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13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13
一种涡旋压缩机,具有:外壳(8);配置于外壳(8)内的固定涡旋件(1)和摆动涡旋件(2);分别设置于固定涡旋件(1)和摆动涡旋件(2)并相互啮合而形成多个压缩室(9)的第一涡旋体(1b)和第二涡旋体(2b);沿着涡旋方向插入到摆动涡旋件(2)的第二涡旋体(2b)的前端部并与固定涡旋件(1)的第一底板(1c)滑动接触的端部密封部件(17b);以及注入口(16),所述注入口贯通固定涡旋件(1)的第一底板(1c)而设置,将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从外壳(8)的外部导入压缩室(9)内,制冷剂是二氧化碳单体或包含二氧化碳的混合制冷剂,注入口(16)的直径φinj和与涡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端部密封部件(17b)的宽度TIP具有φinj≤0.95×TIP的关系。

Scroll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4e00\u79cd\u6da1\u65cb\u538b\u7f29\u673a\uff0c\u5177\u6709\uff1a\u5916\u58f3(8)\uff1b\u914d\u7f6e\u4e8e\u5916\u58f3(8)\u5185\u7684\u56fa\u5b9a\u6da1\u65cb\u4ef6(1)\u548c\u6446\u52a8\u6da1\u65cb\u4ef6(2)\uff1b\u5206\u522b\u8bbe\u7f6e\u4e8e\u56fa\u5b9a\u6da1\u65cb\u4ef6(1)\u548c\u6446\u52a8\u6da1\u65cb\u4ef6(2)\u5e76\u76f8\u4e92\u556e\u5408\u800c\u5f62\u6210\u591a\u4e2a\u538b\u7f29\u5ba4(9)\u7684\u7b2c\u4e00\u6da1\u65cb\u4f53(1b)\u548c\u7b2c\u4e8c\u6da1\u65cb\u4f53(2b)\uff1b\u6cbf\u7740\u6da1\u65cb\u65b9\u5411\u63d2\u5165\u5230\u6446\u52a8\u6da1\u65cb\u4ef6(2)\u7684\u7b2c\u4e8c\u6da1\u65cb\u4f53(2b)\u7684\u524d\u7aef\u90e8\u5e76\u4e0e\u56fa\u5b9a\u6da1\u65cb\u4ef6(1)\u7684\u7b2c\u4e00\u5e95\u677f(1c)\u6ed1\u52a8\u63a5\u89e6\u7684\u7aef\u90e8\u5bc6\u5c01\u90e8\u4ef6(17b)\uff1b\u4ee5\u53ca\u6ce8\u5165\u53e3(16)\uff0c\u6240\u8ff0\u6ce8\u5165\u53e3\u8d2f\u901a\u56fa\u5b9a\u6da1\u65cb\u4ef6(1)\u7684\u7b2c\u4e00\u5e95\u677f(1c)\u800c\u8bbe\u7f6e\uff0c\u5c06\u5438\u5165\u538b\u529b\u4e0e\u6392\u51fa\u538b\u529b\u4e4b\u95f4\u7684\u4e2d\u95f4\u538b\u529b\u7684\u5236\u51b7\u5242\u4ece\u5916\u58f3(8)\u7684\u5916\u90e8\u5bfc\u5165\u538b\u7f29\u5ba4(9)\u5185\uff0c\u5236\u51b7\u5242\u662f\u4e8c\u6c27\u5316\u78b3\u5355\u4f53\u6216\u5305\u542b\u4e8c\u6c27\u5316\u78b3\u7684\u6df7\u5408\u5236\u51b7\u5242\uff0c\u6ce8\u5165\u53e3(16)\u7684\u76f4\u5f84\u03c6inj\u548c\u4e0e\u6da1\u65cb\u65b9\u5411\u6b63\u4ea4\u7684\u65b9\u5411 The sealing parts on the end of the (17b) TIP with the width of inj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 0.95 * T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搭载于冷冻机、空调机、供热水机的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以分别具有涡旋体的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协作而形成压缩室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涡旋压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涡旋压缩机在固定涡旋件的底板形成注入口,使液体制冷剂从注入口流入中间压力的压缩室内,从而使压缩室内的气体温度下降,降低从压缩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以下称为排出温度)而提高效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7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从防止地球温暖化的观点来看,从以往的HFC制冷剂向低GWP的制冷剂的转移不断发展。作为相比HFC制冷剂为低GWP的备选制冷剂,存在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是从其物性方面来看工作压力高且排出温度易于增高的制冷剂。