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任昊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408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包括后叉架、横杆A和横杆B,所述后叉架的两支杆与后车轴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且后叉架的两支杆上均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后叉架的顶端与斜杆B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两个强力弹簧与车座的坐垫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顶端与车把固定连接,且立管的底端与前减震叉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B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车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斜杆B的后端和转向轴的前端均安装有反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后叉架的两支杆上安装有减震器,由于人坐在车座上后,腰部的水平线与后叉架的两支杆平行,在后叉架的支杆上安装减震器可更好的提供减震效果,本装置还设置有前减震叉,具有多级减震的效果。

A new type of bicycle with multistage shock absorp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cycle with multi-stage damping, including the rear fork frame, A bar and B bar, the two ends of the rear fork frame two supporting rod and the rear axle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a nut, and a rear fork frame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arranged on the shock absorber, the fixed connection the top end of the fork and the diagonal rod B, cushion the mounting plate through two spring and the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handlebar, ris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and bottom end of the riser and the front suspension for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rail and the rear axle and B respectively. In the axis of the outer 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inclined rod and steering B back to the front end of the shaft are installed with reflector. A shock absorber is arranged in the rear fork fra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wo support rod, because people sit on the seat, horizontal line waist and the rear fork frame two supporting rods in parallel, rear fork frame supporting rod installed on the shock absorber provides better damping effect, the devic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ront shock absorber the fork, with multi d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传统产业,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车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自行车需求规模保持在1.06亿台的水平,自行车年交易额约为50亿美元,自行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于近些年来自行车都在追求轻便,人们在设计自行车的时候只考虑了减轻自行车的重量而忽略了自行车的减震,单一的减震性能差,骑行不舒适,已经不能满足如今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包括后叉架、横杆A和横杆B,所述后叉架的两支杆与后车轴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且后叉架的两支杆上均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后叉架的顶端与斜杆B固定连接,且斜杆B的顶端与车座底端的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两个强力弹簧与车座的坐垫固定连接,且安装板通过连杆与车座前端的强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横杆A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斜杆B和转向轴固定连接,且转向轴的内环与立管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顶端与车把固定连接,且立管的底端与前减震叉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B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车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且斜杆A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向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斜杆B的后端和转向轴的前端均安装有反光板。优选的,所述前减震叉的两支杆与前车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前车轴上的花鼓通过轮条与前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斜杆B的底端与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且中轴内环的曲拐上安装有脚踏。优选的,所述后叉架、横杆B和斜杆B构成三角形,且斜杆B、横杆A和斜杆A构成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后车轴上的花鼓通过轮条与后车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车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在后叉架的两支杆上安装有减震器,由于人坐在车座上后,腰部的水平线与后叉架的两支杆平行,在后叉架的支杆上安装减震器可更好的提供减震效果,同时本装置还设置有前减震叉,具有两级减震的效果,且在车座的底端设置有三个强力弹簧,可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达到多级减震的效果,装置在斜杆B的后端和转向轴的前端均安装有反光板,在夜晚具有反光的作用,可保证用户夜晚骑行的安全,本装置设计合理,装置的整体为两个三角形构成的车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叉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座的结构示意图。1、后轮;2、后车轴;3、后叉架;4、减震器;5、车座;6、横杆A;7、斜杆A;8、立管;9、反光板;10、车把;11、横杆B;12、斜杆B;13、脚踏;14、转向轴;15、前减震叉;16、前轮;17、连杆;18、通孔;19、强力弹簧;20、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包括后叉架3、横杆A6和横杆B11,后叉架3的两支杆与后车轴2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且后叉架3的两支杆上均安装有减震器4,在后叉架3的两支杆上安装有减震器4,由于人坐在车座5上后,腰部的水平线与后叉架3的两支杆平行,在后叉架3的支杆上安装减震器4可更好的提供减震效果,后叉架3的顶端与斜杆B12固定连接,且斜杆B12的顶端与车座5底端的安装板20固定连接,安装板20通过两个强力弹簧19与车座5的坐垫固定连接,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且安装板20通过连杆17与车座5前端的强力弹簧19固定连接,保证车座5的稳定性,横杆A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斜杆B12和转向轴14固定连接,且转向轴14的内环与立管8固定连接,立管8的顶端与车把10固定连接,且立管8的底端与前减震叉15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杆B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车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且斜杆A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向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斜杆B11的后端和转向轴14的前端均安装有反光板9,前减震叉15的两支杆与前车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前车轴上的花鼓通过轮条与前轮16固定连接,斜杆B12的底端与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且中轴内环中的曲拐上安装有脚踏13,后叉架3、横杆B11和斜杆B12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更佳,且斜杆B12、横杆A6和斜杆A7构成三角形,后车轴2上的花鼓通过轮条与后车轮1固定连接,车座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18,有利于气体通过,有利于散热。工作原理:在后叉架3的两支杆上安装有减震器4,由于人坐在车座5上后,腰部的水平线与后叉架3的两支杆平行,在晃动的时候,减震器4沿着腰部的水平方向减震,可更好的提供减震效果,同时本装置还设置有前减震叉15,具有两级减震的效果,且在车座5的底端设置有三个强力弹簧19,可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达到多级减震的效果,装置在斜杆B12的后端和转向轴14的前端均安装有反光板9,在夜晚具有反光的作用,可保证用户夜晚骑行的安全,装置的整体为后叉架3、横杆B11和斜杆B12构成三角形,斜杆B12、横杆A6和斜杆A7也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更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包括后叉架(3)、横杆A(6)和横杆B(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架(3)的两支杆与后车轴(2)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且后叉架(3)的两支杆上均安装有减震器(4),所述后叉架(3)的顶端与斜杆B(12)固定连接,且斜杆B(12)的顶端与车座(5)底端的安装板(2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通过两个强力弹簧(19)与车座(5)的坐垫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0)通过连杆(17)与车座(5)前端的强力弹簧(19)固定连接,所述横杆A(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斜杆B(12)和转向轴(14)固定连接,且转向轴(14)的内环与立管(8)固定连接,所述立管(8)的顶端与车把(10)固定连接,且立管(8)的底端与前减震叉(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B(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车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且斜杆A(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向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斜杆B(11)的后端和转向轴(14)的前端均安装有反光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级减震的新型自行车,包括后叉架(3)、横杆A(6)和横杆B(1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架(3)的两支杆与后车轴(2)的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且后叉架(3)的两支杆上均安装有减震器(4),所述后叉架(3)的顶端与斜杆B(12)固定连接,且斜杆B(12)的顶端与车座(5)底端的安装板(2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通过两个强力弹簧(19)与车座(5)的坐垫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0)通过连杆(17)与车座(5)前端的强力弹簧(19)固定连接,所述横杆A(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斜杆B(12)和转向轴(14)固定连接,且转向轴(14)的内环与立管(8)固定连接,所述立管(8)的顶端与车把(10)固定连接,且立管(8)的底端与前减震叉(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B(1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后车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且斜杆A(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转向轴和中轴的外环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任昊王屹麾
申请(专利权)人:胡任昊王屹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