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31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机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腔室且腔室内设有电机,底座上表面中心嵌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柱,转动柱顶端一侧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支撑臂,支撑臂远离转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套管,套管内套设有伸缩管,套管底端的端面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下表面连接有夹持手,还包括设在转动柱远离支撑臂一侧表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设有卷扬机,卷扬机连接有钢缆,钢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轮连接至拴销的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机器人上下料的过程中,避免了人工直接操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利于生产和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The structure of a robot machine tool up and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机床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渐渐地代替了传统人力,以及传统人加机器的生产模式,人类只进行辅助或监测的工作,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速度的优点,但是在机器人机床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机器人机床工作中人工上下料的危险较大,容易因机器人机床的故障危害工人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腔室且腔室内设有电机,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嵌入有转动盘,且所述转动盘下底面与电机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顶端一侧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远离转动柱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套管,所述套管内套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套管的两端外部,且所述伸缩管靠近支撑臂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支撑臂靠近套管的一端上表面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支撑臂的一端设有转动轮,且所述转动轮的一侧通过条形孔延伸至套管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套管的轴心处,所述套管底端的内部设有拴销,且所述拴销的中心与转动轮位于管的内部的一端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套管底端的端面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下表面连接有夹持手。还包括设在所述转动柱远离支撑臂一侧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连接有钢缆,所述钢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轮连接至拴销的中心,所述钢缆位于套管内的部分与套管平行,且所述钢缆位于支撑臂上方的部分与支撑臂平行。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底面设有车轮。优选的,所述车轮为万向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底座可通过车轮进行移动,方便整个上下料的结构的放置和移动,方便使用,卷扬机通电通过钢缆使伸缩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伸缩管下端的夹持手上下移动,电机通电使支撑臂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手水平移动,完成机器人机床的上下料,且整个过程通过上下料结构完成,避免了人工完成中存在的危险系数,保证了机器人机床上下料过程的安全,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的套管的意图。图中:底座1、电机2、转动轴3、转动盘4、转动柱5、支撑臂6、套管7、伸缩管8、条形孔9、拴销10、连接座11、夹持手12、支撑架13、转动轮14、支撑板15、卷扬机16、钢缆17、密封盖18、车轮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内设有腔室且腔室内设有电机2,底座1上表面中心嵌入有转动盘4,且转动盘4下底面与电机2通过转动轴3连接,底座1的下底面设有车轮19,车轮19为万向轮,车轮19方便了底座1的移动,且车轮19为万向轮方便了底座1的转向,有利于使用。转动盘4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柱5,转动柱5顶端一侧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支撑臂6,支撑臂6远离转动柱5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套管7,套管7内套设有伸缩管8,伸缩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套管7的两端外部,且伸缩管8靠近支撑臂6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9,套管7使得伸缩管8在进行上下移动的时候,其状态更加稳定,不易晃动。支撑臂6靠近套管7的一端上表面设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远离支撑臂6的一端设有转动轮14,且转动轮14的一侧通过条形孔9延伸至套管7的内部并位于套管7的轴心处,套管7的上端设有密封盖18,管7底端的内部设有拴销10,且拴销10的中心与转动轮14位于管7的内部的一端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套管7底端的端面连接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下表面连接有夹持手12,夹持手12可对机器人机床上的物料进行夹持,搬运。还包括设在转动柱5远离支撑臂6一侧表面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表面设有卷扬机16,卷扬机16连接有钢缆17,钢缆17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轮14连接至拴销10的中心,钢缆17位于套管7内的部分与套管7平行,且钢缆17位于支撑臂6上方的部分与支撑臂6平行,使得钢缆17对伸缩管8施加的力的方向平行套管7和伸缩管8,减少套管7和伸缩管8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伸缩管8的上下移动。工作原理:卷扬机16通电使得钢缆17伸缩,钢缆17带动伸缩管8上下移动,在伸缩管8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套管7起到了导向、维稳的作用,有利于伸缩管8上下移动,伸缩管8上下移动带动了连接座11上的夹持手12上下移动,电机2通电,使得支撑臂6旋转,带动夹持手12水平移动,完成了机器人机床的上下料的过程,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工人直接进行上下料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机器人机床的生产的同时,保证了工人的安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腔室且腔室内设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心嵌入有转动盘(4),且所述转动盘(4)下底面与电机(2)通过转动轴(3)连接,所述转动盘(4)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柱(5),所述转动柱(5)顶端一侧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远离转动柱(5)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套管(7),所述套管(7)内套设有伸缩管(8),所述伸缩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套管(7)的两端外部,且所述伸缩管(8)靠近支撑臂(6)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9),所述支撑臂(6)靠近套管(7)的一端上表面设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远离支撑臂(6)的一端设有转动轮(14),且所述转动轮(14)的一侧通过条形孔(9)延伸至套管(7)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套管(7)的轴心处,所述套管(7)底端的内部设有拴销(10),且所述拴销(10)的中心与转动轮(14)位于管(7)的内部的一端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套管(7)底端的端面连接有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下表面连接有夹持手(12);还包括设在所述转动柱(5)远离支撑臂(6)一侧表面的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上表面设有卷扬机(16),所述卷扬机(16)连接有钢缆(17),所述钢缆(17)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轮(14)连接至拴销(10)的中心,所述钢缆(17)位于套管(7)内的部分与套管(7)平行,且所述钢缆(17)位于支撑臂(6)上方的部分与支撑臂(6)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腔室且腔室内设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心嵌入有转动盘(4),且所述转动盘(4)下底面与电机(2)通过转动轴(3)连接,所述转动盘(4)上表面设有竖直向上的转动柱(5),所述转动柱(5)顶端一侧连接有呈水平状态的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远离转动柱(5)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套管(7),所述套管(7)内套设有伸缩管(8),所述伸缩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套管(7)的两端外部,且所述伸缩管(8)靠近支撑臂(6)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9),所述支撑臂(6)靠近套管(7)的一端上表面设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远离支撑臂(6)的一端设有转动轮(14),且所述转动轮(14)的一侧通过条形孔(9)延伸至套管(7)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套管(7)的轴心处,所述套管(7)底端的内部设有拴销(10),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登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荣屹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