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54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固定座、竖向活动柱、横向活动杆、大转轮、小转轮、竖向活动板、横向滑动座,固定座上方设有上安装座,横向滑动座上设有下安装座,大转轮设置在固定座上,竖向活动柱可竖向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使竖向活动柱与大转轮相驱动连接,以通过大转轮推动竖向活动柱做竖向运动,竖向活动板设置在竖向活动柱上,横向滑动座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竖向活动板上,并使下安装座位于上安装座下方,小转轮设置在竖向活动板上,横向活动杆分别设置在横向活动座与小转轮上,以通过小转轮推动横向滑动座做横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检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易于普及推广应用等优点。

A test device for durability of a motorcycle front shock absorb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sting device for durability of a motorcycle front shock absorber, which consists of a fixed seat, a vertical movable column, a lateral moving bar, a large rotary wheel, a small rotary wheel, a vertical movable plate, a lateral sliding seat, an upper mounting seat above the fixed seat, a lower mounting seat on the lateral sliding seat, and a large wheel set on a fixed seat. The vertical movable column can be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fixed seat, and the vertical movable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arge rotary wheel to drive the vertical moving column to be vertical movement through a large rotary wheel. The vertical movable plate is set on the vertical movable column. The transverse sliding seat can be set horizontally to the vertical movable plate, and the seat is installed under the vertical movable plate. Under the upper mounting seat, the small rotary wheel is set on the vertical movable plate, and the transverse movable rod is set on the lateral movable seat and the small wheel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lateral sliding seat is pushed through the small rotary wheel for lateral movemen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high detection efficiency,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检测
,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减震器作为摩托车的重要配件,关系到摩托车整体的安全性能。因此,在摩托车减震器制造完成后都需要严格的检测。目前的摩托车减震其的检测方式大多通过检验员肉眼观察的方式进行检测,其检测的质量易受到检验员水平的高低、工作的认真程度等影响,在该类检测方式中,减震器易出现错检漏检的情况。且仅凭肉眼无法检测到减震器的刚度,易使得存在严重刚度缺陷的减震器被用到摩托车上,这样会带来巨大地安全隐患,影响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虽然目前出现了机械化的检测设备,但现有的检测设备的结构十分复杂,其价格也十分昂贵,难以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该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检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易于普及推广应用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固定座、竖向活动柱、横向活动杆、大转轮、小转轮、竖向活动板、横向滑动座,其中固定座顶部设有两个竖向支撑杆,所述固定座上方还设有横向固定杆,并使横向固定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杆上部上,所述横向固定杆中部底面上设有上安装座;所述竖向活动柱下端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开设有第一长形孔,并使第一长形孔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开设有第二长形孔,并使第二长形孔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所述大转轮端部上设第一凸轴,并使第一凸轴中心线与大转轮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一凸轴中心线偏离大转轮中心线;所述小转轮端部上设第二凸轴,并使第二凸轴中心线与小转轮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二凸轴中心线偏离小转轮中心线;所述竖向活动板呈水平设置,所述竖向活动板顶面上开设有横截面呈燕尾状的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动座底部设有燕尾状滑块,所述横向滑动座顶部设有下安装座;所述大转轮设有在固定座上,并使大转轮转动中心线呈水平设置,所述竖向活动柱可竖向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并使竖向活动柱上的第一长形孔活动套置在第一凸轴上,所述竖向活动板固定在竖向活动柱上端,所述横向滑动座的燕尾状滑块滑动嵌装在横向滑槽中,并使横向滑动座上的下安装座位于上安装座下方,所述小转轮设置在竖向活动板上,并使小转轮转动中心线呈纵向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一端的第二长形孔活动套置在第二凸轴上,并使横向活动杆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滑动座上。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下安装座的结构,所述下安装座上设有穿套轴,并使穿套轴中心线呈纵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应用过程中,使摩托车前减震器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上,在大转轮转动时,通过第一凸轴与第一长形孔的作用,就可推动竖向活动柱做竖向运动;这样就能使竖向活动板做竖向运动,进而就可使横向滑动座上的下安装座做竖向运行,以实现对减震器的压缩。由于,与横向滑动座相接的横向活动杆与小转轮也实现了传动连接,在小转轮发生转动时,就能推动横向活动杆做横向运动,进而可通过横向活动杆推动横向滑动座及其上的下安装座做横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实现摆动。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模拟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前减震器的压缩与摆动过程中,从而真实地还原前减震器的受力过程,以达到真实有效地的检测作用,其检测的准确性十分高。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前减震器的耐用性,从而更加准确地推断出减震器的报废时间,进而使消费者准确地获知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其不会受到操作者水平高低、工作认真程度等影响,能够有效地避免错检漏检的情况出现。