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协同脱硝,具体为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
技术介绍
1、煤粉锅炉(pulverized coal boiler)是一种以煤粉(微细粉碎的煤颗粒)为主要燃料的大型工业锅炉,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大型供热系统等领域;其核心原理是将煤磨成极细的粉末后喷入炉膛燃烧,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其中用于燃烧的装置叫燃烧器,常见的燃烧器都是直接通入空气用于氧化燃烧的,由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也会和煤粉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多种硝化物,极大增加了后续烟气净化的难度。
2、现有的富氧燃烧器,通过高纯度氧气代替空气,极大降低了硝化物的产生,使后续烟气净化工作成本降低;但是,现有的富氧燃烧器通常会因为氧气含量过高导致火焰局部温度过高,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通常会和烟气再循环系统配合工作,通过烟气稀释氧气,降低火焰温度并均匀各部分温度,但现有的烟气再循环系统通常只有高耐磨鼓风机可以适应高灰度的浑浊烟气,并通过转速调整烟气供给量,这种调整方式调整精度低,且低转速会影响燃烧姿态,导致火焰扰动,影响加热质量。
3、现有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煤粉锅炉包括换热罐(2),换热罐(2)外侧安装有烟箱(5)和回烟机壳(6);换热罐(2)内部设有燃烧罐(3)和回烟管(4);回烟管(4)一端与燃烧罐(3)连通,回烟管(4)另一端与烟箱(5)连通,烟箱(5)通过烟管与回烟机壳(6)连通;回烟机壳(6)一侧连通有燃烧器壳(7),燃烧器壳(7)与燃烧罐(3)连通;其特征在于,回烟机壳(6)内部设有烟气风机结构,燃烧器壳(7)内设有点火器和分级富氧燃烧器,燃烧器壳(7)下端连接有煤粉风管(9),煤粉风管(9)用于连接供煤系统;所述分级富氧燃烧器包括中心氧道结构、煤粉风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煤粉锅炉包括换热罐(2),换热罐(2)外侧安装有烟箱(5)和回烟机壳(6);换热罐(2)内部设有燃烧罐(3)和回烟管(4);回烟管(4)一端与燃烧罐(3)连通,回烟管(4)另一端与烟箱(5)连通,烟箱(5)通过烟管与回烟机壳(6)连通;回烟机壳(6)一侧连通有燃烧器壳(7),燃烧器壳(7)与燃烧罐(3)连通;其特征在于,回烟机壳(6)内部设有烟气风机结构,燃烧器壳(7)内设有点火器和分级富氧燃烧器,燃烧器壳(7)下端连接有煤粉风管(9),煤粉风管(9)用于连接供煤系统;所述分级富氧燃烧器包括中心氧道结构、煤粉风道结构和补偿氧道结构;通过中心氧道结构用于点燃煤粉风的核心火焰,然后通过核心火苗点燃从煤粉风道结构喷出的低氧含量的煤粉风,形成靠近火舌根部的低氧燃烧段;通过补偿氧道结构喷出氧气,使煤粉风发生氧化反应并充分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中心氧道结构包括氧风嘴(12)、中心氧管(13)和氧风支管(14);氧风嘴(12)前端连通供氧系统,氧风嘴(12)后端与中心氧管(13)前端连通,中心氧管(13)后端与多根氧风支管(14)的前端连通;氧风支管(14)后端开设有外螺纹,氧风支管(14)后端通过外螺纹连接有旋合管(43);中心氧管(13)和氧风支管(14)之间安装连通有点火阀(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煤粉风道结构包括煤粉风连接管(15)、中心煤粉风管(16)和煤粉风支管(17);煤粉风连接管(15)下方与煤粉风管(9)连通,煤粉风连接管(15)前端与中心煤粉风管(16)连通,中心煤粉风管(16)外侧面四周与多根煤粉风支管(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补偿氧道结构包括补偿风管(18)、补偿风环管(19)和补偿风支管(20);补偿风管(18)前端与氧风嘴(12)连通,补偿风管(18)后端与补偿风环管(19)连通,补偿风环管(19)安装固定在中心煤粉风管(16)外壁上,补偿风环管(19)后端面四周连通有多根补偿风支管(20),补偿风支管(20)上设有补偿风管阀(21),补偿风支管(20)后端设有出风头外壳(23);补偿风环管(19)位于煤粉风连接管(15)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粉锅炉用烟气再循环与富氧燃烧协同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富氧燃烧器还包括可调旋流器结构;可调旋流器结构包括旋流器壳(24)、调节中轴(25)、固定风叶(27)、可调风叶(28)和转动柱(29);旋流器壳(24)外侧面安装固定有补偿风管架(22),补偿风管架(22)固定连接在多根补偿风支管(20)内侧;旋流器壳(24)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调节中轴(25),调节中轴(25)前端连接有电动机(26),调节中轴(25)后端连接有锥形头;电动机(26)安装固定在旋流器壳(24)前端面上,旋流器壳(24)后端面内侧与多个固定风叶(27)外端面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固定风叶(27)内端面均固定连接在同一个调节环上,调节环位于锥形头外侧;相邻两个固定风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勇,王欢,郎鹏德,甄叶,
申请(专利权)人:忻州蓝天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