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仿生飞行器。
技术介绍
扑翼飞行是自然界中飞行生物最优的飞行方式之一。与固定翼和旋翼飞行方式相比,扑翼飞行仅依靠翼面的扑动即可同时产生升力和推力。其中,仿生扑翼飞行器就是一种模拟飞行生物的扑翼飞行模式,集成微机电系统、微动力系统、微控制系统等多种前沿技术于二体的先进飞行机器人,具有飞行效率高,机动性好,结构紧凑的优点,在民用与军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仿生扑翼飞行器可以对森林、草原和农田上的火灾、虫灾以及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进入人员不易进入地区,如地势险要战地,失火或出事故建筑物中等;特别是在军事领域,仿生扑翼飞行器可用于前沿战场侦察、巡逻、突袭、信号干扰及进行城市作战等。但是,现有技术中,实现飞行性能接近或完全达到飞行生物的仿生扑翼飞行器还存在以下问题:运动模式不佳、扑翼结构复杂、重量较重、飞行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干扰,适应能力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生飞行器,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飞行器的飞行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仿生飞行器,包括机身支架和穿设在机身支架上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前端设置有相机组件,所述中心轴的后端设置有尾翼,所述机身支架上固定有电池和机翼马达,所述机身支架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机翼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骨架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主翼板,所述主翼板能够在方向控制马达的驱动下绕机翼骨架转动,所述机翼骨架的中部固连有多片沿机翼骨架走向间隔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翼面板,所述翼面板呈翅形且翅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飞行器,包括机身支架(1)和穿设在机身支架(1)上的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的前端设置有相机组件(3),所述中心轴(2)的后端设置有尾翼(4),所述机身支架(1)上固定有电池(5)和机翼马达(6),所述机身支架(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机翼骨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骨架(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主翼板(8),所述主翼板(8)能够在方向控制马达(11)的驱动下绕机翼骨架(7)转动,所述机翼骨架(7)的中部固连有多片沿机翼骨架(7)走向间隔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翼面板(9),所述翼面板(9)呈翅形且翅尖朝后,相邻两个翼面板(9)之间形成有稳流间隙(10),所述机翼马达(6)能够驱动机翼骨架(7)的前端使主翼板(8)上下扇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飞行器,包括机身支架(1)和穿设在机身支架(1)上的中心轴(2),所述中心轴(2)的前端设置有相机组件(3),所述中心轴(2)的后端设置有尾翼(4),所述机身支架(1)上固定有电池(5)和机翼马达(6),所述机身支架(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机翼骨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骨架(7)的后端转动连接有主翼板(8),所述主翼板(8)能够在方向控制马达(11)的驱动下绕机翼骨架(7)转动,所述机翼骨架(7)的中部固连有多片沿机翼骨架(7)走向间隔排列且相互平行的翼面板(9),所述翼面板(9)呈翅形且翅尖朝后,相邻两个翼面板(9)之间形成有稳流间隙(10),所述机翼马达(6)能够驱动机翼骨架(7)的前端使主翼板(8)上下扇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面板(9)的前侧具有弧形边一(91),所述翼面板(9)的上侧具有弧形边二(92),所述翼面板(9)的下侧具有直边(93)和相对直边(93)向下倾斜的斜边(9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面板(9)上具有若干个沿翼面板(9)长度方向布置的导流孔(9a)。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仿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骨架(7)包括连杆一(71)、连杆二(72)、连杆三(73)、连杆四(74)、连杆五(75)、连杆六(76)和主翼末杆(77),所述主翼末杆(77)上具有三角边一(771)和三角边二(772),所述连杆一(71)和连杆二(72)相互平行,所述连杆三(73)、连杆四(74)、三角边一(771)相互平行,所述连杆三(73)的两端分别与连杆一(71)内端和连杆二(72)内端铰接,所述连杆四(74)的两端分别与连杆一(71)外端和连杆二(72)外端铰接,所述连杆五(75)和连杆六(76)相互平行,所述连杆五(75)的内端铰接在连杆一(71)的外端上,所述连杆五(75)的外端铰接在三角边一(771)的上部,所述连杆六(76)的内端铰接在连接杆二的外端上,所述连杆六(76)的外端铰接在三角边一(771)的下部,所述翼面板(9)的前端具有连接槽(9b),所述翼面板(9)通过连接槽(9b)套设在连杆一(71)和连杆二(72)上,所述主翼板(8)转动连接在主翼末杆(77)的末端并能够在方向控制马达(11)的驱动下绕主翼末杆(77)转动,所述连杆一(71)与机身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机翼马达(6)能够驱动连杆二(72)使主翼末杆(77)上下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马达(6)的转轴上固连有马达齿轮(12),所述中心轴(2)上固连有主动齿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雷,周锦瑜,张木成,汪建坤,庞景权,魏金峰,王琪,郑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