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1、变速系统用来调节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当需要大扭矩驱动时,可以降低挡位,实现减速增扭的功能,当需要高速驱动时,可以增加挡位,实现提速的功能。
2、现有的三轮车变速系统通常具有十个以上的挡位,结构极其复杂,零部件繁多,不仅生产制造成本高昂,而且外形尺寸较大,限制了多挡位变速器的通用性。因此,市场上出现一种基于一个六挡变速机构(挡位可以适应性增减)的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再配以高低速切换,同样能够实现十挡以上的变速功能,其大幅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且结构简单紧凑,大幅减小了生产制造成本和外形尺寸。
3、但是,现有的这种三轮车变速系统的六挡变速机构出于成本和结构紧凑的设计考虑,通常通过三个拨叉分别独立控制三个换挡套来切换六对减速齿组的传动,实现六挡变速。其中,换挡套与相邻齿轮之间的结合与分离通常都是通过齿槽配合来实现,当结合齿嵌入对应的结合槽时,换挡套与相邻的齿轮结合,当结合齿从对应的结合槽脱出时,换挡套与相邻的齿轮分离。这种六挡变速机构在启动以后的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包括六挡变速机构和动力切换输出机构,所述六挡变速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变速输入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用于向动力切换输出机构传递动力的变速输出齿轮,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有六对减速齿组,所述主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一换挡套,所述从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二换挡套和第三换挡套,六对减速齿组两两一组地分别设置在第一换挡套、第二换挡套和第三换挡套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与相邻的弯折段之间具有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包括六挡变速机构和动力切换输出机构,所述六挡变速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变速输入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用于向动力切换输出机构传递动力的变速输出齿轮,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有六对减速齿组,所述主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一换挡套,所述从动轴上同步转动地套装有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二换挡套和第三换挡套,六对减速齿组两两一组地分别设置在第一换挡套、第二换挡套和第三换挡套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与相邻的弯折段之间具有与二者连通的圆弧过渡段,所述弯折段包括直线支段和连通地相对设置该直线支段两端的两段斜线支段,两段斜线支段远离直线支段的一端分别与相邻圆弧过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斜线支段的延伸方向和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大于0°、且小于9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插入环形滑槽的一端具有呈棱柱状结构的嵌入部,该嵌入部的横截面为菱形,且嵌入部与圆弧过渡段接触的棱边处均倒有与圆弧过渡段相适应的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操纵组件还包括电动控制模组,该电动控制模组包括变速毂驱动电机、同步转动地变速毂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的减速主动齿轮、同步转动地变速毂一端的减速从动齿轮以及位于变速毂远离减速从动齿轮一端的触点安装盘,所述减速主动齿轮与减速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触点安装盘靠近变速毂的一侧设置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六个用于控制变速毂驱动电机启停的触点开关,所述变速毂靠近触点安装盘的一端设有与各触点开关相适配的金属触杆,该金属触杆的内端通过弹簧弹性地安装在变速毂上,所述金属触杆的外端支承在触点安装盘上,当变速毂转动时,金属触杆能够与任一触点开关接触,并触发该触点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多挡位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六对减速齿组包括成型在主动轴上的一挡主动齿、成型在第一换挡套上的三挡主动齿和四挡主动齿、同步转动地套装在在主动轴上的二挡主动齿轮、能够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主动轴上的五挡主动齿轮和六档主动齿轮、成型在第二换挡套上的五挡从动齿、成型在第三换挡套上的六挡从动齿以及能够相对转动地套装在从动轴上的一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四挡从动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三挡主动齿与三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四挡主动齿与四挡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五挡主动齿轮与五挡从动齿啮合,所述六档主动齿轮与六挡从动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