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及具备动力传递装置的作业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13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49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25),包括:轮毂部(73)、花键轴(80)、旋转力传递部(71)、外壳(90)。轮毂部(73)在内周面具有花键槽(76)。花键轴(80)与花键槽嵌合。旋转力传递部(71)与轮毂部(73)或花键轴(80)结合。外壳(90)包括储油部(97)、注入油路(93)及排出油路(99),储油部(97)用于储存润滑油,注入油路(93)用于将润滑油注入储油部(97),排出油路(99)用于将积存于储油部(97)的润滑油排出。储油部(97)同花键轴(80)与花键槽(76)的嵌合部连通。排出油路(99)位于花键槽(76)的下端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传递装置及具备动力传递装置的作业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车辆中的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在部分动力传递装置中具有如下的功能,即,将由发动机等一个动力产生源产生的驱动力分配给多个从动机器(例如,减速机或液压泵等),或将由多个动力产生源产生的驱动力合并。在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中,对于将多个动力产生源、多个从动机器的各旋转部件连接的部分,大多使用花键嵌合。为了防止花键嵌合部的磨损及损伤,采用润滑构造。专利文献1示出了如下的连接部的润滑构造的一例,即,在电机轴的内周面具有花键槽,且液压泵的泵轴成为与该花键槽嵌合的花键轴。在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中,形成有以泵轴及电机轴为中心的环状的储油室,并通过填充于该储油室的润滑油来润滑泵轴与电机轴的花键嵌合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17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由于未考虑填充于储油室的润滑油的循环,故而会产生所填充的润滑油的劣化,导致润滑性的降低。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具有可对花键嵌合部的润滑性的降低进行抑制的构造的动力传递装置及具备该动力传递装置的作业车辆。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轮毂部、花键轴、旋转力传递部、外壳。轮毂部在内周面具有花键槽。花键轴与花键槽嵌合。旋转力传递部与轮毂部或花键轴结合。外壳包括储油部、注入油路及排出油路,储油部用于储存润滑油,注入油路用于将润滑油注入到所述储油部,排出油路用于将积存于所述储油部的润滑油排出。储油部同花键轴与花键槽的嵌合部连通。排出油路位于花键槽的下端的上方。外壳或轮毂部也可以包括位于储油部的轴向内侧的突起部。该动力传递装置还可以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承轮毂部的轴承。沿轴承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突起部可以同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区域重叠。排出油路可以位于花键槽的上端的上方。轮毂部可以包括排油孔,该排油孔从位于比花键槽更靠轴向进深侧的内周面的润滑油取入口延伸至位于轮毂部的外周面的润滑油排出口。突起部可以设于外壳。此时,在突起部与轮毂部之间可以设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排出油路可以沿轴向贯通突起部。另外,排出油路可以设于外壳,从位于比突起部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的排出口向径向外方延伸,并贯通外壳。动力传递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一间隙密封的第一密封件。另外,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在突起部与轴承的内圈之间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排出油路可以沿轴向贯通突起部。另外,排出油路可以设于外壳,从位于比突起部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的排出口向径向外方延伸,并贯通外壳。动力传递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二间隙密封的第二密封件。突起部可以设于轮毂部。此时,在突起部与外壳之间可以设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排出油路可以设于外壳,从位于比突起部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的排出口向径向外方延伸,并贯通外壳。动力传递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三间隙密封的第三密封件。另外,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在突起部与轴承的外圈之间设有第四间隙。第四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比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排出油路可以设于外壳,从位于比突起部更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的排出口向径向外方延伸,并贯通外壳。动力传递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四间隙密封的第四密封件。突起部可以由与轮毂部及外壳不同的部件形成。突起部可以固定于轮毂部或外壳。从注入油路流入储油部的润滑油的每单位时间的油量可以在从储油部的除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的每单位时间的油量以上。从注入油路流入储油部的润滑油的每单位时间的油量可以等于从排出油路流出的润滑油的每单位时间的油量和从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的每单位时间的油量的合计油量。从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可以包括从花键轴与花键槽的嵌合部流出的润滑油。在设有第一间隙的情况下,从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可以包括从第一间隙流出的润滑油。在设有第二间隙的情况下,从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可以包括从第二间隙流出的润滑油。在设有第三间隙的情况下,从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可以包括从第三间隙流出的润滑油。在设有第四间隙的情况下,从排出油路以外的部位流出的润滑油可以包括从第四间隙流出的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的作业车辆可以具备上述动力传递装置和第一外部连接装置。第一外部连接装置可以固定于外壳。第一外部连接装置可以包括花键轴。储油部可以形成于由第一外部连接装置、突起部、轮毂部及花键轴围成的区域内。