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59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包括连接台、电动升降柱、压板、横杆、悬杆一、移动柱、通孔、挡环以及悬杆二,电动升降柱上端固定在压板下端面,压板下端面与连接台上端面相贴合,该设计便于防护组件与旋翼相连接,悬杆一固定在横杆下端面右部位置,悬杆二固定在横杆下端左部位置,悬杆一以及悬杆二环形侧面右端均加工有通孔,移动柱装配在通孔内部,悬杆一以及悬杆二分别通过移动柱与挡环相连接,挡环分别设置在悬杆一右侧以及悬杆二左侧,该设计提高了对旋翼的防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拆卸,防护效果好,可靠性高。

An UAV rotor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UAV rotor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connection table, electric lifting column, plate, bar, rod, a mobile column and a through hole, a baffle ring, a suspension rod two, electric lifting column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attached to the table top, easy to design the r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assembly, a suspension rod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bar right position, the suspension rod two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cross bar left position, a suspension rod and rod two ring side right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mobile column fitted in the through hole, a suspension rod and rod two respectively by moving column and the retaining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taining ring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a suspension rod and rod two on the left, the design improve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r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good protection effect,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直升机、多轴飞行器)、导航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植保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旋转的旋翼容易伤到人,且在飞行过程中,碰到阻碍物极易损伤旋翼,现有技术中,通常安装保护罩来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保护罩容易影响气流的流动,且不能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影响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所以需要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拆卸,防护效果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安装组件以及防护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连接杆、圆柱载体以及叶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机体上,所述圆柱载体固定在连接杆上端,所述叶片安装在圆柱载体环形侧面,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台、电动升降柱、压板以及立柱,所述电动升降柱下端固定在圆柱载体上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柱上端固定在压板下端面,所述压板下端面与连接台上端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台设置在圆柱载体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立柱固定在连接台上端面,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横杆、悬杆一、弹簧、移动柱、通孔、挡环以及悬杆二,所述横杆连接在立柱上端,所述悬杆一固定在横杆下端面右部位置,所述悬杆一设置在叶片右侧,所述悬杆二固定在横杆下端左部位置,所述悬杆二设置在叶片左侧,所述悬杆一以及悬杆二环形侧面右端均加工有通孔,所述移动柱装配在通孔内部,所述悬杆一以及悬杆二分别通过移动柱与挡环相连接,所述挡环分别设置在悬杆一右侧以及悬杆二左侧,所述弹簧装配在移动柱环形侧面,所述悬杆一与挡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悬杆二与挡环之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下端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呈半圆环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挡环设有两组,所述悬杆一通过移动柱等距连接有三个挡环,所述悬杆二通过移动柱等距连接有三个挡环。