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药物
的检测方法,具体是一种用肠道菌群结构的 改变作为。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引起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三 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结肠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是高脂、高蛋白、低纤 维饮食、超重、吸烟与运动量低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结肠癌的发 病率在逐年增加。有效的药物预防结肠癌的方法可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开发简 单、高效的检测药物防癌效果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临床药物防癌效果的方法为流行病学方法,给受试人群服用可能的 药物防癌剂,对受试人群进行10-20年的追踪观察,和未用药物防癌剂的人群相 比,以肿瘤发生率的下降作为评判药物防癌效果的指标。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涉 及到伦理学问题,不能用于对未知药物防癌效果的筛查。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Shimizu等在《Cancer Lett》(《癌快 报》)(2006年第1期第135-142页)上发表"Dietary art印illin C suppresses the formation of aberrant crypt foc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结肠癌药物防癌效果的非损伤性分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粪便样本,并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总DNA:收集健康动物、具有癌前病变动物以及药物防癌剂干预动物的粪便样本并提取这些粪便样本的微生物基因组总DNA; (2)使用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如16S rDNA V3区PCR-TGGE/DGGE对各组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平行比较:扩增粪便样本微生物基因组总DNA的16S rDNA V3区,并通过TGGE/DGGE技术分析比较健康动物、具有癌前病变动物以及药物防癌剂干预动物的粪便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别。 (3)对指纹图谱进行主成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平,魏华,庞小燕,贾伟,吴大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