该作业车辆还可以具备第二外部连接装置,该第二外部连接装置固定于供第一外部连接装置固定的外壳侧面的相反侧的外壳的侧面,且包括插入轮毂部的孔部的驱动轴。该作业车辆还可以具备驱动源、变速装置和传动机构。驱动源可以具有绕与花键轴不同的旋转轴旋转的输出轴。变速装置可以与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可以与输出轴连接,且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一部分传递到旋转力传递部。专利技术效果上述动力传递装置中,花键槽与花键轴的花键嵌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可靠地被润滑油浸润,可靠地被润滑。另外,当从注入油路供给的润滑油在储油部中积存至排出油路的高度时,过量的润滑油通过排出油路排出。这样,花键嵌合部的润滑油将循环而不会滞留,因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润滑性。因此,可防止因润滑不良造成的花键嵌合部的磨损及损伤,更具体而言,可防止花键齿面的磨损及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作业车辆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构造的剖视图;图5是从轴向外侧观察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的图;图6是从图5的剖面线II-II'观察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构造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构造的剖视图;图9是从轴向外侧观察第三实施例中的外壳的图;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构造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构造的剖视图;图12是从轴向外侧观察第五实施例中的外壳的图;图13是从图12的切断面线V-V'观察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第六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构造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图;图1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图;图17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图;图18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图;图19是表示第五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作业车辆的整体结构]图1中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包括润滑构造的作业车辆1的整体结构。该作业车辆1例如是轮式装载机。如图1所示,作业车辆1具备车架2、工作装置3、行驶轮4、5、驾驶室6。作业车辆1通过驱动行驶轮4、5进行旋转而行驶。作业车辆1能够使用工作装置3进行挖掘等作业。车架2具有前架16和后架17。前架16和后架17相互沿左右方向可倾斜摆动地安装。在前架16安装有工作装置3及行驶轮4。工作装置3通过来自后述的工作装置泵23(参照图2)的工作油被驱动。工作装置3具有大臂11和铲斗12。大臂11安装于前架16。工作装置3具有起重油缸13和铲斗油缸14。起重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传递装置及具备动力传递装置的作业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轮毂部,其在内周面具有花键槽;花键轴,其与所述花键槽嵌合;旋转力传递部,其与所述轮毂部或所述花键轴结合;外壳,其包括储油部、注入油路及排出油路,所述储油部同所述花键轴与所述花键槽的嵌合部连通且用于储存润滑油,所述注入油路用于将所述润滑油注入到所述储油部,所述排出油路位于所述花键槽的下端的上方且用于将积存于所述储油部的润滑油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轮毂部,其在内周面具有花键槽;花键轴,其与所述花键槽嵌合;旋转力传递部,其与所述轮毂部或所述花键轴结合;外壳,其包括储油部、注入油路及排出油路,所述储油部同所述花键轴与所述花键槽的嵌合部连通且用于储存润滑油,所述注入油路用于将所述润滑油注入到所述储油部,所述排出油路位于所述花键槽的下端的上方且用于将积存于所述储油部的润滑油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或所述轮毂部包括位于所述储油部的轴向内侧的突起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还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轮毂部的轴承,沿所述轴承的旋转轴方向观察,所述突起部同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区域重叠。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排出油路位于所述花键槽的上端的上方。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轮毂部包括排油孔,该排油孔从位于比所述花键槽更靠轴向进深侧的所述内周面的润滑油取入口延伸至位于所述轮毂部的外周面的润滑油排出口。6.如权利要求2、3、从属于权利要求2或3的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设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轮毂部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所述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间隙密封的第一密封件。8.如权利要求2、3、从属于权利要求2或3的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设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轴承的所述内圈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所述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第二间隙密封的第二密封件。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设于所述轮毂部,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所述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第三间隙密封的第三密封件。12.如权利要求3、从属于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突起部设于所述轮毂部,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轴承的所述外圈之间设有第四间隙,所述第四间隙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注入油路的油排放口及所述排出油路的排出口更靠轴向内侧的位置。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治中田文明内藤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