然而,在涡旋压缩机中,作为将相邻的压缩室间的轴向间隙密封的密封部,在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各自的涡旋体的前端面配置有端部密封部件。在如上所述在涡旋体的前端面配置有端部密封部件的涡旋压缩机中,在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的问题。也就是说,若采用二氧化碳,则如上述那样压缩室内的压力增高,所以,停止注入中的注入口的内部的压力与压缩室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变大。并且,当在摆动涡旋件的偏心回旋运动时摆动涡旋件侧的端部密封部件在注入口上通过了时,存在由该压力差导致端部密封部件进入注入口而使得端部密封部件破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防止端部密封部件的破损来提高可靠性的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机具有:外壳;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配置于外壳内;涡旋体,所述涡旋体分别设置于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相互啮合而形成多个压缩室;曲轴,所述曲轴使摆动涡旋件偏心回旋运动;端部密封部件,所述端部密封部件沿着涡旋方向插入到摆动涡旋件的涡旋体的前端部,并与固定涡旋件的底板滑动接触;以及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贯通固定涡旋件的底板而设置,将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从外部导入压缩室内,制冷剂是二氧化碳单体或包含二氧化碳的混合制冷剂,注入口的直径φinj和与涡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端部密封部件的宽度TIP具有φinj≤0.95×TIP的关系。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主回路,所述主回路具有涡旋压缩机、散热器、减压装置和蒸发器,并构成为将所述涡旋压缩机、所述散热器、所述减压装置和所述蒸发器依次连接而供制冷剂循环;中间注入回路,所述中间注入回路从散热器和减压装置之间分支并与涡旋压缩机的注入口连接;以及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调节中间注入回路的流量,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将液态的制冷剂从中间注入回路引导到注入口。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注入口的直径φinj与端部密封部件的宽度TIP具有φinj≤0.95×TIP的关系,所以能够得到可以防止端部密封部件的破损来提高可靠性的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在轴向上从摆动涡旋件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与摆动涡旋件的组合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回路结构图。图4是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压缩进度图。图5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中未进行中间注入时的压缩室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求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中注入口直径φinj和端部密封宽度TIP之比、与由摆动涡旋件2侧的端部密封部件17b的差压导致的挠曲量δ[mm]之间的关系的实机试验结果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在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中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时的P-h线图(表示制冷剂的压力[Mpa]与焓[kJ/kg]之间的关系的线图)。图8是表示在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将散热器的出口温度作为参数来测定压缩机输入而得到的结果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压缩室内的升压曲线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涡旋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在此,在下面的各附图中,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表示相同或与之相当的部件,这在下面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全文中是通用的。并且,在说明书全文中所示的结构要素的方式只不过是例示而并非限定于说明书所记载的方式。另外,关于温度、压力等的高低,并不特别以与绝对值的关系来确定高低等,而是在系统、装置等的状态、动作等中相对地确定高低等。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图1以所谓的高压外壳型的密闭型涡旋压缩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表示。图2是在轴向上从摆动涡旋件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与摆动涡旋件的组合结构的俯视图。