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2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涡旋压缩机,包括:机壳及机头盖,机壳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机头盖上设置有排气回油腔;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设置在机壳内;支架,和动涡旋盘之间形成背压腔;电机和曲轴,曲轴的驱动端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支架具有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的外周面与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之间过盈配合,其中,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通排气回油腔和背压腔的过流通路,过流通路包括第一引流通道、第二引流通道以及设置在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和第一轴承外周面之间的节流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气流通路容易出现泄漏进而影响压缩机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涡旋压缩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压缩机,相比其他压缩机具有能效高、噪音小以及可靠性高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商用多联空调制冷系统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电动涡旋压缩机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中得到新的应用。更高效的能效水平、更轻巧的结构设计、更低的噪音水平都使得电动涡旋压缩机在电动汽车空调应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好的泵体密封对涡旋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其泵体密封原理为在动涡旋盘背面侧形成一背压腔体,依靠背压腔内轴向气体力将动涡旋盘推向静涡旋盘侧,从而实现泵体轴向间的有效密封。基于上述这种背压设计的原理,各厂家的背压实现结构各有不同。如现有专利日本专利号2007-4013730公开了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背压结构,通过在动静盘密封面处设置弹性钢片分割出背压腔区域和吸气腔区域,在弹性钢片上开设节流通道,将排气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弹性钢片上的节流通路引入背压腔,从而实现可靠的背压技术。正如上述专利所述,背压腔引自排气高压制冷剂,需利用弹性钢片的节流通道对高压制冷剂进行节流降低。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排气节流通路设置在弹性钢片上,依靠静涡旋盘的紧密按压实现节流通路的密封,若静盘的预紧力不足将会导致该通路泄露,背压腔压力减小导致压缩机性能下降,特别是对于排气压力大的制冷剂(如R410a冷媒)更容易出现泄露隐患,严重影响压缩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气流通路容易出现泄漏进而影响压缩机性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机壳及与机壳连接的机头盖,机壳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机头盖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回油腔;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设置在机壳内,静涡旋盘上设置有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的第二吸气口以及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二排气口;支架,设置在动涡旋盘朝向第一吸气口的一侧,并且支架和动涡旋盘之间形成背压腔;电机和曲轴,设置在机壳内,电机驱动曲轴转动,曲轴的驱动端穿入支架并带动动涡旋盘转动,曲轴的驱动端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支架具有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的外周面与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之间过盈配合,其中,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通排气回油腔和背压腔的过流通路,过流通路包括设置在静涡旋盘上的第一引流通道、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引流通道以及设置在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和第一轴承外周面之间的节流通路,第二引流通道连通在第一引流通道和节流通路之间。进一步地,节流通路包括设置在轴承安装孔壁和/或第一轴承外周面上的周向凹槽,过流通路还包括连通周向凹槽和背压腔的第一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设置在轴承安装孔壁和/或第一轴承外周面上。进一步地,第一连通口为沿支架的轴向延伸的轴向凹槽。进一步地,节流通路包括设置在轴承安装孔壁上和/或第一轴承外周面上的螺旋槽,螺旋槽连通第二引流通道和背压腔。进一步地,第二引流通道包括沿支架的径向延伸的径向引流通道以及沿支架的轴向延伸的轴向引流通道,轴向引流通道延伸至支架朝向静涡旋盘的端面上并形成第二连通口。进一步地,节流通路的过流面积小于第一引流通道的过流面积及第二引流通道的过流面积。进一步地,第二引流通道的过流面积小于第一引流通道的过流面积。进一步地,背压腔通过背压连通孔与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之间的压缩腔连通,背压连通孔设置在动涡旋盘上,曲轴和动涡旋盘之间设置有轴承套,轴承套和动涡旋盘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支架和动涡旋盘之间设置有背压耐磨片,机头盖和静涡旋盘之间形成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的排气腔,机头盖内还设置有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排气腔之间通过第三连通口连通,排气通道内设置有有排气回油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为上述的涡旋压缩机。