进一步地,所述挡环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挡环分别通过移动柱与悬杆一以及悬杆二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环呈半圆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连接台、电动升降柱、压板以及立柱,该设计便于防护组件与旋翼相连接,提高了防护组件安装后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翼护罩安装困难,且安装后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横杆、悬板一、弹簧、移动柱、通孔以及挡环,该设计提高了对旋翼的防护作用,且实现了缓冲撞击力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翼保护罩容易影响无人机的飞行,且不能对撞击力进行缓冲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橡胶垫,该设计提高了压板与连接台贴合的稳定性,因本技术添加了挡台,该设计避免了移动柱与悬板一以及悬板二分离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以及拆卸,防护效果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中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杆、2-圆柱载体、3-叶片、4-安装组件、5-防护组件、41-连接台、42-电动升降柱、43-压板、44-立柱、51-横杆、52-悬杆一、53-弹簧、54-移动柱、55-通孔、56-挡环、57-悬杆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安装组件4以及防护组件5,主体组件包括连接杆1、圆柱载体2以及叶片3,连接杆1连接在机体上,圆柱载体2固定在连接杆1上端,叶片3安装在圆柱载体2环形侧面。安装组件4包括连接台41、电动升降柱42、压板43以及立柱44,电动升降柱42下端固定在圆柱载体2上端面,电动升降柱42上端固定在压板43下端面,压板43下端面与连接台41上端面相贴合,连接台41设置在圆柱载体2上端面中心位置,立柱44固定在连接台41上端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翼护罩安装困难,且安装后稳定性差的问题。防护组件5包括横杆51、悬杆一52、弹簧53、移动柱54、通孔55、挡环56以及悬杆二57,横杆51连接在立柱44上端,悬杆一52固定在横杆51下端面右部位置,悬杆一52设置在叶片3右侧,悬杆二57固定在横杆51下端左部位置,悬杆二57设置在叶片3左侧,悬杆一52以及悬杆二57环形侧面右端均加工有通孔55,移动柱54装配在通孔55内部,悬杆一52以及悬杆二57分别通过移动柱54与挡环56相连接,挡环56分别设置在悬杆一52右侧以及悬杆二57左侧,弹簧53装配在移动柱54环形侧面,悬杆一52与挡环56之间设置有弹簧53,悬杆二57与挡环56之间设置有弹簧53,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旋翼保护罩容易影响无人机的飞行,且不能对撞击力进行缓冲的问题。压板43下端面安装有橡胶垫,压板43呈半圆环结构,挡环56设有两组,两组挡环56分别通过移动柱54与悬杆一52以及悬杆二57相连接,移动柱54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移动柱54上连接有挡台,且挡台分别设置在悬杆一52左侧以及悬杆二57右侧,挡环56呈半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使用人员安装本技术时,使电动升降柱42运行,电动升降柱42工作带动压板43移动,从而使压板43向上移动,当压板43移动到合适高度时,使用人员将连接台41放置在圆柱载体2上端面,然后使用人员使电动升降柱42运行,从而带动压板43向下移动,当压板43下端面与连接台41上端面相贴合时,使用人员使电动升降柱42停止运行,该设计便于将本技术与旋翼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圆柱载体2旋转,带动叶片3旋转,同时带动横杆51旋转,横杆51旋转带动悬杆一52以及悬杆二57旋转,悬杆一52以及悬杆二57旋转带动挡环56旋转,从而使挡环56始终位于叶片3侧面,不会使叶片3刮伤使用人员,当无人机撞击到障碍物时,障碍物对挡环56产生推力,使挡环56带动连接杆1移动,同时对弹簧53产生压缩力,从而弹簧53收缩并具有恢复形变的弹力,将撞击力进行缓冲,当与障碍物分开时,挡环56在弹簧53恢复形变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原位,该设计实现了保护旋翼的同时,能够缓冲冲击力的功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安装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连接杆、圆柱载体以及叶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机体上,所述圆柱载体固定在连接杆上端,所述叶片安装在圆柱载体环形侧面;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台、电动升降柱、压板以及立柱,所述电动升降柱下端固定在圆柱载体上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柱上端固定在压板下端面,所述压板下端面与连接台上端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台设置在圆柱载体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立柱固定在连接台上端面;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横杆、悬杆一、弹簧、移动柱、通孔、挡环以及悬杆二,所述横杆连接在立柱上端,所述悬杆一固定在横杆下端面右部位置,所述悬杆一设置在叶片右侧,所述悬杆二固定在横杆下端左部位置,所述悬杆二设置在叶片左侧,所述悬杆一以及悬杆二环形侧面右端均加工有通孔,所述移动柱装配在通孔内部,所述悬杆一以及悬杆二分别通过移动柱与挡环相连接,所述挡环分别设置在悬杆一右侧以及悬杆二左侧,所述弹簧装配在移动柱环形侧面,所述悬杆一与挡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悬杆二与挡环之间设置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旋翼防护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安装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连接杆、圆柱载体以及叶片,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机体上,所述圆柱载体固定在连接杆上端,所述叶片安装在圆柱载体环形侧面;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台、电动升降柱、压板以及立柱,所述电动升降柱下端固定在圆柱载体上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柱上端固定在压板下端面,所述压板下端面与连接台上端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台设置在圆柱载体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立柱固定在连接台上端面;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横杆、悬杆一、弹簧、移动柱、通孔、挡环以及悬杆二,所述横杆连接在立柱上端,所述悬杆一固定在横杆下端面右部位置,所述悬杆一设置在叶片右侧,所述悬杆二固定在横杆下端左部位置,所述悬杆二设置在叶片左侧,所述悬杆一以及悬杆二环形侧面右端均加工有通孔,所述移动柱装配在通孔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锐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