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尤其涉及一种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
技术介绍
1、燃烧室作为推进机械的核心部件,拥有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是利用热能提供动力的基本条件,因此燃烧室的性能水平直接决定了推进机械的性能。
2、燃烧在推进机械实现的热力循环中十分重要,燃料的化学能先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工质热能,进而再通过热力循环的膨胀过程将热能转变为工质的动能。燃烧过程主要有缓燃和爆震两种形式。本燃烧室就是结合了这两种基础的燃烧形式形成的。
3、传统航空涡轮基发动机依赖缓燃燃烧实现近似等压的热力循环,通过热扩散和质量扩散使亚音速的燃烧波向前方燃料传播,火焰传播速度在几米/秒量级,其热力学效率受制于布雷顿循环的理论极限。基于缓燃燃烧模式的发动机经过百年的发展,随着航空推进系统对功率密度与热效率需求的不断提升,其性能已逐渐接近理论极限,可以提升的空间有限。
4、为了满足航空航天推进装置性能不断提高的需求背景,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将探究重心聚焦于新型的燃烧技术,爆震燃烧受到了广泛关注。
5、爆震是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结构、凹腔段、拉瓦尔喷管段、环形燃烧室段、涡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结构整体为同轴的双层机匣结构,所述凹腔段、拉瓦尔喷管段与环形燃烧室段的外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结构包括10个燃油离心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的旋流方向与压缩进气结构进气方向相同,旋流器的旋流角度在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结构、凹腔段、拉瓦尔喷管段、环形燃烧室段、涡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结构整体为同轴的双层机匣结构,所述凹腔段、拉瓦尔喷管段与环形燃烧室段的外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结构包括10个燃油离心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态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的旋流方向与压缩进气结构进气方向相同,旋流器的旋流角度在50°到7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缓燃和旋转爆震的双工作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金义,王云飙,吴建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