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和车辆。所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外环(1)、内环(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环(1)和内环(2)之间的弹性件(3),其中,所述外环(1)用作惯性环,所述弹性件(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环(1)的第一连接部(31)、用于连接所述内环(2)的第二连接部(3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吸振部(33),所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外环(1)与内环(2)的相对径向位置的径向限位件(4),该径向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吸振部(33)中。本公开提供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为传动轴提供有效的减振。
Transmission shaft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的激励,通常会引起动力传动系统发生扭转共振。而扭转共振常会引起车辆结构发生振动而产生噪音,也会导致车辆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出现故障。为了减轻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通常在传动轴上安装扭转减振器。传统的扭转减振器通常是内外管结构,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橡胶连接。但由于橡胶刚度较低,具有这种结构的扭转减振器高速运转时的工作稳定性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轴扭转减振器,以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为传动轴提供有效的减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外环、内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环和内环之间的弹性件,其中,所述外环用作惯性环,所述弹性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环的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内环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吸振部,所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外环与内环的相对径向位置的径向限位件,该径向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吸振部中。可选择地,所述吸振部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径向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可选择地,所述通孔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径向限位件在周向方向上的尺寸,以允许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沿周向的相对运动。可选择地,所述径向限位件构造为球形。可选择地,所述通孔的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径向限位件沿轴向移动的限位槽。可选择地,所述吸振部沿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每个吸振部中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径向限位件。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轴向和周向延伸至覆盖所述外环的整个内壁。可选择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沿轴向和周向延伸至覆盖所述内环的整个外壁。可选择地,所述弹性件由橡胶材料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传动轴,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该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中,通过在吸振部中设置径向限位件,能够限制外环与内环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为传动轴扭转减振器提供径向刚度,提高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为传动轴提供有效的减振。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的部分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的部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环;2-内环;3-弹性件;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吸振部;34-通孔;35-限位槽;4-径向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轴向”、“周向”以及“径向”是指传动轴扭转减振器的轴向、周向和径向。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图1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的一种实施例。参考图1中所示,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外环1、内环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环1和内环2之间的弹性件3,其中,所述外环1用作惯性环,所述弹性件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环1的第一连接部31、用于连接所述内环2的第二连接部3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吸振部33,所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外环1与内环2的相对径向位置的径向限位件4,该径向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吸振部33中。通过在吸振部33中设置径向限位件3,能够限制外环1与内环2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为传动轴扭转减振器提供径向刚度,以使得扭转减振器在高速运转时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为传动轴提供有效的减振。其中,为了便于径向限位件4的设置,所述吸振部33可以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通孔34,所述径向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通孔34中,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另外,所述通孔34的周向尺寸可以大于所述径向限位件4在周向方向上的尺寸,以允许所述外环1和所述内环2沿周向的相对运动,从而允许吸振部33发生弹性变形以吸收扭转振动能量,衰减由发动机激励导致的传动轴的扭转共振。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径向限位件4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径向限位件4可以构造为沿轴向延伸的圆柱销;还可以选择的是,如图1至图4中所示,所述径向限位件4构造为球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平衡,该球形的径向限位件4可以设置在通孔中34轴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另外,为了避免球形的径向限位件4在轴向方向上发生位移,所述通孔34的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径向限位件4沿轴向移动的限位槽35,参考图3和图3中所示,以防止球形的径向限位件4在通孔34中发生轴向窜动甚至从通孔34中滑脱。另外,考虑到车辆轻型化,径向限位件4可以由质量较轻但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例如塑料材料,制成。作为惯性环的外环可以由密度较大、硬度较大的钢铁材料制成。所述弹性件3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为了保证弹性件3与外环1和内环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可以沿轴向和周向延伸至覆盖所述外环1的整个内壁,并且硫化在外环1的内壁上,保证弹性件3与外环1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防止因两者之间的连接失效而导致外环1脱出,进而与其它部件发生撞击而引起车辆结构损坏。同理,所述第二连接部32可以沿轴向和周向延伸至覆盖所述内环2的整个外壁,并且硫化在内环2的外壁上,保证弹性件3与内环1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防止因两者之间的连接失效而导致外环1、弹性件3以及径向限位件4脱出,进而与其它部件法神装置而引起车辆结构损坏。此外,为了保证对扭转共振的衰减效果,所述吸振部33可以沿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如图1中所示,吸振部33沿周向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四个,每个吸振部33中均对应设置有所述径向限位件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传动轴,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该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外环(1)、内环(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环(1)和内环(2)之间的弹性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用作惯性环,所述弹性件(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环(1)的第一连接部(31)、用于连接所述内环(2)的第二连接部(3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吸振部(33),所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外环(1)与内环(2)的相对径向位置的径向限位件(4),该径向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吸振部(3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包括外环(1)、内环(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环(1)和内环(2)之间的弹性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用作惯性环,所述弹性件(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环(1)的第一连接部(31)、用于连接所述内环(2)的第二连接部(3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吸振部(33),所述传动轴扭转减振器还包括用于保持所述外环(1)与内环(2)的相对径向位置的径向限位件(4),该径向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吸振部(3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部(33)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通孔(34),所述径向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通孔(34)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扭转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4)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径向限位件(4)在周向方向上的尺寸,以允许所述外环(1)和所述内环(2)沿周向的相对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远锋,李明,张永振,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