这能避免不合格的前减震器被应用到摩托车上的情况出现,从而有助于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同时,该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的结构还十分的简单,有助于降低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的制造成本,从而使得该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更易于普及推广。且第一长形孔与第一凸轴、第二长形孔与第二凸轴、燕尾状滑块与横向滑槽之间的配合十分的可靠,有助于提高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整体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座1、竖向活动柱2、横向活动杆3、大转轮4、小转轮5、竖向活动板6、横向滑动座7,其中固定座1顶部设有两个竖向支撑杆11,所述固定座1上方还设有横向固定杆12,并使横向固定杆1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杆11上部上,所述横向固定杆12中部底面上设有上安装座13;所述竖向活动柱2下端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21,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上开设有第一长形孔22,并使第一长形孔22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3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头31,所述第二连接头31上开设有第二长形孔32,并使第二长形孔32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所述大转轮4端部上设第一凸轴41,并使第一凸轴41中心线与大转轮4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一凸轴41中心线偏离大转轮4中心线;所述小转轮5端部上设第二凸轴51,并使第二凸轴51中心线与小转轮5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二凸轴51中心线偏离小转轮5中心线;所述竖向活动板6呈水平设置,所述竖向活动板6顶面上开设有横截面呈燕尾状的横向滑槽61;所述横向滑动座7底部设有燕尾状滑块71,所述横向滑动座7顶部设有下安装座72;所述大转轮4设有在固定座1上,并使大转轮4转动中心线呈水平设置,所述竖向活动柱2可竖向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使竖向活动柱2上的第一长形孔22活动套置在第一凸轴41上,所述竖向活动板6固定在竖向活动柱2上端,所述横向滑动座7的燕尾状滑块71滑动嵌装在横向滑槽61中,并使横向滑动座7上的下安装座72位于上安装座13下方,所述小转轮5设置在竖向活动板6上,并使小转轮5转动中心线呈纵向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3一端的第二长形孔32活动套置在第二凸轴51上,并使横向活动杆3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滑动座7上。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应用过程中,如图3所示,使摩托车前减震器100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安装座13与下安装座72上,在大转轮4转动时,通过第一凸轴41与第一长形孔22的作用,就可推动竖向活动柱2做竖向运动;这样就能使竖向活动板6做竖向运动,进而就可使横向滑动座7上的下安装座72做竖向运行,以实现对减震器的压缩。由于,与横向滑动座7相接的横向活动杆3与小转轮5也实现了传动连接,在小转轮5发生转动时,就能推动横向活动杆3做横向运动,进而可通过横向活动杆3推动横向滑动座7及其上的下安装座72做横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实现摆动。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模拟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前减震器的压缩与摆动过程中,从而真实地还原前减震器的受力过程,以达到真实有效地的检测作用,其检测的准确性十分高。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前减震器的耐用性,从而更加准确地推断出减震器的报废时间,进而使消费者准确地获知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其不会受到操作者水平高低、工作认真程度等影响,能够有效地避免错检漏检的情况出现。这能避免不合格的前减震器被应用到摩托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竖向活动柱(2)、横向活动杆(3)、大转轮(4)、小转轮(5)、竖向活动板(6)、横向滑动座(7),其中固定座(1)顶部设有两个竖向支撑杆(11),所述固定座(1)上方还设有横向固定杆(12),并使横向固定杆(1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杆(11)上部上,所述横向固定杆(12)中部底面上设有上安装座(13);所述竖向活动柱(2)下端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21),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上开设有第一长形孔(22),并使第一长形孔(22)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3)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头(31),所述第二连接头(31)上开设有第二长形孔(32),并使第二长形孔(32)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所述大转轮(4)端部上设第一凸轴(41),并使第一凸轴(41)中心线与大转轮(4)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一凸轴(41)中心线偏离大转轮(4)中心线;所述小转轮(5)端部上设第二凸轴(51),并使第二凸轴(51)中心线与小转轮(5)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二凸轴(51)中心线偏离小转轮(5)中心线;所述竖向活动板(6)呈水平设置,所述竖向活动板(6)顶面上开设有横截面呈燕尾状的横向滑槽(61);所述横向滑动座(7)底部设有燕尾状滑块(71),所述横向滑动座(7)顶部设有下安装座(72);所述大转轮(4)设有在固定座(1)上,并使大转轮(4)转动中心线呈水平设置,所述竖向活动柱(2)可竖向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1)上,并使竖向活动柱(2)上的第一长形孔(22)活动套置在第一凸轴(41)上,所述竖向活动板(6)固定在竖向活动柱(2)上端,所述横向滑动座(7)的燕尾状滑块(71)滑动嵌装在横向滑槽(61)中,并使横向滑动座(7)上的下安装座(72)位于上安装座(13)下方,所述小转轮(5)设置在竖向活动板(6)上,并使小转轮(5)转动中心线呈纵向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3)一端的第二长形孔(32)活动套置在第二凸轴(51)上,并使横向活动杆(3)另一端固定在横向滑动座(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耐用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竖向活动柱(2)、横向活动杆(3)、大转轮(4)、小转轮(5)、竖向活动板(6)、横向滑动座(7),其中固定座(1)顶部设有两个竖向支撑杆(11),所述固定座(1)上方还设有横向固定杆(12),并使横向固定杆(12)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竖向支撑杆(11)上部上,所述横向固定杆(12)中部底面上设有上安装座(13);所述竖向活动柱(2)下端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21),所述第一连接头(21)上开设有第一长形孔(22),并使第一长形孔(22)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所述横向活动杆(3)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二连接头(31),所述第二连接头(31)上开设有第二长形孔(32),并使第二长形孔(32)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所述大转轮(4)端部上设第一凸轴(41),并使第一凸轴(41)中心线与大转轮(4)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一凸轴(41)中心线偏离大转轮(4)中心线;所述小转轮(5)端部上设第二凸轴(51),并使第二凸轴(51)中心线与小转轮(5)中心线平行,还使第二凸轴(51)中心线偏离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昭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