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57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该工艺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还原工序附着在传统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上,利用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半水煤气的脱硫气或者变换气,变换气的脱硫气、精脱硫气送入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1,进行金属还原,还原反应器1出口气送入合成氨脱硫工段进行脱硫,使金属硫化物精矿中的硫转化成单质硫,整个工艺无三废排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金属硫化物冶炼的传统方法,第一步是将精矿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焙烧,使其转化为金属氧化物,然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该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但生成的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一般都直接放空,这样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若进行吸收处理,又会增加较多尾气处理费用,长期以来是一个困扰企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以解决金属硫化物精矿冶炼传统方法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该工艺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还原工序附着在传统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上,用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工艺气送入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进行金属还原,还原反应器出口气体送入合成氨脱硫工段进行脱硫,使金属硫化物精矿中的硫转化成单质硫。所述的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工艺气为半水煤气的脱硫气、变换气、变换气的脱硫气、精脱硫气。本工艺将金属硫化物精矿氢还原反应器后的含较高H2S浓度的出口气体回到合成氨流程的脱硫工段进行脱硫,生成副产品硫磺。该工艺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杜绝了传统方法的二氧化硫污染;其次是生成了金属而不是通常的金属氧化物,为后处理提供了便利;另外可副产硫磺。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还原工序附着在传统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上的流程图。图1所示传统合成氨工艺是将含H2、H2S的半水煤气在常压下进行湿法脱硫,H2S可脱至~50ppm;然后在加压下(0.8~2.0Mpa)进行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此时气体中的H2含量上升,同时由于有机硫的转化,其H2S含量稍有上升;变换后的气体立即进行湿法脱硫,H2S可脱至~5ppm;然后再进入精脱硫工段(活脱碳、碳化工段)H2S可脱至≤1ppm。根据硫化物氢还原反应的最低H2S要求,选择合适的含H2S气体进行反应,反应气体进入热交换器2换热,提高温度后进入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1内发生下列反应,MenSm+mH2=nMe+mH2S反应生成的H2S进行换热后,随同出口气于半水煤气混合后进入湿法脱硫工段脱除H2S。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可以是固定床或流化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实验室采用辉锑矿进行了六次还原试验,每次试验原料气为H2;38%,H2S;50ppm的半水煤气,还原反应器为固定床,辉锑精矿装入量30克,还原反应温度400℃。六次试验所得产品金属锑中S含量无。权利要求1.一种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其特征是该工艺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还原工艺附着在传统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上,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工艺气送入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1),进行金属还原,还原反应器(1)出口气体送入合成氨脱硫工段进行脱硫,使金属硫化物精矿中的硫转化成单质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工艺气是半水煤气的脱硫气、变换气、变换气的脱硫气、精脱硫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金属硫化物精矿氢还原反应器(1)后的含较高H2S浓度的出口气体回到合成氨流程的脱硫工段进行脱硫,生成副产品硫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该工艺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还原工序附着在传统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上,利用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半水煤气的脱硫气或者变换气,变换气的脱硫气、精脱硫气送入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1,进行金属还原,还原反应器1出口气送入合成氨脱硫工段进行脱硫,使金属硫化物精矿中的硫转化成单质硫,整个工艺无三废排放。文档编号C22B1/11GK1417355SQ0214783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劲松 申请人: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的无污染工艺,其特征是该工艺将金属硫化物精矿转化为金属精矿还原工艺附着在传统的合成氨工艺流程上,合成氨工艺中含氢工艺气送入金属硫化物精矿还原反应器(1),进行金属还原,还原反应器(1)出口气体送入合成氨脱硫工段进行脱硫,使金属硫化物精矿中的硫转化成单质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