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1904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包括:一用于流动介质和氟利昂流动的流动管体,流动管体上设置有流动介质进口及流动介质出口;设置于流动管体一端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一聚丙烯冷热法兰片、第一铁法兰片及第二铁法兰片,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垫,第二铁法兰片的直径小于第一铁法兰片的直径,且第二铁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通过焊接连接,第二铁法兰片的外侧设置有氟利昂进口及氟利昂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构造合理,可以集制冷、加热于一身,通用性强,结构密封性更好,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集制冷、加热于一身,结构密封性更好的交换器改良结构,属于交换器

技术介绍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而壳管式蒸发器是冷水在管内流动,制冷剂在壳体内蒸发的蒸发器,是冷却载冷剂(盐水或水)的制冷设备的一种主要型式,一般采用卧式,具有传热效果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和易于安装等特点。但是现在只有制冷壳管式蒸发器,只能通冷水,制冷功能单一,设备利用率不高;而且管体的结构复杂,密封性不好,设置水密封垫和氟利昂密封垫,但是氟利昂密封垫的功能性很差,性能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交换器,使其以集制冷、加热于一身,结构密封性更好,成为了业界研发人员专利技术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结构简单,设计构造合理,可以集制冷、加热于一身,结构密封性更好,实用性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包括:—用于流动介质和氟利昂流动的流动管体,所述流动管体上设置有流动介质进口及流动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流动管体一端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一聚丙烯冷热法兰片、第一铁法兰片及第二铁法兰片,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垫,所述第二铁法兰片的直径小于第一铁法兰片的直径,且第二铁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铁法兰片的外侧设置有氟利昂进口及氟利昂出口。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流动介质进口与流动介质出口的外侧均设置有法兰片。优选的,所述流动介质进口处设置有进口测温口,所述流动介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测温口。更优选的,所述流动管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清洗口。具体的,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的直径相同。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更优选的,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的一侧与流动管道相密封连接,另一侧通过密封垫与第一铁法兰片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流动管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氟利昂流动的第一流动层,以及用于流动介质流动的第二流动层。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动层设置于第二流动层的外侧。具体的,所述流动管体为圆柱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构造合理,可以集制冷、加热于一身,通用性强,结构密封性更好,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流动管体,11-流动介质进口,Ila-进口测温口,12-流动介质出口,12a-出口测温口,11b、12b-法兰片,13-清洗口,2-聚丙烯冷热法兰片,20-密封垫,21-螺丝,3-第一铁法兰片,4-第二铁法兰片,41-氟利昂进口,42-氟利昂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包括:一用于流动介质和氟利昂流动的流动管体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流动管体I上设置有流动介质进口 11及流动介质出口 12。所述流动介质进口 11与流动介质出口 12的外侧均设置有法兰片llb、12b。所述流动介质进口 11处设置有进口测温口 11a,所述流动介质出口 12处设置有出口测温口 12a,用以分别测量流动介质进、出流动管体的实时温度。所述流动管体I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清洗口 13,便于清洗维修。所述流动管体I内部设置有用于氟利昂流动的第一流动层,以及用于流动介质流动的第二流动层。所述第一流动层设置于第二流动层的外侧,便于更好的进行热量交换。所述流动管体I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一聚丙烯冷热法兰片2、第一铁法兰片3及第二铁法兰片4。具体的,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2的一侧与流动管道I相密封连接,另一侧通过一密封垫20与第一铁法兰片3密封连接。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2与第一铁法兰片3的直径相同,两者通过螺丝21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铁法兰片4的直径小于第一铁法兰片3的直径,且第二铁法兰片4与第一铁法兰片3通过焊接连接,通过焊接后可进一步保证密封性,省去了氟利昂密封垫的使用,进一步节约了成本。所述第二铁法兰片4的外侧设置有氟利昂进口 41及氟利昂出口42 ο本技术在工作时,通过氟利昂进口 41通入氟利昂,通过流动介质进口 11通入需要制冷或制热的介质,进入流动管体I进行热量交换,完成热量的交换,处理后的介质由流动介质出口 12流出,氟利昂由氟利昂出口 42输出,并进行循环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构造合理,可以集制冷、加热于一身,通用性强,结构密封性更好,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包括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包括: 一用于流动介质和氟利昂流动的流动管体,所述流动管体上设置有流动介质进口及流动介质出口; 设置于所述流动管体一端的密封机构;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一聚丙烯冷热法兰片、第一铁法兰片及第二铁法兰片,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垫,所述第二铁法兰片的直径小于第一铁法兰片的直径,且第二铁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铁法兰片的外侧设置有氟利昂进口及氟利昂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介质进口与流动介质出口的外侧均设置有法兰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介质进口处设置有进口测温口,所述流动介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测温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管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清洗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的直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的一侧与流动管道相密封连接,另一侧通过密封垫与第一铁法兰片密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管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氟利昂流动的第一流动层,以及用于流动介质流动的第二流动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动层设置于第二流动层的外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管体为圆柱体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加热交换器,包括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包括:一用于流动介质和氟利昂流动的流动管体,所述流动管体上设置有流动介质进口及流动介质出口;设置于所述流动管体一端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相互连接设置的一聚丙烯冷热法兰片、第一铁法兰片及第二铁法兰片,所述聚丙烯冷热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垫,所述第二铁法兰片的直径小于第一铁法兰片的直径,且第二铁法兰片与第一铁法兰片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铁法兰片的外侧设置有氟利昂进口及氟利昂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为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山峰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