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3920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9:05
提供在具备固体电解质层的全固态电池中能抑制能量密度降低且进一步抑制短路的手段。一种全固态电池,其具备发电元件,所述发电元件具有: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夹设在前述正极与前述负极之间且含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前述固体电解质层具有: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其与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邻且包含第一固体电解质和第一粘结剂;以及第二固体电解质层,其与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相邻且包含第二固体电解质和第二粘结剂,前述第一粘结剂和前述第二粘结剂分别包含特定的粘结剂,在俯视前述发电元件时,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外周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或前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靠内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电解质使用了氧化物系、硫化物系的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二次电池那样的全固态电池相关的研究开发盛行。固体电解质为以能在固体中进行锂离子传导的离子导体作为主体而构成的材料。因此,全固态电池具有下述优点:在原理上不会发生如以往的液系锂二次电池那样由可燃性的有机电解液导致的各种问题。

2、全固态电池中,在正极与负极之间配置有含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此处已知,从提高能量密度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减薄固体电解质层的厚度,但若减薄厚度,则固体电解质中变得容易形成针孔,变得容易发生短路。

3、国际公开第2014/010043号公开了将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设为如下构成:将含有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与含有该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前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不同的第二固体电解质层层叠而成的构成。根据该文献,认为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即使在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第二固体电解质层中形成针孔,这些针孔以贯通电解质层(固体电解质层)的厚度方向的方式连通的可能性也极低,因此能够抑制短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态电池,其具备发电元件,所述发电元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在俯视所述发电元件时,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靠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包含聚四氟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中的所述聚四氟乙烯的量相对于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所含的全部固体成分为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第二粘结剂包含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或聚偏氟乙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全固态电池,其具备发电元件,所述发电元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在俯视所述发电元件时,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的外周端靠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剂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井将太郎箱田贵志池川英辉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