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34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合成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对亚甲基苯醌(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romatic amine compounds with two addi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using aza 1,6 conjugate addition reaction, synthesis of aromatic amine compounds with two addition. Methylene quinone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化学
,涉及一种制备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偕二芳基甲胺类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也是合成药物的重要原料。例如,(+)-BW373U86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用于镇痛(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1995,5,1311-1314)。Levocetirizine中文名为西替利嗪,在国内广泛使用,用于治疗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过敏原引起的荨麻疹及皮肤瘙痒(ExpertOpin.Pharmacother.,2004,5,1581-1588)。Azelnidipine,中文名为阿折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TherapeuticsandClinicalRiskManagement,2015,11,309-318)。甲磺酸阿米三嗪(AlmitrineBismesylate)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中度低氧血的治疗(Respiration,2003,70(3),275-283)。。目前,二芳基甲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二芳基甲酮亚胺还原和二芳基甲酮肟还原等方法。此类方法通常会涉及氢气、金属催化剂或强还原剂的使用,具有危险性高、成本高昂等缺点。同时缺乏绿色环保理念,限制了其使用及发展。2010年,CristinaMaccallini,AntoniaPatruno,FabioLannutti等报道了用金属钠还原二苯甲酮肟制备二苯甲胺的方法(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Letters,2010,20,6495-6499)。众所周知,金属钠遇水迅速反应,剧烈放热,足见该方法具有一定危险性,且反应后残留金属钠的处理较为繁琐。2014年,LeilaSadighnia和BehzadZeynizadeh报道了甲酮肟在加热条件下,通过NaBH3CN/ZrCl4/NanoFe3O4的作用,生成二烷基/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JIRANCHEMSOC,2015,12,873-878)。该制备方法需要使用金属试剂和强还原剂,环保性差,且需要加热,能耗高,操作复杂。2016年,ShrivatsSemwal和JoyantaChoudhury报道了铱催化氢化亚胺类化合物生成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ACSCatal.,2016,6,2424-2428)。该过程需要使用铱催化剂和氢气,前者属于贵重金属,价格昂贵且毒性大;而氢气易燃易爆,危险性高,实验时需严格规范操作。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利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合成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原子经济性高,无需使用金属试剂、还原剂,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弥补现有合成方法的缺点,绿色、经济、高效地合成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利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合成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不涉及金属试剂和还原剂的使用,原料廉价易得,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便,环境友好。本专利技术采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以对亚甲基苯醌(para-QuinoneMethides,p-QMs)和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如式(Ⅰ)所示的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其中,R1为芳香族基团,R2为烷基、氢,R3为烷基、氢,R4为磺酰基、亚磺酰基、烃基或芳基。式(Ⅰ)。本专利技术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反应过程式(Ⅱ)所示:。过程式(Ⅱ)。本专利技术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对亚甲基苯醌和胺类化合物加入反应瓶中,加入溶剂和碱,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用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原料消耗完全,在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并分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品。粗产品用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化合物。其中,所述对亚甲基苯醌可由2,6-二烷基苯酚和相应的醛制备。(请参阅J.Org.Chem.2016,81,2598−2606)。其中,上述醛是邻氟苯甲醛,间氟苯甲醛,对氟苯甲醛,邻氯苯甲醛,间氯苯甲醛,对氯苯甲醛,邻溴苯甲醛,间溴苯甲醛,对溴苯甲醛,邻三氟甲基苯甲醛,间三氟甲基苯甲醛,对三氟甲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邻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邻甲氧基苯甲醛,间甲氧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胡椒醛,噻吩甲醛,1-萘甲醛,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上述化合物均由市场购得。其中,所述碱为DABCO、N,N-二甲基苯胺、DBU、二异丙基乙基胺或三乙胺,由市场购得,用量为20mol%。其中,所述对亚甲基苯醌化合物中,R1为芳香族基团,R2为烷基、氢,R3为烷基、氢。其中,所述胺类化合物为磺酰胺、亚磺酰胺、脂肪族伯胺或仲胺,以及芳香族伯胺或仲胺。其中,对亚甲基苯醌和胺的摩尔比为1:1~1:2。其中,所述溶剂是四氢呋喃、二甲亚砜、三氯甲烷、乙腈或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1~2mL/mmol。本专利技术所用取代苯酚,醛,对甲苯磺酰胺,碱,无水硫酸钠,有机溶剂,硅胶和硅胶板均可由市场购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易得,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的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由对亚甲基苯醌和胺类化合物经一步反应,直接合成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该过程操作简单,无需使用金属试剂、还原剂。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转化率高,产物易分离提纯。同时,所得产物易于脱保护或进一步衍生,附加值高。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背离专利技术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专利技术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没有特别限制内容。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先称取对亚甲基苯醌与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加入反应瓶中,加入溶剂用量为1mL/mmol,加入碱用量为20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用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原料消耗完全,在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并分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品。所得粗品通过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1:5),得到所述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纯品。实例1制备N-((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苯基)甲基)-4-甲基苯磺酰胺(A)。。称取4-苯亚甲基-2,6-二叔丁基-2,5-环己二烯酮(1.0mmol),对甲苯磺酰胺(1.2mmol)加入反应瓶中,加入1mLDMF,加入DABCO(0.2mmo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用薄层色谱检测反应至原料消耗完全,在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并分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过滤后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得到粗品。所得粗品通过柱层析(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1:5),得到所述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A纯品,收率96%。1HNMR(400MHz,CDCl3)δ7.53(d,J=8.3H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合成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在碱的催化作用下,胺类化合物和对亚甲基苯醌 (

【技术特征摘要】
1.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氮杂-1,6-共轭加成反应合成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在碱的催化作用下,胺类化合物和对亚甲基苯醌(para-QuinoneMethides,p-QMs)进行加成,得到如式(Ⅰ)所示的偕二芳基甲胺类化合物;式(Ⅰ)其中,R1为芳香族基团,R2为烷基、氢,R3为烷基、氢;R4为磺酰基、亚磺酰基、烃基或芳基;所述制备方法如式(Ⅱ)所示,式(Ⅱ)其中,R1为芳香族基团,R2为烷基、氢,R3为烷基、氢;R4为磺酰基、亚磺酰基、烃基或芳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称取原料,按对亚甲基苯醌: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2,碱用量为20mol%;步骤(2),加入溶剂用量为1~2mL/mmol,溶解后室温搅拌反应;步骤(3),反应完全后,将反应体系中溶剂蒸发除去,用柱层析纯化粗品,得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章琴管晓渝刘盛蜀马学兵李元庆张良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