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固定涡旋件1,用虚线表示摆动涡旋件2。该涡旋压缩机100具有吸入并压缩制冷剂而使其以高温且高压的状态排出的功能。涡旋压缩机100构成为,在构成外轮廓的密闭容器即外壳8的内部收纳有压缩机构部35、驱动机构部36及其它结构配件。如图1所示,在外壳8内,在上侧配置有压缩机构部35,在下侧配置有驱动机构部36。外壳8下方成为油积存部12。在外壳8的内部,以隔着驱动机构部36相向的方式配置有框架3和副框架19。框架3配置于驱动机构部36的上侧并位于驱动机构部36与压缩机构部35之间,副框架19位于驱动机构部36的下侧。框架3和副框架19通过热压配合、焊接等而固定于外壳8的内周面。在框架3的中央部设有轴承部3b,在副框架19的中央部设有副轴承19a。并且,曲轴4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轴承部3b和副轴承19a。在外壳8上连接有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吸入管5、用于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13、以及用于向压缩室9注入制冷剂的注入配管15。压缩机构部35具有对从吸入管5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到在外壳8内的上方形成的高压空间14的功能。该高压制冷剂被从排出管13排出到涡旋压缩机100的外部。驱动机构部36起到如下的作用:为了利用压缩机构部35压缩制冷剂而对构成压缩机构部35的摆动涡旋件2进行驱动。也就是说,驱动机构部36经由曲轴4对摆动涡旋件2进行驱动,从而利用压缩机构部35压缩制冷剂。压缩机构部35具有固定涡旋件1和摆动涡旋件2。如图1所示,摆动涡旋件2配置于下侧,固定涡旋件1配置于上侧。固定涡旋件1由第一底板1c、以及竖立设置于第一底板1c的一方的面的涡旋状突起即第一涡旋体1b构成。摆动涡旋件2由第二底板2c、以及竖立设置于第二底板2c的一方的面的涡旋状突起即第二涡旋体2b构成。固定涡旋件1和摆动涡旋件2以第一涡旋体1b和第二涡旋体2b相互啮合的状态装配于外壳8内。第一涡旋体1b和第二涡旋体2b仿照渐开线曲线而形成,第一涡旋体1b和第二涡旋体2b以啮合的方式组合,从而在第一涡旋体1b与第二涡旋体2b之间形成多个压缩室9。固定涡旋件1经由框架3固定于外壳8内。在固定涡旋件1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排出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制冷剂的排出口1a。在排出口1a的出口开口部,配设有覆盖该出口开口部并防止制冷剂的倒流的板簧制的阀11。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涡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具有:外壳;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配置于所述外壳内;涡旋体,所述涡旋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所述摆动涡旋件,相互啮合而形成多个压缩室;曲轴,所述曲轴使所述摆动涡旋件偏心回旋运动;端部密封部件,所述端部密封部件沿着涡旋方向插入到所述摆动涡旋件的所述涡旋体的前端部,并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底板滑动接触;以及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贯通所述固定涡旋件的所述底板而设置,将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导入所述压缩室内,所述制冷剂是二氧化碳单体或包含二氧化碳的混合制冷剂,所述注入口的直径φinj和与所述涡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端部密封部件的宽度TIP具有φinj≤0.95×TIP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具有:外壳;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摆动涡旋件配置于所述外壳内;涡旋体,所述涡旋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所述摆动涡旋件,相互啮合而形成多个压缩室;曲轴,所述曲轴使所述摆动涡旋件偏心回旋运动;端部密封部件,所述端部密封部件沿着涡旋方向插入到所述摆动涡旋件的所述涡旋体的前端部,并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底板滑动接触;以及注入口,所述注入口贯通所述固定涡旋件的所述底板而设置,将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从所述外壳的外部导入所述压缩室内,所述制冷剂是二氧化碳单体或包含二氧化碳的混合制冷剂,所述注入口的直径φinj和与所述涡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端部密封部件的宽度TIP具有φinj≤0.95×TIP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注入口在压缩过程中与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中央部的排出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涡旋压缩机是低压外壳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与所述注入口连接而将所述制冷剂从外部引导到所述注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修平中谷匡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