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hicle door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fragile part (F1) in the outer door panel (5) of a resin system. The fragile part (F1) is set along the outer door panel (5) into a region (R1) including a car door handle (6) and a boundary line (B1) in the area (R2) other than th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门构造。
技术介绍
期望的是车辆用门的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被接合成,即使在由于侧面碰撞而门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两板也彼此不分离。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门构造,该门构造是对内板的周缘部和以向其背面折叠的方式进行了折边加工的外板的周缘部进行摩擦搅拌焊接、将它们接合成无法分离而成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55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车门外板是树脂制或纤维强化树脂制(以下也将这些统称为树脂制等)的情况下,无法适用上述折边加工、焊接,可靠地防止侧面碰撞时的门板的分离并不容易。另外,树脂制等的车门外板与金属制的车门外板相比较,存在由于侧面碰撞时的冲击载荷而易于产生裂纹的倾向,但难以准确地预测该裂纹的产生部位。并且,由于上述门板的分离、裂纹的产生方法的不同,车门外板的车门外把手周边区域被板整体的变形拖曳而移动,与该车门外把手连接的车门锁装置操作用的操作线有可能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备树脂制等的车门外板的车辆用门中抑制上述的操作线在侧面碰撞时向不希望的方向移动。用于解决问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车辆用门构造具备:车门内板;车门外板,其是树脂制或纤维强化树脂制的;以及车门外把手,其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在所述车门外板,沿着将该车门外板划分成包括所述车门外把手在内的第1区域和除第1区域之外的第2区域的第1边界线设置有第1脆弱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车辆用门构造具备:车门内板;车门外板,其是树脂制或纤维强化树脂制的;以及车门外把手,其安装于所述车门外板,在所述车门外板,沿着将该车门外板划分成包括所述车门外把手在内的第1区域和除第1区域之外的第2区域的第1边界线设置有第1脆弱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门构造还具备:车门锁装置;操作线,其与所述车门外把手相连接,用于对所述车门锁装置进行操作,在主视车门时,所述车门锁装置和所述操作线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的内侧,直接地或间接地支承或固定于该第1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第1边界线上的点延伸、且将所述第2区域划分成多个区域的至少1个第2边界线设置有第2脆弱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边界线与所述第2边界线的交点处所述第1脆弱部和所述第2脆弱部被连结起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边界线呈直线状,所述第1边界线呈由在与所述第2边界线的交点处连接起来的两个以上的线段构成的折线状。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脆弱部的端部延伸到所述车门外板的周缘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脆弱部沿着所述第1边界线连续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脆弱部中,使构成所述车门外板的树脂或纤维强化树脂的强度在所述第1边界线的第1区域侧和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石裕介,滨田幸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