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2063 阅读:9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技术。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前拉动力系统、主机身、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尾管、十字尾座和支脚减震系统;其中主机身内包含电池舱、任务载荷舱和飞控系统舱;飞机起飞时由支脚减震系统支撑,前拉桨和后推管套桨旋转产生起飞动力,同时消除桨带来的反扭力矩。飞控对副翼和十字尾座舵面进行操控,副翼和十字尾座在折叠桨带来的滑流下产生舵效,对飞机姿态进行修正与控制,保证飞机的飞行。垂直降落时支脚减震系统发挥作用。飞机飞行原理简单可靠,相对原来的倾盘共轴双桨控制原理更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无人机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抢险救灾、森林监测、通信中继等领域。固定翼垂直起降型无人机兼顾旋翼机的垂直起降、定点作业和固定翼的快速响应、长航时等优点,适用于执行山地任务。其主要发展方向分为尾座式和倾转旋翼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技术发展较早,但技术复杂,进度缓慢,但到目前为止服役的只有V-22“鱼鹰”和“鹰眼”倾转旋翼机;尾座式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并未获得实际突破。国内相关技术起步较晚,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同时相关型号正处于研发验证阶段,技术不够成熟。且其存在的较多的技术问题,例如飞机的起飞阻力较大,增加了起降阶段的能量消耗,飞行速度慢,航时短以及所需跑道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在垂直起降过程中耗能高,飞行原理控制难的问题。使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起降无人机能具备简单可靠的操控效果,同时相比其他垂直起降的固定翼和旋翼类无人机,续航能力有所提升。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前拉动力系统、主机身、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尾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前拉动力系统(1)、机身主体(2)、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十字尾座(4)和支脚减震系统(5),所述前拉动力系统(1)安装在机身主体(2)的头部,所述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安装在机身主体(2)的尾部并与机身主体(2)的机翼融合,所述十字尾座(4)安装在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的后端,所述支脚减震系统(5)安装在十字尾座(4)的四个翼稍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前拉动力系统(1)、机身主体(2)、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十字尾座(4)和支脚减震系统(5),所述前拉动力系统(1)安装在机身主体(2)的头部,所述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安装在机身主体(2)的尾部并与机身主体(2)的机翼融合,所述十字尾座(4)安装在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的后端,所述支脚减震系统(5)安装在十字尾座(4)的四个翼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列共轴双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桨后推动力系统(3)包括管(6)、一比一传动齿轮(7)、轴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支强韦毅施幕开陈惠惠袁云王雪峰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