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921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该系统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可收展地布置在车窗处,防护装置展开时可遮挡车窗以阻止物体从车窗飞入车内;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装置和防护装置相连,用于在有物体向车窗飞入时,控制防护装置展开,以避免物体击打到车内人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并在检测到有如碎石等坚硬物体向车窗飞入时,迅速控制防护装置展开而遮挡车窗,这样便阻止了物体在车窗降落的情况下从车窗飞入车内而击打到车内人员,进而,保障了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许多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为了追求车辆通风性与舒适性,喜欢在车窗降落的状态下行驶。例如:炎热的夏天,驾驶员开窗散热的情形非常多,但是,当周围有车辆经过时,有时会发生碾压碎石并飞向车窗的情况。此时车窗处于降落的状态,碎石等很可能直接击打驾驶员或乘客,造成人员伤亡。相关技术中,为防止驾驶员被碎石击打,需要关闭车窗行驶。这样无法兼顾通风性与安全性,尤其是对晕车的乘客,影响了其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安全系统。该系统可以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并在检测到有如碎石等坚硬物体向向车窗飞入时,迅速控制防护装置展开而遮挡车窗,这样便阻止了物体在车窗降落的情况下从车窗飞入车内而击打到车内人员,进而,保障了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安全系统,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可收展地布置在车窗处,所述防护装置展开时可遮挡所述车窗以阻止所述物体从车窗飞入车内;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防护装置相连,用于在有物体向车窗飞入时,控制所述防护装置展开,以避免所述物体击打到车内人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可以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并在检测到有如碎石等坚硬物体向车窗飞入时,迅速控制防护装置展开而遮挡车窗,这样便阻止了物体在车窗降落的情况下从车窗飞入车内而击打到车内人员,进而,保障了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车窗外有物体时,根据所述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判断所述物体是否向所述车窗飞入。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物体向所述车窗飞入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物体的状态判断所述物体是否为碎石或者类碎石,并在所述物体是碎石或者类碎石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光电传感器内置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预存有碎石或者类碎石的状态,以便所述光电传感器搜索所述物体的状态是否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碎石或者类碎石的状态一致,并在一致时确定所述物体是碎石或者类碎石。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可收展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在展开时遮挡所述车窗;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被触发时,控制所述防护网展开,所述控制开关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开关为电磁继电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护装置平行布置在车辆的四门车窗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四门车窗的车窗框的底部边框。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车窗的车窗玻璃落下时,控制所述检测装置启动。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手动复位开关,所述手动复位开关被触发时,所述防护装置收回。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上述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安全系统。该车辆可以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并在检测到有如碎石等坚硬物体向车窗飞入时,迅速控制防护装置展开而遮挡车窗,这样便阻止了物体在车窗降落的情况下从车窗飞入车内而击打到车内人员,进而,保障了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的执行步骤图。附图标记说明:车辆的安全系统100、检测装置110、防护装置120、控制器1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100,包括:检测装置110、防护装置120和控制器130。其中,检测装置110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防护装置120可收展地布置在车窗处,防护装置120展开时可遮挡车窗以阻止物体从车窗飞入车内。控制器130分别与检测装置110和防护装置120相连,用于在有物体向车窗飞入时,控制防护装置120展开,以避免物体击打到车内人员。具体地说,检测装置110包括但不限于: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车窗外有物体时,根据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判断物体是否向车窗飞入。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误判的发生,光电传感器还用于在判断出物体向所述车窗飞入时,进一步根据物体的状态(如物体的形状等特征)判断物体是否为碎石或者类碎石,并在物体是碎石或者类碎石时,向控制器130发送信号。其中,可以将碎石或者类碎石等坚硬的物体的状态(如形状等特征)预先存储,这样,可以通过比对的方式确定物体是否为碎石或者类碎石等坚硬的物体。例如:光电传感器内置有存储器(如数据库),存储器中预存有碎石或者类碎石的状态,以便光电传感器搜索物体的状态是否与存储器中存储的碎石或者类碎石的状态一致,并在一致时确定物体是碎石或者类碎石。作为一个例子,光电传感器安装在车辆侧窗处(如图2所示的位置1和位置2对应的位置),可以检测到高速运动的物体,识别运动物体的大小和方向。当检测到碎石后,根据碎石运动轨迹判断是否会飞入车窗,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30。光电传感器通过运动物体的状态,判断是否为类碎石等物体,避免不适碎石或者类碎石等坚硬物体而造成误触发。例如:车辆的四门车窗的车窗玻璃落下行车时,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是否从外界环境向四门车窗的方向飞过来了碎石等坚硬的物体。结合图2所示,防护装置120平行布置在车辆的四门车窗的外侧且位于四门车窗的车窗框的底部边框。其中,防护装置120例如包括:可收展的防护网和控制开关。防护网在展开时遮挡车窗,控制开关被触发时,控制防护网展开,控制开关由控制器控制。在具体示例中,控制开关例如为电磁继电器。在具体的例子中,防护网由电磁继电器控制,防护网布置在车辆四个侧窗处,如图2所示的位置1和位置2对应的位置,平行布置于侧窗外侧,这样,对互相运动不造成影响。防护网可上下活动,如:沿图2中箭头方向向上展开,防护网被构造成大小符合车窗的尺寸,能够展开时完全遮挡住侧窗。控制器130在接收到检测装置发送的检测有碎石等向侧窗飞过来时,控制器130控制电磁继电器导通,这样,防护网可以从车窗底部直接快速弹出。其中,防护网可以由轻薄且坚硬的物质构成,保证弹出时间≤0.3s。为了降低成本,控制器130可采用车内原有的控制器,例如:通过整车控制器实现上述控制器130的功能。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安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汽车上电后,当车窗降落时,光电传感器实时检测周围物体,为了足可以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检测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10),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防护装置(120),所述防护装置可收展地布置在车窗处,所述防护装置展开时可遮挡所述车窗以阻止所述物体从车窗飞入车内;控制器(13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防护装置相连,用于在有物体向车窗飞入时,控制所述防护装置展开,以避免所述物体击打到车内人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10),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向车窗飞入;防护装置(120),所述防护装置可收展地布置在车窗处,所述防护装置展开时可遮挡所述车窗以阻止所述物体从车窗飞入车内;控制器(130),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防护装置相连,用于在有物体向车窗飞入时,控制所述防护装置展开,以避免所述物体击打到车内人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车窗外有物体时,根据所述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判断所述物体是否向所述车窗飞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还用于在判断出所述物体向所述车窗飞入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物体的状态判断所述物体是否为碎石或者类碎石,并在所述物体是碎石或者类碎石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内置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预存有碎石或者类碎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