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733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将进入其中的气体压缩成增压气体的增压器;用于对增压气体进行初步冷却的第一冷却装置;用于对增压气体进行二次冷却的第二冷却装置;用于持续获取增压气体的温度并发送给控制模块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进气管路上;控制模块用于判断增压气体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在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二冷却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在不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第二冷却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消除环境温度对进气温度的影响、降低发动机油耗,提高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油耗以及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投身于混合动力车型的开发来应对越来越严苛的油耗法规,电动汽车是一种串联式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既有电动汽车结构简单的特点,又弥补了当前电池能量密度不足的性能缺陷,成为当前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增程式电动汽车采用串联式结构,其主要能源是电能,备用能源是燃油,因此,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工作工况与车速并无强相关性。当增程式电动车搭载增压发动机时,由于低速状态下前端进风量不足,会引起进气冷却难以稳定控制、进气温度过高的问题,进而导致发动机油耗上升、性能大幅下降。在特殊工况下,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还会伴随发动机抖动等状况。现有的进气冷却方案多采用传统车型的风冷或者水冷方案,但对风扇要求高,前端冷却模块尺寸大,不利于布置,且无法解决高温环境下进气温度高导致的发动机性能大幅降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进入其中的气体压缩成增压气体的增压器(1);用于对所述增压气体进行初步冷却的第一冷却装置(2);用于对所述增压气体进行二次冷却的第二冷却装置(3);用于持续获取所述增压气体的温度并发送给控制模块(6)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发动机(5)的进气管路上;所述控制模块(6)用于判断所述增压气体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在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处于工作状态;在不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处于非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进入其中的气体压缩成增压气体的增压器(1);用于对所述增压气体进行初步冷却的第一冷却装置(2);用于对所述增压气体进行二次冷却的第二冷却装置(3);用于持续获取所述增压气体的温度并发送给控制模块(6)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发动机(5)的进气管路上;所述控制模块(6)用于判断所述增压气体的温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在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处于工作状态;在不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处于非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为中冷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包括膨胀阀、激冷器(31)和空调系统(32);所述膨胀阀设置在所述激冷器(31)上,所述膨胀阀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所述激冷器(31)包括气侧和制冷侧,所述气侧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的出口连通,所述气侧的出口与所述发动机(5)的进气管路连通,所述制冷侧与所述空调系统(32)中的冷媒管路并联连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流通的回路;所述空调系统(32)具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所述控制模块(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用于在所述进气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膨胀阀处于打开状态,控制所述空压机处于工作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用于在所述进气温度不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攀贾学宏李连豹韦虹李军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