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形成蛋白4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24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骨组织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及涉及含骨形成蛋白4基因的重组载体,该载体转化包装的病毒颗粒以及利用病毒颗粒制备组织工程化骨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pLEGFP作为反转录病毒载体,成功构建了pLEGFP-hBMP-4反转录病毒载体,通过PA317细胞的包装,获得了LEGFP-hBMP-4和LEGP反转录病毒颗粒,以hBMP-4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作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组织基因工程
,具体地说及涉及含骨形成蛋白4基因的重组载体,该载体转化包装的病毒颗粒以及利用病毒颗粒制备组织工程化骨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骨形成蛋白(BMP)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其中BMP 2、4、5、6、7等与骨、软骨、肌腱、牙周组织、牙本质的形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均有明确的诱导成骨的作用。但传统的BMP蛋白制备,无论是从骨基质中提纯,还是用基因工程表达,程序复杂,产量低,活性不稳定;在修复大面积骨缺损时,BMP的用量大,可能会生毒性反应;BMP作为外源性蛋白植入体内,也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近年有学者探索应用BMP基因治疗的方法加速骨缺损的修复。1988年Wozney等首先克隆出hBMP1-4cDNA。随后陆续克隆获得了BMP家族中的其它成员,为骨缺损修复的BMP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BMP基因转移的载体各有特点,反转录病毒能将目的基因整合到靶细胞基因组中,可长期表达,腺病毒不论靶细胞增殖状况均可高效转移,介导的基因转移是非整合型的,但目前构建的载体含有许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其产物免疫原性强;裸DNA直接转导方法简单,无免疫原性,安全,费用低,缺点是转导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pLEGFP-hBMP-4反转录病毒载体,其特征在于:1)利用PCR方法获取hBMP-4基因;2)hBMP-4基因克隆入pEGFP载体3)pEGFP-hBMP-4、pLEGFP反转录病毒载体以BglⅡ/SalⅠ(Promega)双酶切,回收;4)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抽提pLEGFP-hBMP-4反转录病毒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欣泉张志愿陈建国常庆王丽珍潘红芽袁荣涛张秀丽张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