进一步地,空调器为车载空调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具有节流作用的节流通路设置在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和第一轴承外周面之间,为第一轴承和支架的过盈配合面。依靠第一轴承外周面与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有效密封,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轴承的过盈装配点,减小了额外增加密封构件的设计和泄露风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气流通路容易出现泄漏进而影响压缩机性能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涡旋压缩机的支架的轴承安装孔壁与第一轴承外周面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的涡旋压缩机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的支架的剖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实施例二的支架的剖视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支架;2、动涡旋盘;3、静涡旋盘;4、机头盖;5、排气回油件;6、排气腔;7、排气回油腔;8、吸排气腔密封圈;9、背压耐磨片;10、背压腔密封圈;11、背压腔;12、第一轴承;12-1、轴承-支架过盈配合面;13、曲轴;14、电机;15、第三轴承;16、第一吸气口;17、机壳;18、压缩腔;19、第一排气口;20、背压连通孔;21、轴承套;22、第二轴承;31、第二吸气口;32、第二排气口;3a、第一引流通道;1a、第二引流通道;1b、周向凹槽;1c、轴向凹槽;1d、轴承装配面;1e、螺旋槽;1f、第二连通口;12a、轴承外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涡旋压缩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7)及与所述机壳(17)连接的机头盖(4),所述机壳(17)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16),所述机头盖(4)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9)和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9)连通的排气回油腔(7);静涡旋盘(3)和动涡旋盘(2),设置在所述机壳(17)内,所述静涡旋盘(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6)连通的第二吸气口(31)以及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9)连通的第二排气口(32);支架(1),设置在所述动涡旋盘(2)朝向所述第一吸气口(16)的一侧,并且所述支架(1)和所述动涡旋盘(2)之间形成背压腔(11);电机(14)和曲轴(13),设置在所述机壳(17)内,所述电机(14)驱动所述曲轴(13)转动,所述曲轴(13)的驱动端穿入所述支架(1)并带动所述动涡旋盘(2)转动,所述曲轴(13)的驱动端和所述支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2),所述支架(1)具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架(1)的轴承安装孔壁之间过盈配合,其中,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通所述排气回油腔(7)和所述背压腔(11)的过流通路,所述过流通路包括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3)上的第一引流通道(3a)、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第二引流通道(1a)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轴承安装孔壁和所述第一轴承(12)外周面之间的节流通路,所述第二引流通道(1a)连通在所述第一引流通道(3a)和所述节流通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7)及与所述机壳(17)连接的机头盖(4),所述机壳(17)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16),所述机头盖(4)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19)和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9)连通的排气回油腔(7);静涡旋盘(3)和动涡旋盘(2),设置在所述机壳(17)内,所述静涡旋盘(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气口(16)连通的第二吸气口(31)以及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9)连通的第二排气口(32);支架(1),设置在所述动涡旋盘(2)朝向所述第一吸气口(16)的一侧,并且所述支架(1)和所述动涡旋盘(2)之间形成背压腔(11);电机(14)和曲轴(13),设置在所述机壳(17)内,所述电机(14)驱动所述曲轴(13)转动,所述曲轴(13)的驱动端穿入所述支架(1)并带动所述动涡旋盘(2)转动,所述曲轴(13)的驱动端和所述支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2),所述支架(1)具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周面与所述支架(1)的轴承安装孔壁之间过盈配合,其中,所述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通所述排气回油腔(7)和所述背压腔(11)的过流通路,所述过流通路包括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3)上的第一引流通道(3a)、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第二引流通道(1a)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轴承安装孔壁和所述第一轴承(12)外周面之间的节流通路,所述第二引流通道(1a)连通在所述第一引流通道(3a)和所述节流通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通路包括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孔壁和/或所述第一轴承(12)外周面上的周向凹槽(1b),所述过流通路还包括连通所述周向凹槽(1b)和所述背压腔(11)的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孔壁和/或所述第一轴承(12)外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韵单彩侠康小丽李成祥刘双来陈消汕江国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