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007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是一种功率两次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输出、转速相等且转向相反的动力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是以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主减速器传动系统为对象,面向航空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和高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功率两次分流的传动装置。由于采用了两次动力分流传动,且传动系统全部采用简单定轴轮系传动,技术上容易实现。该传动装置可以在中、重型直升机传动系统、舰船传动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升机减速器传动
,具体是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主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典型构型是“锥齿轮换向-并车-行星传动输出”。从发动机输入到主旋翼输出,一般由3~5级齿轮传动组成,大多数情况下由行星传动作为最后一级,也有采用两级行星传动或复合行星传动。对含有行星齿轮传动的多级传动系统来说,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许用范围受结构和强度两方面的制约;同时,过大的传动比使行星减速器的传动效率下降。因此,为满足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功重比、传动效率和可靠性要求,尽可能减轻传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现役直升机传动系统中的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较小,一般在3左右。对于共轴式双旋翼传动系统而言,为实现绕同一轴线一正一反旋转的上下两副旋翼的要求,其采用了星型齿轮传动和差动轮系相结合的传动方式。尽管其也采用了功率分流的形式,但是由于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强度、效率的问题,其传动比较小;同时,行星轮既有公转又有自转,因此结构复杂,支撑行星轮的轴承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包括功率输入部分和功率输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入部分包括输入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Z1)和第一锥齿轮(Z2)相啮合,实现传动方向的改变;第一锥齿轮(Z2)与第一圆柱齿轮(Z3)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一圆柱齿轮(Z3)同时与第二圆柱齿轮(Z4)、第三圆柱齿轮(Z5)相啮合;第二圆柱齿轮(Z4)与第四圆柱齿轮(Z6)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三圆柱齿轮(Z5)与第五圆柱齿轮(Z7)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所述功率输出部分包括第一偏置面齿轮(Z8)和第二偏置面齿轮(Z9);所述第五圆柱齿轮(Z7)和第四圆柱齿轮(Z6)同时与第一偏置面齿轮(Z8)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次功率分流的共轴式双旋翼传动装置,包括功率输入部分和功率输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入部分包括输入锥齿轮,所述输入锥齿轮(Z1)和第一锥齿轮(Z2)相啮合,实现传动方向的改变;第一锥齿轮(Z2)与第一圆柱齿轮(Z3)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一圆柱齿轮(Z3)同时与第二圆柱齿轮(Z4)、第三圆柱齿轮(Z5)相啮合;第二圆柱齿轮(Z4)与第四圆柱齿轮(Z6)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第三圆柱齿轮(Z5)与第五圆柱齿轮(Z7)固定于同一个传动轴上;所述功率输出部分包括第一偏置面齿轮(Z8)和第二偏置面齿轮(Z9);所述第五圆柱齿轮(Z7)和第四圆柱齿轮(Z6)同时与第一偏置面齿轮(Z8)和第二偏置面齿轮(Z9)相啮合;第一偏置面齿轮(Z8)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广虎鲍和云陆凤霞高鹏朱如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