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其具有收纳变速机构的第一空间、收纳差速器的第二空间、以及小齿轮轴,所述小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末级从动齿轮,来自所述变速机构的驱动力被传递至该末级从动齿轮,在小齿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的齿圈的主动小齿轮。
技术介绍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了如下内容:通过使设置于变速器输出轴的准双曲面小齿轮、与设置于差速器壳体的准双曲面齿圈啮合,使形成于输出轴内部的轴向油路在准双曲面小齿轮的中心开口,由此,将通过准双曲面齿圈的旋转而带起的油导入到输出轴的轴向油路内,将该油经由形成于输出轴内部的径向油路供给到变速器的被润滑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40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由于准双曲面小齿轮以及准双曲面齿圈通过多个齿轮齿同时啮合而进行动力传递,因此相对于通常的锥齿轮而耐久性以及静音性优良,但是由于齿轮齿之间在滑动的同时进行接触,因此需要供给足够量的油来进行润滑以及冷却。但是,上述以往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空间中收纳变速器的输入轴、输出轴和变速齿轮等,第二空间中收纳差速器、准双曲面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其具有:第一空间(18),其收纳变速机构;第二空间(16),其收纳差速器(17);以及小齿轮轴(32),其一端设置有末级从动齿轮(50),来自所述变速机构的驱动力被传递至该末级从动齿轮(50),在所述小齿轮轴(32)的另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差速器(17)的齿圈(34)传递驱动力的主动小齿轮(3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具有:油泵(39),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间(18)中;油冷却器(36),其对从所述油泵(39)供给的油进行冷却;第一油路(11c),其将由所述油冷却器(36)冷却后的油供给到所述第二空间(16)中;以及第二油路(32a),其沿着所述小齿轮轴(3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14 JP 2015-0046411.一种变速器,其具有:第一空间(18),其收纳变速机构;第二空间(16),其收纳差速器(17);以及小齿轮轴(32),其一端设置有末级从动齿轮(50),来自所述变速机构的驱动力被传递至该末级从动齿轮(50),在所述小齿轮轴(32)的另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差速器(17)的齿圈(34)传递驱动力的主动小齿轮(3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具有:油泵(39),其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间(18)中;油冷却器(36),其对从所述油泵(39)供给的油进行冷却;第一油路(11c),其将由所述油冷却器(36)冷却后的油供给到所述第二空间(16)中;以及第二油路(32a),其沿着所述小齿轮轴(32)的轴心形成,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藤彰男,首藤贤显,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