执行如下的故障应对控制:限制内燃机的输出,并且在加速操作量超过高负载判定操作量时禁止将空燃比控制成比规定的空燃比靠浓侧,因此能够防止因空燃比的过浓而引起的排气特性的劣化。第二方式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记载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具有内燃机温度参数检测单元,该内燃机温度参数检测单元对与所述内燃机的温度相关的内燃机温度参数TW2进行检测,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在检测出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的状态下,在所检测的内燃机温度参数比规定的温度TWTH低时,不执行所述故障应对控制。根据该结构,在检测出冷却设备的故障的状态下,在所检测的内燃机温度参数比规定的温度低时,也不执行故障应对控制。这里,规定的温度被设定成内燃机成为过热状态的可能性较高的温度,即使冷却设备出现故障,在达到成为过热状态的可能性较高的状态之前,也不执行故障应对控制,能够尽力避免内燃机输出的限制,维持良好的运转性。第三方式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记载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冷却设备是格栅风门43、44,该格栅风门43、44被配置在收纳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室101内,对为了冷却所述内燃机而导入的空气的量进行调整。根据该结构,在检测出格栅风门的故障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排气特性的劣化。第四方式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中记载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故障检测单元对所述格栅快门的开度比指令开度靠关闭侧的关闭故障进行检测。根据该结构,在检测出格栅风门的关闭故障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排气特性的劣化。第五方式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记载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所述规定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AFST。根据该结构,在加速操作量超过高负载判定操作量的状态下,由于最小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因此能够充分地进行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系统中的废气净化催化剂的废气净化,维持良好的排气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100的前部结构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内燃机1及其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图3是用于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的时序图。图4是进行故障应对控制执行标志FGSFS的设定的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节气门开度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判定内燃机1是否处于规定的高负载运转状态的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在图6所示的处理中参照的表的图。标号说明1:内燃机;3:节气门;3a:致动器;5:电子控制单元(空燃比控制单元、输出控制单元);25b:第2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内燃机温度参数检测单元);27:油门传感器(加速操作量检测单元);31、32:驱动单元;31b、32b:电动机控制部(故障检测单元);43、44:格栅风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图,在设置于车辆100的前部的内燃机室101内收纳有:驱动车辆100的内燃机(以下称为“发动机”)1;构成发动机1的冷却系统的散热器41;构成搭载于车辆100的空调装置(未图示)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冷凝器42;以及对为了冷却发动机1而导入的空气量进行调整的第1和第2格栅风门43、44。经由第1前格栅45和第1管道46而从车外向第1格栅风门43导入空气,经由第2前格栅47和第2管道48而向第2格栅风门44导入空气。第1和第2格栅风门43、44分别具有:包含直流电动机的驱动单元31、32;以及由驱动单元31、32驱动的多个翅片(未图示),具有如下的公知的构造:通过使多个翅片转动而变更门开度,调整导入空气量。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发动机1及其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发动机1的进气通路2中配置有节气门3。发动机1具有例如4个气缸,在各气缸中设置有向燃烧室内直接喷射燃料的喷射器6。喷射器6的动作由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称为“ECU”)5控制。并且,在发动机1的各气缸中安装有火花塞8,通过ECU5来控制火花塞8的点火正时。ECU5连接有:吸入空气量传感器21,其检测发动机1的吸入空气量GAIR;进气温度传感器22,其检测进气温度TA;节气门开度传感器23,其检测节气门开度TH;进气压力传感器24,其检测进气压力PBA;第1和第2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5a和25b,其检测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曲轴角度位置传感器26,其检测发动机1的曲轴(未图示)的旋转角度;油门传感器27,其检测由发动机1驱动的车辆的油门踏板操作量AP;以及未图示的其他的传感器(例如,车速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被提供给ECU5。第1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5a被安装于发动机1主体的冷却水通路,对第1冷却水温度TW1进行检测,第2冷却水温度传感器25b被安装于散热器41附近的冷却水通路(散热器41的上游侧),对第2冷却水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该车辆由内燃机驱动,具有用于对所述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设备,该车辆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故障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加速操作量检测单元,其对表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加速意图的加速操作量进行检测;以及输出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加速操作量对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进行控制,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具有空燃比控制单元,该空燃比控制单元对在所述内燃机中燃烧的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控制,在由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的状态下,执行如下的故障应对控制:限制所述内燃机的输出,并且在所述加速操作量超过高负载判定操作量时,禁止将所述空燃比控制成比规定的空燃比靠浓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4 JP 2016-242604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该车辆由内燃机驱动,具有用于对所述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设备,该车辆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故障检测单元,其对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加速操作量检测单元,其对表示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加速意图的加速操作量进行检测;以及输出控制单元,其根据所述加速操作量对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进行控制,所述输出控制单元具有空燃比控制单元,该空燃比控制单元对在所述内燃机中燃烧的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控制,在由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冷却设备的故障的状态下,执行如下的故障应对控制:限制所述内燃机的输出,并且在所述加速操作量超过高负载判定操作量时,禁止将所述空燃比控制成比规定的空燃比靠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卓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